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依蘭地區藍片岩的形成與就位過程研究

黑龍江依蘭地區藍片岩的形成與就位過程研究

《黑龍江依蘭地區藍片岩的形成與就位過程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李偉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依蘭地區藍片岩的形成與就位過程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偉民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黑龍江省依蘭地區出露了一套經高壓變質形成的藍片岩、雲母片岩、長英質糜棱岩和少量超基性岩及大理岩並經歷了強變形作用改造,一直被認為是佳木斯地塊與其西側松嫩地塊碰撞拼貼所形成的縫合帶產物。探討藍片岩的成因與演化將為揭示兩地塊構造屬性及其碰撞拼合的演化過程提供重要的突破口。故此,本項目以該區域內出露的藍片岩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系統的野外調查,查明藍片岩的空間展布規律及其構造變形特徵。通過對關健性藍片岩樣品的岩相學研究、礦物化學分析、顯微變形組構分析、鋯石U-Pb和多矽白雲母40Ar/39Ar測年,限定藍片岩的形成時代及其高壓變質溫壓條件,建立精確的變質演化P-T-t軌跡,查明不同變質期次參與變形礦物的微觀變形特徵。進而恢復藍片岩形成與就位的演化過程及其動力學背景,建立佳木斯地塊與松嫩地塊碰撞拼貼的構造演化模式。

結題摘要

黑龍江依蘭地區出露了一套經高壓變質形成的藍片岩、雲母片岩、長英質糜棱岩和少量超基性岩及大理岩並經歷了強變形作用改造,被認為是佳木斯地塊與松嫩地塊碰撞拼貼所形成的縫合帶產物。本項目通過詳細的野外調查、岩相學與礦物化學分析,查明了藍片岩的分布,並識別出3種不同類型的藍片岩:羊角溝地區主要發育石榴石凍藍閃石片岩,礦物組合為Ab-Chl-Phn- Brs-Qtz-Act-Ep-Grt-Gln-Ttn-Mag-Stp;湧泉地區發育綠簾藍閃石片岩,礦物合為Ab-Ep-Chl-Phn-Gln-Qtz-Wnc-Ttn-Cal和藍閃霓輝石片岩,礦物組合為Ab-Chl-Ep-Agt-Gln-Ttn-Brs-Wnc-Qtz-Bt-Phn。利用常規礦物溫壓計和變質視剖面圖,估算了綠簾藍閃石片岩(T = 350~550℃,P = 10~14 kbar)、藍閃霓輝石片岩(T = 350~550℃,P = 10~14 kbar)和石榴石凍藍閃石片岩(T = 500~540℃,P = 10~12 kbar)的峰期變質溫壓條件。同時也獲得了藍片岩圍岩—石榴石雲母片岩的峰期變質溫壓條件為P = 9-11 kbar,T = 420-460℃,證實了其圍岩也經歷了高壓變質作用。綠簾藍閃石片岩中定向排定的藍閃石EBSD組構分析指示了低溫條件下的位錯蠕變。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顯示依蘭地區藍片岩具有OIB洋島玄武岩特徵。黑龍江雜岩中碎屑鋯石LA-ICP-MS U-Pb年齡譜中包含捕獲的古老鋯石年齡(大於1000 Ma)、來自佳木斯基底麻山雜岩的鋯石年齡(~500 Ma)以及佳木斯地塊周邊晚二疊-早三疊世的花崗質岩石年齡(~250 Ma)。其中,最年輕的鋯石U-Pb年齡(199-231 Ma)被認為是揭示了晚三疊世佳木斯地塊與松嫩地塊之間古洋盆的存在。藍片岩中多矽白雲母40Ar/39Ar年齡,指示藍片岩相變質作用發生於侏羅紀(190-145 Ma)。綜上,建立了變質演化P-T-t軌跡。其中,綠簾藍閃石片岩具“發卡式”變質演化 P-T-t軌跡;而藍閃霓輝石片岩與石榴石凍藍閃石片岩具順時針的演化軌跡。我們推測其成因可能為不同類型的藍片岩形成於不同的俯衝階段,由動力學機制的變化所造成。該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探索佳木斯地塊與松嫩地塊碰撞拼貼的構造演化過程提供重要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