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夫河,民間傳說故事,為《萊陽縣誌》所記載,在山東萊陽一帶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大夫河
- 方式:人力開鑿
簡介,傳說,典故,
簡介
據《萊陽縣誌》記載和民間傳說,有個"齊大夫"領導人們鑿山開峽,疏流南去入海(今五龍峽口至牛百口一段河流稱齊大夫河)。萊陽市境內有五條大河:富水河、清水河、蜆河、白龍河、墨河,這五條河都在五龍口匯流,匯流時,氣象壯觀,這就是有名的"五龍匯漲"。
傳說
古時候,這裡是一個巨澤,名叫豨養澤,大水蕩漾,一片汪洋。後來,齊國有一位大夫(縣令),看到這裡百姓受積水之害,便和當地民眾一起,在五龍口劈山放水,開鑿了八十里河渠,這就是現在的五龍河。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跡,曾在五龍口修過一座齊大夫廟。五龍口附近一段,至今人們還叫它齊大夫河。歷代百姓文人為了紀念“齊大夫”的功名,常用“齊”字作為奮進吉利的開頭,如:齊天、齊心、齊魯。
登上五龍口的小山頂,引頸眺望,五龍河如同五條銀龍,翹首擺尾,逶迤於群山峽谷,向五龍河滾滾而來。每當大雨,山洪爆發,五條河水,象脫韁野馬,橫衝直撞,似五龍戲珠,旋轉奔騰,吼聲如雷,揚起排空濁浪,跌落在夾谷激流中。先是嬉戲,喧鬧,後又平靜馴服地順著五龍河,滔滔匯入大海。古人為這一景致寫下"秋波萬頃如奔馬,夕照長橋似臥龍"的佳句。大水過後,五龍口留下一灣清澈碧藍的河水,五龍鯉魚、泥蚶、竹蟶在這裡生長繁衍。大河兩岸的油沙土則成為栽培萊陽梨樹、花生、沙參的沃土肥壤。
典故
清朝末年,“齊花油坊”就坐落在“五龍匯漲”處的徐格莊村口,以“齊大夫河”兩岸高山流土種花生加工油而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