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鐵山鎮

龍巖市鐵山鎮 鐵山鎮位於福建省西南部,既是東南沿海的腹地,又近鄰贛南和粵東地區 ,是東南沿海和內地山區的結合部,在發達地區向內陸山區的產業梯度轉移中,可以優先接收沿海的資金、技術、信息的輻射。新設的個私企業開發區被龍巖市列為第一個鄉鎮工業示範區,足見其區位之有利,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房地產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 龍巖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通往中國西部、南部、中北部的交通樞紐地位已經確立。鐵山鎮距龍巖市中心5公里,省道福三線和龍梅(龍巖至梅州)、漳龍(漳平至龍巖)和龍廈(龍巖至廈門)鐵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是連線龍巖東西大通道的樞紐,區位優勢明顯。 位於鐵山集鎮附近的鐵山洋站,日均接發列車達108輛,辦理輛數2100輛,負責龍巖向塘西、漳平、梅州及龍巖東部方向貨流的組織、運輸,是龍巖市交通運輸線上的重要環節,為發展規模工業、商貿、休閒生態旅遊等二、三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巖市鐵山鎮
  •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南部
  • 面積:125km2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勢,氣候,資源概況,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基礎設施,經濟建設,簡介,特色農業,實力工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體事業,民政事業,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鐵山鎮位於龍巖市新羅區東郊,北緯25°06´02´´~25°16´22´´,東經11 7°41´29´´~117°47´00´´之間。地處城鄉結合部地帶,東部與岩石鄉相接,南與龍巖市區相連,西與江山鄉毗鄰,北與雁石鎮交界。鎮域總面積125km2,全境幾重斷樂略似長條形狀,東西寬約8km,南北長約16km。鐵山鎮地理位置優越,距龍巖市城區4.5km,交通便捷,漳龍鐵路穿境而過,省道福三線縱貫本鎮,是龍巖鐵路貨運編組站所在地,交通物流便利,初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鄉鎮交通網路。

地勢

鐵山鎮位於新羅區東北部,地勢沿龍津河兩岸依次升高,形成中間低,東南西北兩頭高的“V”字形地形,起伏較大,海拔高程在430米左右。西北部的林邦村為河心灘,龍津河兩岸的上洋、龍探采溪西、外洋、洋頭、洋美、隔口等村為沖積平原和階地,東南部的陸家地、嶺後、謝家邦等村為緩慢抬升的丘陵山地。主要地貌類型有平原和山地兩大類,地貌間階梯顯著,相對高差大,土地切割深。山地面積約占全鎮總面積80%,平原面積約占20%,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地貌。

氣候

鐵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乾濕變化明顯,早春升溫快,秋季備腿元降溫遲。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氣溫19℃,平均降水量1700mm,無霜期291天,大於10℃的積溫為4600~6000℃,能滿足水稻、玉米等農作物以及一些速生樹種的生長需要。

資源概況

水資源

鐵山鎮水資源比較豐富,轄區內主要河流為龍津河、白板溪和彌勒溪,河道全長 14公里,集雨面積70km2。現有水庫6座,總庫容85萬m3,已建電站5座,分別是平林津頭電站、雙溪口2、3、4級電站、平林電站;在建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6920kw。鐵山鎮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較高(孔口溫度52℃),水量達每日3000m3。溫泉水系矽酸礦泉水,水質良好,可用於衛生醫療、洗滌、熱水浴。鐵山鎮礦泉水是龍巖著名桶裝水“水來運”和“聚象”的取水源地。

土地資源

全鎮轄區總面積為125km2,占新羅區土地面積的4.46%。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可將鐵山鎮分為山區片和平原片兩部分,平原區土壤主要為水稻土和砂質壤土;山區以紅壤、黃壤為主。土壤肥沃度普遍偏低,耕地中氮、磷和有機質普遍缺乏,影響本鎮土壤水、肥、氣、熱相互之間的協調,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對農業用地的生產影響較大。土地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林地、園地等形式。耕地面積658.1hm2(9871畝),占全鎮總面積的5.26%,其中水田8607畝,旱地1264畝,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林地分布面積10091.5hm2,占全鎮總面積的80.73%,主要分布在山區;園地有157.27hm2,占全鎮總面積的1.26%。

森林資源

鐵山鎮林業用地面積15.17萬畝,自然植被主要有常綠針葉林、常綠闊 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和次生灌叢為主;其中有林地11.82萬畝,疏林地23855畝,未成林造林地7540畝,荒山荒地2105畝;有林地中用材林9.22萬畝,毛竹林2.6萬畝;2006年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8%,林木蓄積量38萬立方米,年出產木材2萬立方米,毛竹25萬根。鐵山鎮屬重肯漿格點生態保護區域,森林資源總量不多,可伐資源少,中幼林比例占60%。駝堡嬸2000年,已劃定生態公益林4.2萬畝,主要分布於省道和龍津河兩側,目的是為了防禦自然災害,改善生態環境。

礦產資源

鐵山鎮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擁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高嶺土等資源,主要分布在山區片的陳羅、謝家邦、羅厝山廈鍵捉紋、陸家地、許嶺等11個村。其中無煙煤儲量近3640萬噸,其中探明儲量2000萬噸,人均占有率1500噸/人,目前約開採40%,剩餘開採時限為15年。石灰石儲量6800萬噸,已探明儲量約為1500萬噸,人均占有量1000噸/人;已開採比例約為40%,經過幾年開採,剩餘儲量約為900萬噸,剩餘開採時限為15年。虹櫃2007年的年開採量達60萬噸,同比增長10%,產值達到1500萬元,非煤礦產開採利用率在85%左右。另外,鐵山鎮的高嶺土以其自然白度高,鐵、鈦等有害雜質含量低,燒成亮度和強度高,成瓷性能好而出名,是我國四大高嶺土主產地之一。

基礎設施

公路網基本形成。到2007年末,全鎮所有園區內外實現水泥公路直通,重點 經濟發展區域公路網基本形成。農村公路硬化建設取得新成效,籌集近2000多萬元資金,硬化了鄉村28.6公里路面,還有5公里道路已完成路基拓寬改造,7公里即將進行水泥硬化,民眾行路難問題基本解決。 農村水電設施逐步完善。農村電網改造率達100%,實現城鄉供電網同價;實施“明亮工程”,村主幹道路燈照明里程達9公里。結合人畜飲水工程和農村小水利建設工程,整修農田水渠及河渠塘壩,確保水源水質優良和飲水安全。  現代通訊較發達。大力實施“村村通電視、戶戶通電話”工程,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家用固定電話普及率達85%,手機信號覆蓋率達100%,8個行政村實現寬頻接入,19個行政村郵政工作實現直接送達,有效地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繫和交流。

經濟建設

簡介

鐵山依託優越的地理、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經濟建設,全鎮經濟綜合實力 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快速增長,2007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02387萬元,人口1.35萬人,財政總收入5375萬元;經濟結構得到合理調整,2007年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5:62:22;人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641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村財平均收入41.2萬元。

特色農業

一是大力發展竹木加工產業。依託金源木業、悅華竹木等林木加工龍頭企業的優勢,大力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火德坑、增坪、陳羅等山區各村建立了木材、毛竹種植基地。鐵山鎮現有林地面積11.8萬畝,林木蓄積量達38萬立方米,年出產木材2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6萬畝,年出產毛竹25萬根。豐富的林木、毛竹資源,為林木、毛竹深加工項目強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是大力發展生豬、肉雞養殖業。鐵山鎮堅持從調優養殖產業結構入手,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依託龍巖生豬產業的優勢,在洋美、隔口、平林、林邦、富溪等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鐵山鎮有生豬養殖專業戶450戶,年生豬存欄近7.5萬頭,年出欄生豬11萬頭,年產值達1.1億元。

實力工業

加快產業集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促進產業結 構和產品結構最佳化,是鐵山鎮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點。鐵山鎮以園區為載體,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做大做強”戰略,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先後引進了卓越新能源、豪迪化工、成冠化纖、通立叉車、山力液壓、御林機械、億豐粉碎等一批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產業集群戰略的實施,機械製造、化工、能源、建材等一批產品製造業基地和優質企業的競爭力凸現出來。目前,全鎮擁有卓越、成冠、億豐、山力等重點企業10家,卓越新能源通過二期、三期項目的改造,可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重點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示範帶動將更加突出,對全鎮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最佳化調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進一步奠定鐵山鎮打造龍巖工業重鎮的基礎。

第三產業

物流業。鐵山鎮位於龍巖中心城市東大門,境內有省道福三線和龍(岩) 梅(州)鐵路、漳(平)龍(岩)鐵路和已經開工的龍(岩)廈(門)鐵路貫穿境域,形成了鐵山境內發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路,是連線龍巖東西大通道的樞紐,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位於鐵山集鎮附近的鐵山洋站,擔負著龍巖向塘西、漳平、梅州及龍巖東部方向貨物流的運輸組織和暢通,日均接發列車達108列,日辦理輛數2100輛。鐵山鎮充分發揮龍巖城市近郊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以鐵山洋站和東方三洋城建設為契機,著力培育大型物流中心,整合存量物流資源,完善最佳化物流網路,改造提升傳統物流,拓展物流業發展空間,推進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全力打造我鎮新的經濟成長點。房地產業。為加快鐵山城鎮化進程,鐵山鎮依託行政中心“農科教大樓”建設的契機,根據“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民間資金在鐵山投資興建各項基礎設施。2003年,鐵山鎮引進龍巖華億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洋頭、外洋、洋美省道福三線沿線區域進行成片開發,建設集商住為一體的“東方三洋城”,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共開發土地面積31485平方米,建設商用店面160個,商品房159套、專業市場2個。“東方三洋城”及“農科教大樓”的建成使用,有利地引導鐵山鎮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向交通更便捷、市場化更專業、城鎮化更集中方向發展。  旅遊娛樂業。鐵山鎮富溪旅遊區是新羅區為數不多的毗鄰中心城市的自然風景旅遊區,近年來,鐵山鎮不斷投入資金,加強對旅遊區內吃、住、行、玩等基礎設施的改造,相繼投資50萬元對通往旅遊區內的2.5公里主幹道進行水泥硬化,投資190萬元建設2座旅遊區賓館,投資45萬元對旅遊區內7公里河道進行改造,建立起3公里長的皮艇漂流項目、500米沿河燒烤區和2個天然游泳池,購置了竹排、水上遊艇等設施,大大豐富了旅遊區內遊玩項目,提高了旅遊區的吸引力。據統計,鐵山富溪旅遊區每年接待遊客數量達2.5萬人次以上。

社會事業

教育

整合教育資源,完善教育網路。完成了國小教學網點布局調整工作 ,撤併了林邦等5所國小校點,學生就學逐步向中心校、完小集中,並適度減少村國小容量,讓更多學生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完善教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辦學質量。積極營造社會助學、辦學氛圍,先後籌集50萬元,為鎮中心國小配備25台電腦及相關輔助教學設施;籌集35萬元,改造危舊廁所、食堂、教學樓5座;籌集62萬元,建設塑膠操場1個。集中財力物力改善保留學校的辦學條件,選派優秀校長,調派優秀教師,加強薄弱學校的領導力量和師資建設,並組織開展對口幫扶。鐵山中學、鐵山中心國小先後通過“雙高普九”驗收,並被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評為“文明學校”、“雙高普九”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鐵山中心國小還被省教育廳授予“省級農村示範校”稱號,中國小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國中畢業生中考成績各科三率(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處於全區農村中學前列。

文體事業

堅持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的方針,堅持重在建設、重在創新,積極開展民眾 性文體活動。支持、鼓勵業餘創作,繁榮農村文藝舞台,農村業餘文藝團體不斷湧現,演出了一批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節目,深受民眾好評。老人活動協會不斷增加,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老人文體活動。積極開展送電影下鄉活動,鎮電影放映隊每年深入各村10餘次。健身設施不斷完善,在轄區內建設了3條健身路徑,籃球場6處,地擲球場1處,門球場1處,塑膠田徑場1處,游泳池2處,並成立民間桌球隊3支、籃球隊5支、地擲球隊2支、門球隊1支;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極大提高了民眾體育健身的熱情;促進了民眾性體育事業的發展。

民政事業

重點推進四項工作的落實:(1)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2005年1月份起,在全鎮範圍內建立並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鎮19個行政村98戶199人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2)深入開展“雙擁”活動,促進優撫工作社會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義務兵家屬優待工作,大幅提高義務兵優待金,戶均達3963元;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優撫對象,積極幫助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難、就醫難、住房難等問題;積極開展與部隊共建活動,組織開展慰問活動,加深軍民魚水情,促進黨群、軍群關係。(3)積極開展養老助殘活動。開展“五保戶”供養及敬老院建設工作,制定了供養標準,“五保”戶口糧每年達600多斤,生活費1200多元。積極開展助殘活動,共成立三支助殘志願者服務隊,定期開展幫扶。多方爭取支持,組織白內障患者到醫院檢查、醫治,已有35名白內障患者通過免費手術重獲光明。

森林資源

鐵山鎮林業用地面積15.17萬畝,自然植被主要有常綠針葉林、常綠闊 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和次生灌叢為主;其中有林地11.82萬畝,疏林地23855畝,未成林造林地7540畝,荒山荒地2105畝;有林地中用材林9.22萬畝,毛竹林2.6萬畝;2006年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8%,林木蓄積量38萬立方米,年出產木材2萬立方米,毛竹25萬根。鐵山鎮屬重點生態保護區域,森林資源總量不多,可伐資源少,中幼林比例占60%。2000年,已劃定生態公益林4.2萬畝,主要分布於省道和龍津河兩側,目的是為了防禦自然災害,改善生態環境。

礦產資源

鐵山鎮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擁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高嶺土等資源,主要分布在山區片的陳羅、謝家邦、羅厝山、陸家地、許嶺等11個村。其中無煙煤儲量近3640萬噸,其中探明儲量2000萬噸,人均占有率1500噸/人,目前約開採40%,剩餘開採時限為15年。石灰石儲量6800萬噸,已探明儲量約為1500萬噸,人均占有量1000噸/人;已開採比例約為40%,經過幾年開採,剩餘儲量約為900萬噸,剩餘開採時限為15年。2007年的年開採量達60萬噸,同比增長10%,產值達到1500萬元,非煤礦產開採利用率在85%左右。另外,鐵山鎮的高嶺土以其自然白度高,鐵、鈦等有害雜質含量低,燒成亮度和強度高,成瓷性能好而出名,是我國四大高嶺土主產地之一。

基礎設施

公路網基本形成。到2007年末,全鎮所有園區內外實現水泥公路直通,重點 經濟發展區域公路網基本形成。農村公路硬化建設取得新成效,籌集近2000多萬元資金,硬化了鄉村28.6公里路面,還有5公里道路已完成路基拓寬改造,7公里即將進行水泥硬化,民眾行路難問題基本解決。 農村水電設施逐步完善。農村電網改造率達100%,實現城鄉供電網同價;實施“明亮工程”,村主幹道路燈照明里程達9公里。結合人畜飲水工程和農村小水利建設工程,整修農田水渠及河渠塘壩,確保水源水質優良和飲水安全。  現代通訊較發達。大力實施“村村通電視、戶戶通電話”工程,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家用固定電話普及率達85%,手機信號覆蓋率達100%,8個行政村實現寬頻接入,19個行政村郵政工作實現直接送達,有效地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繫和交流。

經濟建設

簡介

鐵山依託優越的地理、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經濟建設,全鎮經濟綜合實力 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快速增長,2007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02387萬元,人口1.35萬人,財政總收入5375萬元;經濟結構得到合理調整,2007年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5:62:22;人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641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村財平均收入41.2萬元。

特色農業

一是大力發展竹木加工產業。依託金源木業、悅華竹木等林木加工龍頭企業的優勢,大力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火德坑、增坪、陳羅等山區各村建立了木材、毛竹種植基地。鐵山鎮現有林地面積11.8萬畝,林木蓄積量達38萬立方米,年出產木材2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6萬畝,年出產毛竹25萬根。豐富的林木、毛竹資源,為林木、毛竹深加工項目強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是大力發展生豬、肉雞養殖業。鐵山鎮堅持從調優養殖產業結構入手,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依託龍巖生豬產業的優勢,在洋美、隔口、平林、林邦、富溪等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鐵山鎮有生豬養殖專業戶450戶,年生豬存欄近7.5萬頭,年出欄生豬11萬頭,年產值達1.1億元。

實力工業

加快產業集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促進產業結 構和產品結構最佳化,是鐵山鎮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點。鐵山鎮以園區為載體,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做大做強”戰略,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先後引進了卓越新能源、豪迪化工、成冠化纖、通立叉車、山力液壓、御林機械、億豐粉碎等一批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產業集群戰略的實施,機械製造、化工、能源、建材等一批產品製造業基地和優質企業的競爭力凸現出來。目前,全鎮擁有卓越、成冠、億豐、山力等重點企業10家,卓越新能源通過二期、三期項目的改造,可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重點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示範帶動將更加突出,對全鎮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最佳化調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進一步奠定鐵山鎮打造龍巖工業重鎮的基礎。

第三產業

物流業。鐵山鎮位於龍巖中心城市東大門,境內有省道福三線和龍(岩) 梅(州)鐵路、漳(平)龍(岩)鐵路和已經開工的龍(岩)廈(門)鐵路貫穿境域,形成了鐵山境內發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路,是連線龍巖東西大通道的樞紐,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位於鐵山集鎮附近的鐵山洋站,擔負著龍巖向塘西、漳平、梅州及龍巖東部方向貨物流的運輸組織和暢通,日均接發列車達108列,日辦理輛數2100輛。鐵山鎮充分發揮龍巖城市近郊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以鐵山洋站和東方三洋城建設為契機,著力培育大型物流中心,整合存量物流資源,完善最佳化物流網路,改造提升傳統物流,拓展物流業發展空間,推進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全力打造我鎮新的經濟成長點。房地產業。為加快鐵山城鎮化進程,鐵山鎮依託行政中心“農科教大樓”建設的契機,根據“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民間資金在鐵山投資興建各項基礎設施。2003年,鐵山鎮引進龍巖華億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洋頭、外洋、洋美省道福三線沿線區域進行成片開發,建設集商住為一體的“東方三洋城”,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共開發土地面積31485平方米,建設商用店面160個,商品房159套、專業市場2個。“東方三洋城”及“農科教大樓”的建成使用,有利地引導鐵山鎮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向交通更便捷、市場化更專業、城鎮化更集中方向發展。  旅遊娛樂業。鐵山鎮富溪旅遊區是新羅區為數不多的毗鄰中心城市的自然風景旅遊區,近年來,鐵山鎮不斷投入資金,加強對旅遊區內吃、住、行、玩等基礎設施的改造,相繼投資50萬元對通往旅遊區內的2.5公里主幹道進行水泥硬化,投資190萬元建設2座旅遊區賓館,投資45萬元對旅遊區內7公里河道進行改造,建立起3公里長的皮艇漂流項目、500米沿河燒烤區和2個天然游泳池,購置了竹排、水上遊艇等設施,大大豐富了旅遊區內遊玩項目,提高了旅遊區的吸引力。據統計,鐵山富溪旅遊區每年接待遊客數量達2.5萬人次以上。

社會事業

教育

整合教育資源,完善教育網路。完成了國小教學網點布局調整工作 ,撤併了林邦等5所國小校點,學生就學逐步向中心校、完小集中,並適度減少村國小容量,讓更多學生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完善教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辦學質量。積極營造社會助學、辦學氛圍,先後籌集50萬元,為鎮中心國小配備25台電腦及相關輔助教學設施;籌集35萬元,改造危舊廁所、食堂、教學樓5座;籌集62萬元,建設塑膠操場1個。集中財力物力改善保留學校的辦學條件,選派優秀校長,調派優秀教師,加強薄弱學校的領導力量和師資建設,並組織開展對口幫扶。鐵山中學、鐵山中心國小先後通過“雙高普九”驗收,並被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評為“文明學校”、“雙高普九”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鐵山中心國小還被省教育廳授予“省級農村示範校”稱號,中國小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國中畢業生中考成績各科三率(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處於全區農村中學前列。

文體事業

堅持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的方針,堅持重在建設、重在創新,積極開展民眾 性文體活動。支持、鼓勵業餘創作,繁榮農村文藝舞台,農村業餘文藝團體不斷湧現,演出了一批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節目,深受民眾好評。老人活動協會不斷增加,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老人文體活動。積極開展送電影下鄉活動,鎮電影放映隊每年深入各村10餘次。健身設施不斷完善,在轄區內建設了3條健身路徑,籃球場6處,地擲球場1處,門球場1處,塑膠田徑場1處,游泳池2處,並成立民間桌球隊3支、籃球隊5支、地擲球隊2支、門球隊1支;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極大提高了民眾體育健身的熱情;促進了民眾性體育事業的發展。

民政事業

重點推進四項工作的落實:(1)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2005年1月份起,在全鎮範圍內建立並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鎮19個行政村98戶199人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2)深入開展“雙擁”活動,促進優撫工作社會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義務兵家屬優待工作,大幅提高義務兵優待金,戶均達3963元;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優撫對象,積極幫助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難、就醫難、住房難等問題;積極開展與部隊共建活動,組織開展慰問活動,加深軍民魚水情,促進黨群、軍群關係。(3)積極開展養老助殘活動。開展“五保戶”供養及敬老院建設工作,制定了供養標準,“五保”戶口糧每年達600多斤,生活費1200多元。積極開展助殘活動,共成立三支助殘志願者服務隊,定期開展幫扶。多方爭取支持,組織白內障患者到醫院檢查、醫治,已有35名白內障患者通過免費手術重獲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