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彝族經籍研究》是2017年10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明貴。
基本介紹
- 書名:黔西北彝族經籍研究
- 作者:王明貴
- ISBN:9787105150199
- 頁數:223頁
- 定價:45元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黔西北瀕危彝族鈔本文獻整理和研究系列”叢書(下稱“叢書”)總計十四部著作,系本人領銜申報立項的國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黔西北瀕危彝族鈔本文獻整理和研究》(項目編號:12JZD010)的重要成果。本項目是繼《中國彝族通史》之後關於彝族文化研究的第二個重大綜合性項目。本項目的成功立項,以及這套叢書的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項日評審專家的信任和實施過程中教育部社科司相關同志及省內外專家給予的指導幫助,同時還要感謝民族出版社編審羅焰女士及其同事為叢書出版所付出的辛勞。
本項目的研究以及出版這套叢書的目的在於,通過對黔西北地區瀕危彝族鈔本文獻的調查蒐集,翻譯其中重點文獻,開展田野調查以及多維度的理論探討,以彌補彝族文化的缺環與斷層,將彝族文化呈現給社會,為彝族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創新提供理論和實踐的論證與啟示,為我國的民族文化理論及實證研究提供一個新的個案。
古籍文獻的整理研究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文化有著豐富的人類學內涵,是一個民族有序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熱愛生活,嚮往文化,則是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的不竭動力。歷經千百年的衝突與交融,我國56個民族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以其無與倫比的連續性、系統性和穩定性屹立於世界東方,其中每一個民族都有其在部門職能、外在方式、作品積累以及片段享用方面的文化特色。通過整理民族古籍文獻的記載,在此基礎上續寫出新的篇章,既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基本環節,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十年來,隨著網路終端技術以及網路平台的建設及使用,世界正發生且經歷著一場由於信息革命而促動的文化變遷。信息化對文化的影響至深且巨,它深深地影響著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行為文化等文化部類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對民族文化的存在、來源及規律做出高質量的把握,處理好濡化涵化的問題,成為關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為此,有必要重視古籍文獻在文化傳承發展中的獨特載體作用,加強和深化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及研究工作。黨和國家對我國當代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精準判斷,《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2007年)以及《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1年)的發布,有力地助推了古籍文獻的保護與發掘研究工作。
黔兩北這一地理概念包括畢節市全境和六盤水市大部分區域,其中畢節市是中國四大彝族聚居地之一,六盤水市是貴州省除畢節市之外的第二大彝族聚居地。黔西北彝族歷史文化悠久,在水兩地區素有“沒有千年皇帝,卻有千年土司”之說。據清道光二十九年所印《大定府志》載,彝族阿哲家族君長妥阿哲從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受封羅甸王建羅甸國始治貴州西部,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水西宣慰使時期實行“改土歸流”,以家族世襲制統治該區域長達一千四百七f.四年之久。黔西北擁有一個神奇的社會治理傳統,這是一個世界歷史上十分罕見的制度文化傳承個案,呈現了我國以血緣宗親關係維繫的政治倫理文化的一個獨特詮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彝族傳統經籍總論
第一節 彝族古籍中的傳統經籍
第二節 彝族傳統經籍的翻譯出版
第三節 彝族傳統經籍的文學特徵
第四節 傳統經籍在彝文文學中的地位
第二章 彝族傳統經籍形式分類
第一節 語文形式標準的分類
第二節 內容標準的分類
第三節 信仰標準的分類
第四節 基於彝族古代文藝理論的分類
第三章 黔西北彝族傳統經籍的內容(上)
第一節 祭祖類經籍與《唄麾獻祖經》
第二節 喪葬類經籍與《指路經》
第三節 敬神類經籍與《獻酒經》
第四節 祈福類經籍與《祭龍經》
第四章 黔西北彝族傳統經籍的內容(下)
第五節 驅邪禳鬼類經籍與《解冤經》
第六節 招魂類經籍與阿哲《招魂經》
第七節 測算占卜類經籍與《玄通大書》
第五章 彝族傳統宗教的生態與經籍的傳承
第一節 歷史的回想
第二節 彝族傳統宗教當下的生態
第三節 彝族傳統經籍的傳承
第四節 構建和諧社會語境下的政策
結語:彝族傳統經籍研究的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