鼟鑼

鼟鑼

鼟鑼,是100多萬侗族同胞中目前最為獨特、古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文化藝術之一。此俗盛行於境內黃道、下溪、敖寨侗族鄉,至今已有千年歷史,1994年黃道侗族鄉被貴州省文化廳授予“鼟鑼藝術之鄉”。鼟鑼以鑼、鼓為主,輔之其它樂器和用具。侗鄉人民在長期的風雨歲月中,共演練成鬧年鑼、喜慶鑼、敬神還願鑼、辭誦鑼、充鑼、喪鑼、“三錘鑼”、“九錘鑼”、“兩頭忙”、“三道齊”等60餘種不同形式和曲調。最具觀賞價值和表演形式的是新春佳節鼟鑼,村寨之間,少則數十人,多則上千人,黃毛孩童、古稀老人,青壯勞力、翩翩少女,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委婉處柔媚萬千,激越時鑼鼓震天。現在,這一民族文化藝術已得到深入挖掘和開發,遊人也可一飽眼福,北京的鄧敏文研究員、楊進銓教授看後讚嘆:“不愧為一枝奇葩,比西北的威風鑼鼓還威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鼟鑼
  • 本質:民族文化藝術
  • 盛行地區、下溪、敖寨侗族鄉
  • 歷史: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歷史,音樂,

歷史

關於鼟鑼的來源和歷史演變,民間有諸多傳說。如“銅鑼招魂”,“祭祀耕牛”、“唐皇祭母”等。據當地老人講,銅鑼自古是富貴的象徵,誰家擁有銅鑼,說明生活富足,身份高貴。明代洪武年間,黃道鄉新屋場村趕上大豐收,所有村民都歡喜地辦齊了年貨,在臘月二十三那天按習俗過小年。
20世紀50年代,是鼟鑼活動的鼎盛時期。其間,萬山區全境、銅仁、玉屏及湖南省的芷江新晃等大部分有侗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山寨都盛行鼟鑼,幾乎村村有銅鑼、年年要鼟鑼;20世代60至70年代,由於政治運動及人為原因,鼟鑼被當作宣傳愚昧落後、封建意識的垃圾,銅鑼被收繳、破壞,鼓被當作柴火燒掉。鼟鑼藝人因此紛紛改行,鼟鑼活動在侗族山寨幾乎銷聲匿跡。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鼟鑼藝術流傳的範圍越來越窄,鼟鑼藝人越來越少,現在黃道鄉鼟鑼藝術僅在長坳、田坪等幾個村流傳。保護如此優秀的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迫在眉睫。

音樂

原創音樂人肖礦為其鼟鑼藝術創作了一首音樂作品,歌為《鼟鑼之鄉》,旋律歡快、喜慶,展現了侗族人民新年熱鬧的氣氛以及上千年的鼟鑼文化藝術
鼟鑼之鄉
詞曲:肖礦
過新年鬧新春 鼟鑼鼓賽龍燈
場面熱鬧又喜慶 祈求吉祥和好運
鼟鑼鼓遠名揚 侗家人最擅長
曲調繁多有排場 不同節日不一樣
這裡是鼟鑼的藝術之鄉 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
祖輩們留下的財富 我們要傳承我們要發揚
這裡是鼟鑼的藝術之鄉 鑼鼓的聲音傳遍四方
侗家人熱情的歡呼 只為遠方客人來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