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城李氏
- 別名:龍城李 開門李
- 遷徒時間:元朝末期
- 郡望:隴西郡
- 始祖:李成五
李氏家族歷史源遠。據史料記載,龍城李氏始祖自隴西發源:隴西成紀派→西漢成紀令→捷為武陽派→洛陽派→成紀派→魏→饒州派→京兆長安→姑孰青山派→姑蘇(蘇州)唐溝派(始祖第八十四世)。兄弟五人居姑蘇唐溝,在元末兵亂時期,成二、成四公未離故土,始祖射試慨成五公同成一、成三公始遷至原桐城縣桐積鄉沙港河(今安徽省樅陽縣官埠橋鎮宋馬村),三公同居。成一公一年後移居到官埠橋峽山,為峽山始祖。始祖成五公和成三公相聚三十餘年,因人稠地峽,始祖成五公移居龍城山,為龍城始祖鞏章,離沙港河僅數十餘里。成三公獨擅沙港河回龍山,為回龍始祖。
成五公姑蘇唐溝人也,其先有寀公者由饒州遷姑蘇唐溝,傳至成五公與兄成三公由唐溝遷桐城沙港河才疊茅,居有年公復徒龍城山麓是為龍城始祖。龍城山介於浮渡柳峰之間,峻峭插天,形如筆聳,外有大河環繞於前,殆所謂山明水秀之區也,故人至今稱曰龍城李氏。
據《龍城李氏譜序》載:"龍城李氏之興自海帆布政使,其先有成五公者兄弟五人,與兄成三公自姑蘇遷桐,成三公分居回龍,而成五公則居龍城,為始祖。成五公之後七世同居,孝弟之風蒸於里黨,歷明清數百年至海帆,而李氏之名乃大著。
龍城李氏又稱“開門李”,現成員居多,分布廣泛,老族譜保存完好。字輩排行為
自光允功 汝賢大用 為善必興(昌)其傳克振 燕翼貽謀 文揆武奮 於萬斯年 乃家之慶。
"龍山毓秀",這是姚鼐在龍城李氏六世修譜時寫下的,還有一幅對聯"藩開楚北,派衍隴西",可惜現已不知去向,但祠堂建築保存尚好,屋側檐角多有浮雕刻畫,上面都畫著山水人物和花鳥,精細生動。 李家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占地約1500平方米,前後三進,兩側廂房數間,中設天井兩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中廳,不僅寬敞明亮,而且裝飾也最為華麗,立柱檐板多有木雕,是李氏議事的場所。後廳用來祭祀,安放祖先神位。天井則是那時特有的建築風格,既有採光排水的功能,又體現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的祥瑞氣氛。而建築所用木材全部運自江西婺源的江木,結實耐腐,因此能夠保存至今。
人之有譜猶木之有本,水之有源,失修則無以探其本源何由,根本固而枝葉茂,源泉院台熱壯而流派長!龍城李氏族譜寫自前明崇禎二年(1629年),再修於順治壬辰年(1652年),三修於康熙戊辰夜贈臘糊年(1688年),四修於雍正辛亥年(1731年),五修於乾隆甲辰年(1784年),六修於同治五年(1866年),七修於民國九年(1920年)距今已近百年未修!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日,對龍城李氏宗族(當地又稱“開門李”)來說更是個特別的日子,龍城李氏(開門李)續譜修祠啟動儀式暨動員大會在古婚微備微樓李家祠堂召開了!2017年二月二日上午10時9分,李家祠堂鞭炮齊鳴!龍城李氏續譜修祠工作正式啟動!
此次由宗親李宏及其父親李善於牽頭,李為政、李萬松、李維友、李祥發、李必喬、李永軍等李氏宗親共同參與發起,當場組織成立了臨時籌備委員會!
到場和在外地工作的各李氏宗親都興高采烈,稱讚此舉凝心聚力,為興盛家族、承先啟後,共創家族榮耀承想付輝煌!此舉也是發揚龍城李氏優秀傳統,體現族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龍城李氏祠堂堂號為隴西郡毓秀堂,當地稱“開門李”,族人現主要分布在樅陽、桐城,池州、廬江一帶,現宗親已籌備續修家譜,敬請各宗親積極聯絡,煩請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幫忙轉發! 祠堂地址:樅陽縣白湖鄉古樓村
龍城李氏祠堂堂號為隴西郡毓秀堂,當地稱“開門李”,族人現主要分布在樅陽、桐城,池州、廬江一帶,現宗親已籌備續修家譜,敬請各宗親積極聯絡,煩請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幫忙轉發! 祠堂地址:樅陽縣白湖鄉古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