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帶石斑魚,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ton, 1822)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最大體長:100cm。主要棲息於水質較混濁的沿岸礁區,亦常被發現於汽水域,幼魚則經常出現於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澤區或舄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點帶石斑魚
- 拉丁學名: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ton, 1822)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Perciformes
- 亞目:鱸亞目
- 科:鮨科 Serranidae
- 亞科:石斑魚亞科
- 屬: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 種:點帶石斑魚 E. coioides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 英文名:Orange-spotted grouper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棲所生態,種群分布,生長,營養價值,
形態特徵
體側扁,口大。魚體黃棕色,散布赤褐色小圓斑及數條深色寬橫帶,尾鰭圓形。與馬拉巴石斑魚(Epinephelusmalabaricus)相似,但後者身上的小圓斑為黑色,且較瞳孔略小。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7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突。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犭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3列。鰓耙數8-10+14-17,隨著成長而逐漸煺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8-65;縱列鱗數100-118。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背側黃褐色,腹側淡白;頭部、體側及奇鰭散布許多橘褐色或紅褐色小點;體側另具5條不顯著、不規則、斜的及腹側分叉的暗橫帶,第一條在背鰭硬棘前緣,最後一條在尾柄上。
生活習性
生活於1~100米海域,棲息於泥沙底質海域或河口及紅樹林區,對淡水略具忍受力。性兇猛。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具性轉變,為先雌後雄。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水質較混濁的沿岸礁區,亦常被發現於汽水域,幼魚則經常出現於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澤區或潟湖。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種群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西至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生長
仔、稚、幼魚生長與發育:
(2)點帶石斑魚胚後發育經歷了4次重要的生長變化,分別是:8d前全長緩慢增加,體重負增長;仔魚期第15~18d快速生長;仔魚後期至稚魚前期的第25~34d高速生長,幼魚期平穩生長。
(3)點帶石斑魚生長發育過程最明顯的變化是腹鰭第一鰭棘與背鰭第二鰭棘的長出與收回。
營養價值
點帶石斑魚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海內外市場歡迎,是我們具有較高經濟性價值的食用魚,為台灣西南部的重要養殖魚之一。
點帶石斑魚營養豐富,其含肉率為74.1%,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別為19.14%、1.41%、0.99%和76.63%;18種胺基酸總量為21.85%(占鮮樣),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為8.87%,占胺基酸總量的40.59%,4種鮮味胺基酸含量為8.53%。其胺基酸構成比例符合FAO/WHO標準。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103。DHA和EPA含量豐富,占脂肪酸總量的21.88%。
點帶石斑魚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胺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此外,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