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教育志

黔西南州教育志

《黔西南州教育志》是1997年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志,由黔西南州教育志編纂領導小組編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黔西南州教育志
  • 作者:黔西南州教育志編纂領導小組
  • 出版時間:1997年12月
  •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 ISBN:7805838747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黔西南州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民族教育、師範教育、教師和教育行政等。

作品目錄

封面
黔西南州教育志
黔西南州教育志編纂領導小組
黔西南州教育志特約編審
黔西南州教育志編纂人員
黔西南州教育志撰稿人員
圖片
黔西南地區第一所中學——民國15年(1926年)春成立的安龍盤江中學成立紀念標。
黔西南和平解放前後貞豐縣學校分布比較圖
安龍原興義府試院遺址
1986年2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和黔西南民族師專黨委書記盧惠龍、校長張耿光的陪同下,視察學生宿舍。
1986年2月6日,胡耀邦總書記和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與黔西南民族師專老教師關岷如夫婦親切交談。
1986年2月6日,胡耀邦總書記在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師專校長張耿光的陪同下,往教師宿舍視察。
貴州省副省長龔賢永(中)1992年1月到晴隆民中視察時,與副州長彭興祿『右三』、副縣長令狐昌藻『右一』等交談。
1991年6月9日,國家教委民教處楊處長(左二)等視察安龍師範。
國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哈司長到黔西南民族師專視察,陪同的有查世亮副州長、張光倫校長、王玉書副校長等。
1987年4月25日,國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司長哈炯磊(右一)、省教委副主任李興國(左二)、州政府副州長查世亮(左三)等參觀望謨縣二中實驗園地。
龔賢永副省長在州委書記黃瑤、州長黃康生等陪同下視察興義一中。
1989年8月,副省長龔賢永、省教委副主任李興國,州教委副主任韓平希到牛場中學視察。
1992年3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楊海波(前排中)、州長黃瑤(前排右)、副州長彭興祿(後排右一)等視察興義市敬南中心學校
1994年5月28日,國家教委中國小收費調查組組長、國家教委監察局局長郝維謙(左三)等聽取州教委副主任鄭希羅對全州教育概況的匯報。
副省長龔賢永(右三)、副州長彭興祿(右五)和晴隆縣委書記閻憲寶親臨學官職中檢查指導工作。(1991年8月)
省教委副主任萬方亮(前排左二)、州政府副州長彭興祿(前排中)、州教委副主任鄭希羅(後排右二)等到興義師範檢查指導工作時與校長侯德亮(前排右一)等合影。
州政府常務副州長王勝業、副州長彭興祿等視察興義一中。
黔西南州李昌其州長(左三)、查世亮副州長(左二)、州教育局局長鄭希羅(後)、副局長羅用能(左一)一起參觀貴州省職業技術教育展覽黔西南州分館。
省民委主任蘇太恆,州長黃康生(左二)、副州長彭興祿(左一)視察黔西南州民管校。(1994年8月)
1987年11月,晴隆縣學官民中召開了果樹專業班“三·五·八計畫”匯報表彰會。圖為州教育局副局長韓平希(右)參觀學校果樹實驗基地,聽取學校校長的匯報。
1995年5月27日,黔西南州教委副主任譚萬里(左三)與全州中師校園文化檢查團的同志觀看安龍師範學校校園建設模型。
1992年9月24日,澳大利亞友人到貞豐縣牛場中學考察。
1992年6月21日至7月2日,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攝製組共8人,在省文化廳王處長陪同下,到青山國小拍攝大型彩色記錄片《貴州少數民族群英譜》(後改名《苗嶺之鷹》),於93年6月14日在全省播放。
1996年6月1日,普安縣青山國小與北京雙寺國小結成姊妹校。6月1日,校長楊尚畢、總輔導員桂勁剛訪問雙寺國小。圖為同年9月20日,雙寺國小教導主任彥凌志、大隊輔導員韓力回訪青山國小時,受到縣、區領導和全體師生熱烈歡迎的情景。
1986年4月26日,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組在青山國小拍攝有關教育教學活動。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田沛發老師到黔西南作英雄事跡報告時,興義師範聘請田老師為政治課教師.圖為校長侯德亮向田老師頒發聘書.(1995年10月25日)
1993年5月,貴州省高師研討會第六次年會在黔西南民族師專召開。圖為黔西南州州委書記、州長黃瑤(中)、州政協副主席陳德安(右)和高師研討會理事長吳雁南(左)先後在會上講話。
1993年5月,貴州省高等師範教育研究會第六次年會在黔西南民族師專召開。
黔南、黔東南、黔西南自治州教育協作交流第三屆年會在興義召開。圖為會場一角。(1993年10月20日)
1995年5月30日,興義市黃草鎮向陽路國小幼兒體操隊被省選送到北京參加「武鋼杯」全國幼兒基本體操表演賽。這是該隊幼兒正在表演。
民族師專外籍教師在指導外語系學生學習。
民族師專外籍教師課外與學生交談。
黔西南民族師專化生系學生在進行生物課實習。
黔西南州農校園藝專業學生在進行果樹實習。
黔西南州民族行政管理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學習電腦操作。
職中學生觀察磨芋生長情況。
晴隆縣紫馬國小學生在爬竿比賽
黔西南州農校農學專業師生進行校內實習。
黔西南州農機校93屆農機化專業學生赴三峽電站見習,參觀“規劃模型”.
興仁教師進修學校新生入學軍訓。
安龍師範學校學生舉行體操比賽。
安龍師範設在望漠麻山的雙語、複試教學基地。
1991年6月26日,在全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戲劇小品晚會”上,州盲聾啞學校創作演出的《小溪》獲貴州省“七一”電視展播一等獎。劇中“女學生”扮演者為州盲聾啞學校聾生馮安萍,“大學生”扮演者為學校校長陳運忠。
興義一中70年校慶晚會。
1995年師範學生基本功檢查時,興仁進修學校學生進行苗族舞蹈表演。
西南州民族行政管理學校十年校慶會場。
興仁教師進修學校教學樓
1994年11月,省特殊教育工作檢查組到我州檢查工作。圖為檢查組同志在興義市黃草壩鎮雲南路國小與隨班就讀的智力殘疾學生交談。
1994年11月,省特殊教育工作檢查組到我州檢查工作。圖為檢查組同志在興義市黃草壩鎮水庫村民辦國小測查聽力、語言殘疾學生。
安龍民族師範教學樓
黔西南州民族行政管理學校大禮堂
安龍縣旅台同胞1993年捐資修建的龍廣中學懷鄉樓
興義一中綜合大樓
黔西南農校教學大樓
興義師範學校校門
興義一中校園
黔西南民族師專教學實驗綜合樓
安龍民族師範校園
興義師範全景
黔西南州多渠道籌資辦學工作會議於1992年10月5日在安龍縣召開。
1994年1月25日,黔西南州人大教科文委和州教委聯合召開貫徹實施《教師法》座談會。圖為座談會主席台。
1996年6月,貴州省教育史志工作座談會暨《黔西南州志·教育志》評稿會在興義召開,省方誌辦、省教育志辦的領導和專家及各地州市教育志辦、黔西南州各縣市教育局負責人、史志人員出席了會議。
凡例
序言
目錄
概述
第一章明、清時期的學校教育
第一節學校設定
一、民間學塾
二、官辦學塾
三、書院
四、官學
第二節教學
一、啟蒙教學
二、官學、書院教學
第三節學籍管理
一、入學
二、學業考核
三、學生待遇
四、人才輸送
第二章幼兒教育
第一節幼稚園、班設定
一、蒙養班
二、幼稚園、班
三、幼稚園、班
第二節幼稚園管理
一、領導管理體制
二、幼稚園編制
第三節保育
一、生活制度
二、膳食供應
三、衛生工作
第四節教育
一、課程及教材
二、教育活動
第三章國小教育
第一節普及義務教育
一、民國時期普及工作
二、解放後的普及工作
第二節學校設定
一、清代國小堂設定
二、民國時期國小校設定
三、解放後國小校設定
第三節學校管理
一、機構、編制
二、學生學籍管理
第四節教學
一、課程設定
二、編班、班額
三、教學方法
第五節德育
一、思想品德課
二、活動課程
三、兒童組織
四、德育評估
第六節學校體育與衛生
一、學校體育
二、學校衛生
第七節特殊教育
一、盲聾啞教育
二、弱智兒童教育
附:部分國小簡介
一、興義市紅星路國小
二、興義市戈備國小
三、普安縣青山國小
第四章中學教育
第一節學校設定
一、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學校
二、解放後中學設定
第二節學校管理
一、學校機構
二、招生
三、學生學籍管理
第三節課程設定
一、民國時期課程設定
二、解放後課程設定
第四節德育
一、德育內容
二、政治課設定
三、德育組織
第五節體育衛生
一、學校體育
二、學校衛生
附:部分中學簡介
一、興義一中
二、安龍一中
三、牛場中學
第五章職業教育
第一節發展概況
第二節初級職業學校
一、初等實業學堂
二、初等實業學校
三、初級衛生學校
第三節職業中學
一、農業中學
二、職業國中
三、職業高中
四、教學
第四節中等技術學校
一、學校設定
二、學生
三、學校管理
附:部分職業中學簡介
一、晴隆縣學官民族職業中學
二、興義市高級職業中學
第六章師範教育
第一節發展概況
第二節學校設定
一、初級師範學校
二、中等師範學校
三、高等師範學校
第三節管理體制與組織機構
一、管理體制
二、組織機構
第四節教學
一、課程設定
二、教材
三、教育實習
第五節德育
一、政治理論課
二、德育途徑
第六節學生待遇及畢業分配
一、學生待遇
二、畢業分配
第七章高等教育
第一節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一、發展概況
二、管理體制與組織機構
三、教學工作
四、思想政治教育與品德教育
五、學生
六、教師
七、體育衛生工作
八、學校設施
九、辦學成果
第二節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黔西南州分校
一、學校沿革
二、管理體制與組織機構
三、開設專業及教學輔導
四、思想品德教育及體育衛生工作
五、招生工作與畢業分配
六、學校設施
七、辦學成果
第三節衛星電視師範專科學校
一、成立經過
二、管理體制與教學輔導
三、考試與成果
第四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一、性質和任務
二、考試對象和畢業後的待遇
三、學歷層次和考籍管理
四、考核辦法
五、考試進程與成果
第八章民族教育
第一節發展概況
第二節民族初等教育
一、民族國小的發展與分布
二、特殊政策與措施
三、管理與教學
附:部分民族國小簡介
一、興仁縣陳家溝民族國小
二、安龍縣永和民族國小
三、興義市巴結民族國小
第三節民族中等教育
一、民族中學的發展與分布
二、特殊政策與措施
三、民族中學的管理與教學
四、普通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各種民族班
五、民族行政管理學校
附:部分民族中學簡介
一、望謨縣民族中學
二、貞豐縣民族中學
三、晴隆縣民族中學
第四節民族師範教育
一、安龍民族師範學校
二、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第九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管理體制
一、民國時期社會教育的領導管理
二、解放後成人教育的領導管理
第二節掃盲教育
一、發展概況
二、掃盲對象與脫盲標準
三、課本、課時
第三節職工業餘文化教育
一、發展概況
二、參加學習人員及課程安排
三、開展職工業餘教育情況
第四節成人學校
一、學校辦理社會教育
二、農民業餘文化學校
三、國小教師進修學校
四、中等師範函授廣播學校
第五節中等教育自學考試
第十章教育行政
第一節教育行政機構
一、州級教育行政機構
二、縣及縣以下教育行政機構
三、專門委員會
四、教育行政管理體制
第二節學校黨群組織
第三節教育視導
一、教育視導機構
二、教育視導區
三、教育視導工作
第四節教育經費、校舍與設備
一、教育經費
二、校舍與設備
第十一章教師
第一節教師隊伍
一、明清時期各種學校教師隊伍
二、初等學校教師隊伍
三、中等學校教師隊伍
四、高等學校教師隊伍
第二節教師的任用、培訓、考核
一、教師的任用
二、教師的培訓
三、教師的考核
第三節教師的社會地位
一、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二、隆重舉行教師節慶祝活動,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尚
第四節教師的經濟待遇
一、工資
二、福利
第十二章教育研究
第一節教育科研機構和研究活動
一、各級教研機構沿革與發展
二、教研活動
第二節教育學術團體和學術活動
一、學會
二、學科研究會
三、章程
四、學術活動
第三節科研成果
一、著作
二、論文
三、調查研究
第四節教育報刊
一、室刊
二、會刊
第十三章人物
第一節傳略
張鏌
張之洞
劉官禮
孟潤芳
譚子魚
韋文輝
張鴻藻
孟廣炯
宋紹錫
韋祝軒
王伯群
黃濟周
袁廷泰
鐘鼎
霍錄勤
唐守一
李超然
梁子禎
鐘泰隆
吳炯心
陳肇澤
倪樂光
田興疇
賀舫舟
楊竹亭
岑立章
楊靖國
應永恆
王春生
賴奕斌
第二節簡介
李瓊英
景壽春
張國華
趙顯彬
景方鑒
趙學坤
王克敬
張永弼
盧重光
鐘振聲
蔣慶揚
楊漢初
譚月光
王道揆
王德明
趙大宗
張漢昌
田茂才
張敷榮
吳同彬
秦光前
董憲成
彭述綱
林建棟
黃冠民
錢相龍
楊光模
徐永禎
張光倫
王林
程煜宗
蒲裔升
張元瑋
楊尚畢
保全能
王鶴仙
沈家和
秦大雙
聶遠伯
葉甲山
王光敏
吳厚炎
張能智
孔慶廉
陳嘉碧
饒吉昌
李思能
王一平
第三節優秀教師名錄
一、獲州級以上榮譽稱號的教育工作者名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參政教師名表
三、中國小特級教師名錄
四、高校、中專、中國小蕕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名表
五、長期堅持在黔西南從事教育工作的外地籍教師名表
六、教育世家名表
七、從事教育工作滿35年以上教師名錄
第四節優秀人才名表(錄)
一、黔西南籍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名表
二、進士名表
三、留學生名表
四、博士、碩士研究生名表
五、1978~1993年考取本科大學生學名錄
大事記
附錄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