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光塔
- 地址:無錫的錫惠公園內
- 由來:名叫顧鼎臣的禮部大臣
- 旅遊特色:挺拔端莊,英姿煥發
- 復建時間:顧懋章父子
由來,旅遊特色,歷史沿革,修繕項目,廣東江門龍光塔,
由來
傳說一
據說明朝正德初年(1506),崑山有個名叫顧鼎臣的禮部大臣,一次由無錫地方官陪同,遊覽錫惠勝景,他是很講究“風水”的,在看了兩山的形勢之後,說什麼“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之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不出狀元(蔣重珍於宋寧宗十六年(1223)癸未科狀元,是無錫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龍頭上沒有角的緣故。”這位大臣的話,當時都信以為真,於是就在錫山上造了一座實心的石塔。
傳說二
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殿試後,無錫的吳情初步確定為狀元,誰知金殿唱名時,嘉靖皇帝一聽“吳情”與北方的“無情”音相仿,他認為“天下哪有‘無情狀元’?”就把吳情降為第三名,成了探花。於是家鄉又有為歸罪於塔是實心的緣故,說什麼:“龍角用以聽,必須空其中”,因此地方上又集資在明代萬曆二年(1574年)建成了這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並由當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為“龍光塔”。由明代著名書畫家王問(仲山)題寫塔名,刻石嵌於塔的第三層東外牆,至今尚在。同年(明代萬曆二年-1574年)孫繼皋高中狀元,無錫人才輩出。
龍光塔1957年,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再次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光塔自1574年建成後,歷盡滄桑,興廢幾度,破損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重,上一次修繕是上世紀的80年代末,當時龍光塔身外牆塗料採用赫紅色。長期的風吹雨淋,使塔體外牆的牆麵粉刷層大多已脫落。2018年10月17日開始重修,無錫榮氏後人、旅居香港的無錫籍實業家榮智健先生專程趕回家鄉,為龍光塔修繕捐資495萬。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在清除塔尖的銅葫蘆上覆蓋的舊材料時,發現了露出來的當年建造這個銅葫蘆絲的銅刻,上面清楚地刻著民國13年(1924年),鑄造這個銅葫蘆時的出資人,有祝大椿、薛南溟、楊乾卿、蔡兼山、楊翰西、楊石漁、孫鶴卿、高映川等社會紳商、名流和普通市民。經勘查,這次發現的文字約600多字,大多數是人名,共有200餘人,其中118人名字是用陽文直接鑄造在銅葫蘆上,排列有序。
2019年5月21日,歷經9個多月,坐落在錫山之巔的無錫地標——龍光塔修繕一新,在龍光塔前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儀式。
旅遊特色
龍光塔從建造以來,歷經滄桑,特別是清代同治四年秋,有為打著燈籠,登塔捕雀,引起了火災,據說一連燒了三天,古塔遭到嚴重毀壞,雖經幾次修理,未能恢復舊貌。直到1924年那次重修,把塔的主要結構改成鋼筋混凝土,並在塔頂上專門鑄了重1.5噸、高2.85米的銅剎,塔的高度增加到32.3米,使古塔更加穩固、壯觀。1952年以來,古塔又進行了幾次修理。特別是1992年在大修中,加固了飛檐和欄乾,對塔的傾斜度也作了糾正,並對塔剎的避雷裝置進行了整理測定,加強了塔的避雷功能,對塔身的牆面色彩也作了調整,由原來的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塔的形象更為挺拔端莊,英姿煥發。
遊人登臨古塔,沿廊環視,無錫全市面貌一望無遺,新運河像條銀色巨龍,在塔下由北賂南蜿蜒而過。運河中川流不息的船隻和大橋上來往賓士的車輛,相互交織,使為眼花繚亂。遙望各方面天,古老的梁溪像條玉鏈,曲曲彎彎伸向茫茫太湖,方方整整的魚塘,如一塊塊明鏡,沿著梁溪兩岸,相連幾十里。西邊九龍山崗,高低起伏,如綠色的波濤,浪尖冒出一座直指天空的電視鐵塔,和古塔遙相呼應,所以龍光塔不愧為觀賞無錫風貌的最佳點。每逢炎夏和節日之夜,塔上彩燈齊明,遠遠望去,酷似一座珍珠塔,懸於高空,使為增添無限遐想。
龍光塔旁原為龍光寺。這是因塔建造的廟宇。以後一部分翻建成樓,在這些樓閣的烘托下,使古塔更顯端莊。樓中大廳懸有“湖山迎爽”匾額,廳中設茶座,供游為品茗休息。在這裡可以領略晚唐詩為皮日休“歷山居處當天半,夏里松風盡足聽”的詩意。
歷史沿革
古代
清康熙、雍正、道光間,三次重修;同治四年(1865)十月十五日晚,塔頂毀於火。
近代
民國時,龍光寺僧於1921一1924年向祝蘭舫夫婦募銀重修,塔剎以鐵制套座承載重1、5噸的鑄銅葫蘆,今存;1930年榮德生等再度捐資重修,部分構件改用混凝上。
現代
建國初,該塔曾遭雷擊,先後於1952年、1954年、1975年、1995年由政府撥款重修。現建築高32、3米,牆厚1.8米,仍為樓閣式,八角七層,磚混結構。1983年11月21日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修繕項目
“無錫文化地標”龍光塔一度因年久失修而“與世隔絕”。2019年5月21日,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龍光塔的塔身工程及外部環境美化工程已基本完成。
廣東江門龍光塔
廣東省白水帶的龍光塔是廣東省目前最高的八角琉璃瓦仿古塔。龍光塔內層建有弧形階梯,每上一層都可以出到外廳參觀外景。登上龍光塔頂層,極目遠眺,整個江門市區的建築物、河流、山川、田野盡收眼底,呈現出一幅美麗的僑鄉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