龍池香尖(龍池香尖茶)

龍池香尖

龍池香尖茶一般指本詞條

龍池香尖,安徽省懷寧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龍池香尖茶產區坐落在植被繁茂,土壤肥沃,溪泉縱橫,終年雲霧籠罩,海拔400米上下的龍池庵附近的雙尖山周圍。生態環境優越,採取傳統的管理方式,以施農家肥、漚肥為主,茶樹生長健壯,病蟲害受天敵和環境制約,不使用農藥,茶葉潔淨,無污染,具有高山茶特有香氣,色澤翠綠,故取茶名“龍池香尖”,屬懷寧縣綠茶中珍品。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龍池香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池香尖
  • 產地名稱:安徽省懷寧縣
  • 品質特點:湯色明亮,香氣清雅,滋味醇爽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6年第128號
  • 批准時間:2016年12月28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龍池香尖(龍池尖茶)以形扁似矛,湯色黃綠明亮,清香高郁,香氣清雅,滋味醇爽,葉底勻整綠明而聞名。龍池香尖於清明前後開採,選用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的芽葉為原料。鮮葉柔嫩、肥壯、多毫。製作工藝分殺青、做形、烘乾三道工序,殺青和做形都在電炒鍋中進行。烘乾使用烘籠,分初烘復烘兩次進行,下烘後稍經攤涼進行揀剔包裝。
龍池香尖龍池香尖

產地環境

懷寧縣處於長江平原區的低山、丘陵、崗地、平原、湖泊亞區。長江東臨,大沙河界北,皖河貫穿西南。大別山南麓余脈分兩支進入縣境。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雪期短的特點。多山地的地理特點,適宜的氣溫氣候,充沛的降水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龍池香尖的優良品質。清河鄉地處山區,海拔較高,茶葉“龍池香尖”是當地傳統農產品之一,主產於清河鄉龍池尖山及周邊一帶的淺山區。
龍池香尖龍池香尖

歷史淵源

龍池香尖茶製作始於宋代,已有近700年歷史。因其產地位於龍池尖及周邊一帶,故得名“龍池香尖”,又名“龍池尖茶”。
據民國四年(1915年)《懷寧縣誌》記載:“……龍池尖,所產品絕勝,清明前後采之制出如新蠶,泡以山泉味不在蒙頂下。”古往今來流傳著“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之說,足以說明其品質之優。
懷寧茶田懷寧茶田

生產情況

2017年,懷寧縣清河鄉共有龍池香尖的茶園種植面積1.22萬畝,年產龍池香尖170噸。
2018年,懷寧縣已在清河、江鎮、黃墩等鄉鎮種植“龍池香尖”茶葉12000多畝。

產品榮譽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龍池香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龍池香尖龍池香尖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龍池香尖(龍池尖茶)產地範圍為安徽省懷寧縣清河鄉、江鎮鎮、洪鋪鎮、黃墩鎮、石鏡鄉等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適制龍池香尖(龍池尖茶)的當地傳統茶樹品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高度≥200米,土壤類型為紅壤、黃紅壤、黃棕壤,土壤厚度≥1米,有機質含量≥1.0%,PH值在5.5—6.0。
三、栽培管理:
龍池香尖龍池香尖
1.育苗:採用無性繁殖方式。
2.種植:栽植密度≤50000株/公頃
3.施肥:每年每公頃施餅≥3000千克,或腐熟農家肥≥30000千克。
四、採摘:
採摘時間:3月底至4月初。採摘標準: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
五、加工工藝流程:
(一)工藝流程:鮮葉攤涼→殺青→理條(做形)→攤涼→烘乾(輝乾)。
(二)工藝要求:
1.鮮葉攤涼:攤涼厚度≤5厘米、至葉色暗綠,葉子柔軟為適度。
2.殺青:溫度180℃—200℃,翻炒至葉色變暗。
3.理條、做形:手工製作殺青中後期,葉色稍暗即可理條做形,鍋溫80℃至50℃。
機械理條做形,理條機溫度150℃,投放殺青攤涼葉,理條時間2.5—3分鐘。理條後攤涼0.5—1小時,隨後做形。做形溫度控制在120℃,投壓定型1—2分鐘,八成乾即可出葉攤涼。
4.烘乾(輝乾):初烘溫度80℃,下烘後攤涼1小時,再復烘,溫度保持在60℃,烘至足乾,含水率≤5%。
六、質量特徵:
1.感官特色:龍池香尖(龍池尖茶)形扁似矛,湯色黃綠明亮,清香高郁,香氣清雅,滋味醇爽;葉底勻整綠明。
2.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8.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龍池香尖(龍池尖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懷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龍池香尖(龍池尖茶)的檢測機構由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