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94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六七萬元, 1978年49.23萬元,2000年3716萬元,人均所得4168元。第一、二、三產業比重4.3∶93∶2.7。至2000年底,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00萬元。
大事記
1938年,渤海大潮。潮水向南翻滾,漁船衝到村下,土地全被淹沒,作物歉收。
1938年,村民魏風松、劉方一、魏甲明、魏青連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該村首批黨員。
1939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初五),500餘名日偽軍分南北兩路進村掃蕩。南路由南門向北,見人就殺,右拐東門而去;北路由北門向南,見房就燒,左拐西門而走。全村72人被殺害, 300餘間房屋被燒毀,其狀慘不忍睹,令人撕心裂肺。這次慘案被當地稱作“初五慘案”或“七十二條人命案”,震動了全省。
1941年春,中共黨員們在劉鵬舉家秘密集會,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齊慶瑞任書記。
1941年,建立兒童團,15歲的魏冠海為團長。
1942年,第九區區公所駐該村,區長盛冠三。
1943年,建立屬軍工性質的“東風號”勝利鞋廠,製作皮帶、武裝帶和土布鞋供應部隊,工人30多名,魏萬澤負責。1946年底,因國民黨部隊進攻而停產。
1949年,魏漢清、魏漢潔、魏漢太三兄弟同時參軍,中共昌北縣委贈送“一門三英”匾額。後兩人犧牲,倖存者魏漢清現是師級離休幹部。
1946年, 中共昌北縣委安排該村儲糧,用以備戰。戶戶都存,至少250公斤,全村一次共儲存調來的糧食15萬公斤。
1948~1954年,馬渠區(第九區)區公所駐該村,區長依次是陳永年、姜維玉、范申庭、張興忠、張作德、劉恩幫。
1953年,魏仁良帶領成立了全鎮第一批10個農業生產互助組,每組7~20戶不等。
1956年3月~1958年12月,龍池區(龍池鄉、龍池公社、先鋒公社) 機關駐該村。區(鄉、社)長依次是孫瑞鵬、倪以忠、孫恩芬。
1959年1月~1970年7月,龍池人民公社機關駐該村,社長(革命委員會主任)依次是倪以忠、李忠堂、閻廷美、安茂華、趙學輝、王德仁、王永振。
1960年,建磨坊,自此結束了牛拉石磨磨麵的歷史。
1963~1964年,大規模搞農田水利建設,形成乾、斗、農、毛渠和大片條田,並引淡沖鹹,自此,鹼窪地漸變良田。
1964年,在全省民兵大比武中,魏俊祥大速射和魏加榮、魏加芹姐妹倆精度射擊,均獲佳績受獎。受到賀龍和羅瑞卿的接見。
1965年,首種水稻成功,後因水源不足於1981年停種。種稻時期,口糧分配高,村民的溫飽首次得到解決。
1967年,建油坊,供應全村食用豆油。
1970年,建配電室,安裝50千瓦變壓器1台,從此全村通電照明。
1970年,上級安排安丘縣籍的峽山水庫庫區3戶移民在該村落戶。
1970年,建起安有大機磨的麵粉加工廠。
同年,村內私園子收歸集體。
1972年,村莊開始實行統一規劃建設。
1973年,購件組裝全鎮第一輛汽車-495型農用運輸汽車。
1978年,購進3台鏈軌拖拉機。
1979年,開始開發沿海灘涂,建鹽田18公頃。
1984年,投資45萬元建起擁有20台織機的絲織廠,從此村辦企業大發展。
1987年,引進一套印染加工生產線,建成資產60萬元的印染加工廠。
1989年,建資產20萬元的網路絲廠。
同年,建立昌龍實業總公司,將絲織廠、印染廠、網路絲廠一併管理。
1991年2月,建立資產30萬元的色織廠。
同年11月,昌龍實業總公司與台灣好麥企業有限公司合資建立昌麥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建立石業藝術有限公司,主要搞石材加工、雕塑、石刻。
1992年,該村被推薦為全縣八大明星村。
1996年,由實業總公司、昌麥染料化工有限公司、鹽場三個企業組建同時具有核心層、緊密層和鬆散層的山東昌龍集團公司,大大提高了生產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此,村辦企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第一產業
建國前糧食畝產60多公斤。 從1953年魏仁良帶領建立10個互助組,到1954年由16個互助組成立初級社轉而1955年成立高級社的三年時間裡, 經過集體力量挖溝修渠,疏通水路,糧食開始增長,畝產提高到近90公斤。
1963年至1964年大規模搞農田水利建設,將大片的窪地、荒地整成條田,並實現渠路配套, 能排能灌。1965年春開始大面積種水稻,當年畝產稻穀300多公斤,逐年提高到500公斤。
自建立農科隊繁育良種,改變耕作方式,實行科學種田以後,土地收益逐年增加。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時的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403公斤,總產83.14萬公斤。
1982年下半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擴大了農民生產自主權,糧食生產有了突破性發展。1983年,糧食畝產增加到453公斤,比1978年增加50公斤。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村集體始終加強生產服務,除統一供應良種外,著重進行水源調配,實行統一耕種以及推廣新技術、新成果,糧食產量穩步增長。2000年,糧食畝產達到600公斤,總產實現150萬公斤。
在保證糧食增長的同時,曾發展棉花生產,近幾年又發展了菜籽種植,大幅度提高了土地收入。羊、豬、鴨、雞養殖業與糧、經發展齊頭並進,創出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00年,全村農業總產值實現160萬元。
第二產業
1943年因抗戰之需辦過鞋廠。解放後,從1960年建小機房和小磨坊開始起步,1967年、1970年相繼建起油坊和麵粉加工廠。至此,上述村辦企業從業人員總共500人,年收入225萬元。
村辦工業的大步發展是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後。 1984年建起絲織廠,平均年產值200萬元。 以絲織廠為基礎,1987年6月又建印染加工廠,1989年建網路絲廠並建立昌龍實業總公司,1991年建色織廠並建立同台灣合資的昌麥染料化工有限公司,1992年建石業藝術有限公司,1997年建起規模較大的劍桿織布廠。為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穩步發展村辦工業,1996年經上級批准,由各企業和鹽場組建了山東昌龍集團公司,主營紡織、漂染、印花、染料化工、彈力絲加網、石材加工、原鹽採選。黨總支部書記魏全國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在董事會主持下,各企業穩步發展,到2000年底,集團公司職工總數500人,固定資產總值2200萬元,年總產值3400萬元,實現利稅600萬元。
第三產業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集體鼓勵和幫助村民尋求致富門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已形成規模。 2000年底,個體汽車運輸14戶、副食和菸酒批零商店(門市部) 4個、飯店2個、饅頭加工店1個、糕點加工店1個、豆油加工廠1個、麵粉專營店1個、車輛維修點3個。上述第三產業年創收入100萬元。
特色產業 憑藉沿海灘涂優勢,大力開發鹽田,發展原鹽生產。1979年建鹽田18公頃,1987年增建32公頃。2000年又新建100公頃,鹽田總面積達到150公頃。年均畝產原鹽2.5噸。2000年鹽場固定資產總額150萬元,總產值250萬元,從業人員100人。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民國初年,魏澤興於燕京大學畢業,是該村第一個大學生。40年代,又有魏存業等兄弟仨和魏雲龍等兄弟倆五人大學畢業。建國前,學齡兒童入學率10%。新中國成立後,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同鄰村聯辦了國小。經逐年投資建設,達到了校舍、 桌凳、操場、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標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面實施了義務教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為高等教育輸送了人才。建國以來,先後有118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其中大學本科32名,大學專科20名。文化方面,出現了一批書畫愛好者。國家一級書法家魏照坤成就甚豐,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魏福祥、魏西鵬等人也都有作品面世。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各類技術人員108名。
人民生活
建國前生產狀況差,生產方式落後,人均糧食90公斤,人均現金收入不足20元, 村民挨凍受餓者多,120人因生活所迫闖了關東。社會主義的建立,依靠集體力量發展生產,經濟狀況不斷好轉。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時的1978年,人均占有糧食達到728公斤,人均收入413元。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雙層經營體制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機會,農業、工副業和多種經營齊發展,村民的收入和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到2000年,人均純收入4168元。全村機動車輛200部(台) ,機車80輛。80%以上的家庭安裝了程控電話, 全村已達280部。日用家電設備一應俱全,其中彩色電視機達320台。
村莊建設
建國前大部分農戶住房矮小, 質量極差,人均居住面積5平方米左右。建國後,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和人們對新生活的追求,從70年代初實行統一規劃,村民們住上了標準不斷提高的“趟房”。村的規劃建設按功能分區,即前部為住宅區,後部為企業區,中部是公益區。經三次提高規劃標準,村民目前的住房全是寬敞高大的磚石結構瓦房,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1994年投資36萬元建起部門設定齊全的村委辦公樓。 自1984年起,經逐年增建,村辦企業已形成較大規模,各類廠房共200多間。在平整的村基上,村內各12米寬的4條縱橫大街和30條巷路都已硬化,主街美化、綠化,並安有路燈。地下供水管道邁入各家各戶,地下排水渠道直伸村外。村民的居住條件優越,生活環境優美,自1985年以來,連年被市評為“安全文明小區”。
集體福利
多年來,該村的福利事業一直在全鎮領先。1956年辦起託兒所、幼稚園,1973年以來兒童免費入托、入園,1990年被評為濰坊市一類園所。1968年村設合作醫療衛生所,1983年開始實行公費醫療。村民在本村就醫不收費。自1970年以來實行統一供水,村民從此飲用自來水。1982年以來,村提留、鄉統籌和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都由村集體從企業上交利潤中解決。1978年,實行火葬後建立紀念堂,堂內現已存放骨灰盒120個。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8年, 魏風松等4人首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日軍猖獗,遍地白色恐怖,黨組織是在地下活動。1941年黨員秘密集會,在當時的龍池村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齊慶瑞任書記。在黨支部的活動下,全村15人參軍抗日。解放戰爭中,又有30多人參軍參戰。1949年黨組織公開時,全村黨員已發展到14名。自1941年秘密建支部到1949年公開活動,黨支部書記更迭依次是:齊慶瑞、魏存龍、魏璽、魏河州。村三合三分,黨組織機構隨之變動。1947年底,龍池村分為龍街、龍北兩個村,龍北村設龍北黨支部。1953年龍街、龍北二次合為龍池村,設龍池黨支部。1955年二次分成兩村,該村設龍北黨支部。1960年三次合村,將龍北、龍街及魏西三個村合為龍池村,設龍池黨支部。1961年三次分村,各復舊稱,該村設龍北黨支部。1992年建立龍北村黨總支部, 下設3個黨支部,總支書記魏培林。1994年冬魏全國始任總支書記。2000年底,全村黨員總數是73名。黨總支的設立使黨組織得到強化,提高了凝聚力和戰鬥力,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先進黨組織。首任總支書記魏培林多次被評為山東省、濰坊市和昌邑市優秀共產黨員,還被選為第八屆縣委候補委員。第二任總支書記魏全國連年被評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被選舉為昌邑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還被授予濰坊市級勞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1年昌邑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1942年該村屬第九區,時有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得到充實,並在動員民眾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1955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魏仁良任社主任。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生產大隊, 下設7個生產隊,魏全亮任大隊長。1968年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魏福彬任革命委員會主任。1980年,設立大隊管理委員會,魏福彬繼任管委主任。1983年,隨著“社改鄉”,大隊改稱村,設立村民委員會,魏德勝任村委主任。 1998年村委直選後,產生了5名成員,魏德勝繼續當選為村委主任,魏存卿、魏樂成、孫培亮、郝慶光4人為村委委員。
人物簡介
魏培林
(1940.8~1995.1) 1960年在村開始任職,1970年7月入黨,1974年冬起任黨支部書記, 1995年1月因病去世。他任職期間,致力於村的發展,貢獻特別大。在他的主持下,從1984年起先後辦起村辦鹽場、麵粉廠、絲織廠、印染廠、濰坊昌麥化工染料有限公司等大小企業12個,龍北的經濟狀況實現了歷史性轉變,跨入濰坊市經濟強村行列。1975年以來,他多次被評為省、市、鎮優秀共產黨員;1989年成為濰坊市勞動模範和農民企業家。多次當選為濰坊市、昌邑市和鎮黨代表;當選為昌邑市第八屆市委候補委員。
魏照坤
字憶秋, 號渤海邊人,1933年3月出生,山東師範大學離休幹部,一級書法家。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職于山東省委機關。50年代初始,學臨“舒體”,後追鐘、歐、顏、何諸家。尤擅行草書。作品頗多,國家級、省級報刊發表《山色有無中》《尊師重教》《齊魯風情》等30餘幅。全國“統一祖國”書畫展參展作品被有關部門收藏。 作品曾獲特別獎兩次、二等獎一次、優秀獎6次。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山東書協會員。傳略輯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中國現代書法界名人大辭典》《中國現代書法家名錄大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魏煥信
1947年1月出生, 高級編輯,現任中共山東省委《發展論壇》總編輯。196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72年轉業到濟南百貨批發站任儲運科黨支部書記,1975年調任濟南市財貿委任幹事, 1978年3月入山東大學經濟系讀書,1982年任濟南市社科院經濟研究室主任, 1988年2月調任山東省委《三不月刊》副主編,1994年起任中共山東省委《發展論壇》總編輯。曾在多種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多次獲省、濟南市經濟學、社科學優秀論文獎,著作有《改革發展論文集》等。
魏彩芹
1948年1月出生, 副廳級幹部。1973年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先後任山東省革委教育組、省文教委員會、省衛生廳人事處幹事,1985年到省委宣傳部幹部處任副科長,1987年調省委組織部經濟宣教幹部處任科長,後任副處長及知識分子工作處處長,2000年9月始任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魏全國
1951年12月出生,1994年始任村黨總支部書記。任職期間,創建了省市聞名的山東省昌龍集團公司。1997年以來,連年被評為昌邑市和濰坊市優秀共產黨員;1997年和2000年,分別被授予昌邑市和濰坊市勞動模範;1998年,被選舉為昌邑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