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赤翅蝗(Celes variabilis variabUis Pallas,1771)是赤翅蝗屬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赤翅蝗
- 目:直翅目
- 科:斑翅蝗科
- 亞科:斑翅蝗亞科
- 拉丁名:Celes variabilis variabUis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1771
- 屬:赤翅蝗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雄性 體形較小,粗短。頭短。頭頂寬平,頂端鈍圓,側緣隆線明顯,前緣具隆線同顏面明顯分開。頭側窩明顯,三角敬束悼拘形。顏面側觀近於垂直,顏面隆起較寬,中樂凳禁單眼之下具較寬的縱溝;顏面隆起側隆線明顯。複眼卵形,其垂直直徑為水平直徑的1.3倍;為眼下溝長的1.4倍。觸角絲狀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寬的1.66倍。前胸背板較寬平,前緣較直,後緣呈弧形多霉阿。中隆線較低,但明顯,側隆線在溝前區消失,溝後區具數條側隆線。具三條橫溝,僅後橫溝切斷中隆線。溝後區長於溝前區,溝後區為溝前區長的1.49倍。前胸腹板側緣和後緣有較高的隆起線。腹板中央呈倒梯形隆起。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寬大於長,最狹處為長的1.37倍。後胸腹板側斷汽拔葉間中隔全長較寬的分開。前、後翅都較長,略超過後足股節的末端。前翅中脈域具中閏脈;中閏脈端部靠近中脈。後足股節外側上基片長於下基片;上側中隆線光滑無細齒;下膝側片下緣近平直,端部圓形。後足脛節缺外端刺,上側內緣具刺13個,外緣具刺11—12個。跗節爪間中墊較小,不到達爪的中部。肛上板三角形,兩側緣中央向內延伸呈橫的隆線;後半部中央具兩條縱隆線。姜辨埋捆尾須圓錐形,向內彎曲,超過肛上板的末端。下生殖板短錐形,端部鈍尖。
雌性 較雄性大,顏面側觀垂直,複眼縱徑為橫徑的1.27倍,為眼下溝長的1.12倍。產卵瓣較鴉蜜嚷短,上、下產卵瓣末端分別略向上、下彎曲。上產卵瓣外緣無齒,下產卵瓣基部具齒狀突起。
體色 體暗褐至黑色,尤其雄性黑色更甚,觸角褐色,複眼黃褐色,單眼近紅色。頭頂和前胸背板具暗褐色斑點。前翅暗褐色,並具黑色橫斑紋。後翅基部呈淡玫瑰色或淡藍色。前、中、後足股節外側黑褐色。胸部和腹部的腹面呈亮黑色。跗節黑褐色。雌性頭頂、前胸背板、前翅多為黃褐色帶有黑色斑點。前翅黑色橫斑紋明顯。後足股節外側具不明顯的三個環形黑斑,其內側黑色環形斑明顯,並且基部兩個黑斑聯合在一起。膝部黑色。脛節除基部有不完整的黃褐淡色環紋外其餘均為黑色。胸部和腹部腹面多為黑色,亦有塊狀黃斑。
體長:♂18.5—23.0mm,♀23.0—29.5mm;前胸和朽背板:♂4.1—5.2mm,♀5.3—6.4mm:
前翅:♀15.0—19.0mm,♀21.7—23.0mm;後足股節:♂9.8—12.6mm,♀15.6—17.1m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新疆
國外分布:前蘇聯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Reise Russ. Reiches, 1:467, n.52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卷 直翅目 蝗總科 斑翅蝗科 網翅蝗科: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