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鯉
- 別名:鯉拐子,鯉子
- 拉丁學名: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etSchl.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鯉形目
- 科:鯉科
- 屬:鯉屬
- 命名人:Cyprinus Linnaeus
- 年代:1875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背鰭條III~Ⅳ―16~21;臀鰭條III-5;胸鰭條I―15~16,腹鰭條I―8。鰓耙19~24。下咽齒3行,1.1.3―3.1.1,側線鱗 。 體長為體高的2.6~3.2(2.9)倍,為頭長的3.2~4.6(4.0)倍,為尾柄長的5.2~7.2(6.0)倍。為尾柄高的6.2~8.8(9.3)倍。為眼徑的5.6~7.7(6.5)倍,頭長為吻長的2.4~3.4(2.8)倍,為眼間距的3.4~4.4(3.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0~1.5(1.3)倍。 體側扁,背部隆起,紡錘形。頭較小。口下位,成馬蹄形,上頜包著下頜。須2對。眼大,鰓耙短,呈三角形,下咽齒短,較發達。第一行粗壯,光滑,圓錐形。第二行齒冠有2~3條溝紋。 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前,至吻端比至尾鰭基部距離為近,最後一枚硬刺後緣具鋸齒,外緣內凹。胸鰭末端圓,下達腹鰭。臀鰭起點與背鰭後第四至第五分支鰭條相對,最後一枚硬刺後緣也具鋸齒,末端可伸至尾鰭基部。 鰾二室,前室大且長,後室末端稍尖,腹膜灰白色。 背部為灰黑色或黃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帶有進黃色光澤,背、尾鰭灰白色,尾鰭下葉紅色。各鱗片後部有黑色月牙斑。
生活習性
黑龍江鯉屬於底層魚類,喜活動在水體的下層。水質一般以稍混濁為宜,但對於清澈的水質也較適應。適應能力很強,能抵抗稍為惡劣的環境。在江河中於深秋洄游到深水處越冬;春季為了繁殖溯河而上,進入泛水區和湖泊進行產卵洄游,然後也在這些地方肥育。
黑龍江鯉系雜食性魚類,以高等植物和它的種子、搖蚊幼蟲、螺螄、昆蟲幼蟲和浮遊動物等為食。其食物組成隨個體和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來說,全長20厘米以下的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成魚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在秋季,植物種子在黑龍江鯉的腸道中的出現率大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