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位置,地貌,氣候,水文,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旅遊資源,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2003年03月12日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確立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3年12月25日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位置
地貌
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印支期花崗岩構造峰林地貌和第四紀冰緣地貌、新構造崩塌地貌為代表的地質地貌綜合體,也是印支期花崗岩形成構造峽谷地質遺蹟的典型代表。
氣候
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冬季漫長、乾燥、嚴寒;夏季溫和多雨;早春低溫多雨雪易澇,暮春少雨易乾旱;秋季降溫迅速,常有凍害發生。
水文
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河流為茅蘭溝河,在區內長16.2公里,發源於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部小興安嶺山脈的五子棋大崗,呈西南-東北向延伸流入黑龍江。受地勢影響,形成跌水而發育成眾多瀑布和深潭。
區域範圍
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47218公頃。其中核心區為19878公頃,緩衝區為11520公頃,實驗區為15820公頃。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及棲息於此的中華秋沙鴨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植物資源
根據實地調查和文獻記載,截止到2014年,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149科396屬753種,其中苔蘚植物48科80屬103種,蕨類植物40種,隸屬於12科24屬,種子植物(裸子和被子植物)89科292屬610種,並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種。
動物資源
截止到2014年,據調查統計,保護區有野生動物33目71科311種,其中魚類7目12科44種,兩棲類2目4科7種,爬行類動物3目4科10種,鳥類17目42科198種,哺乳類6目17科52種。保護區擁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3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