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戲馬台在新城鎮駐地,世傳為古齊桓、景時築,是齊國馴養戰馬的地方。
現台基南部為緩坡,北沿陡峭,最高處離地面9米。南北104米,東西135米,占地面積14040平方米,烏瞰平面略呈前方後園。明、清時期,台基比現在高大一倍有加。在戲馬台北三華里處有古飲馬池,再北有古牧馬場,舊志均有記載,現僅存遺址。 戲馬台自置新城縣以來,多數時間為縣衙所在地。台上原建有桓景廟,已廢。1914年,易縣名新城為桓台,名稱即來於此台。
清初新城知縣雷聰《桓台》詩云:桓台古霸跡,戲馬繞雄風。苑囿今為邑,台址猶高崇。1958年,新城一家企業在土台上挖土,發現黑陶片、黑陶罐等文物,經山東省考古工作者鑑定,確定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先民遺物。1986年,山東省考古工作者、桓台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台址五六米深處,發現不少文物積存,確定為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遺址。2006年,齊桓公戲馬台遺址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00多年前,這處春秋時期齊國留下來的“閱兵台”,在當時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儘管現在已風光不再,卻是當時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