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剛石(黑色金剛石)

黑金剛石

黑色金剛石一般指本詞條

黑金剛石(Carbonado),是一種發現在中非共和國及巴西沖積礦床的天然多晶金剛石。它的自然顏色是黑色或暗灰色,比其它鑽石有更多孔隙,加工後的成品黑鑽石已經成為上流社會最流行的裝飾品之一。在各種顏色的鑽石中,黑鑽石更因其數量稀少而顯得尤為珍貴。

相對於寶石學意義更重的黑鑽,黑金剛石一般特指自然產出的黑色金剛石原石。其寶石級品質的個體經切割後就是黑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金剛石
  • 外文名:Carbonado
  • 成分(C)
  • 晶系:等軸
  • 條痕:白色
  • 光澤:金剛光澤
  • 摩氏硬度:10
  • 自然顏色:黑色或暗灰色
  • 類別:天然多晶金剛石
  • 質量單位:克拉
  • 主要產地:中非共和國
特性,成因,科研問題,有關黑鑽石,著名個體,

特性

黑金剛石,俗稱“黑鑽石”,是天然鑽石最堅硬的形式。它是由金剛石,石墨無定形碳組成的多晶金剛石的不純形式,通常是細粒金剛石的多孔狀集合體。最典型的黑金剛石僅在中非共和國巴西發現,這兩個地方都沒有與典型寶石鑽石的來源—金伯利岩相關聯。
通過鉛同位素分析,黑金剛石被認為是大約30億年前碳結晶的產物。同位素研究已經揭示了進一步的黑金剛石成因線索。碳同位素值非常低(相對於典型的金剛石,碳-13與碳-12相比很少)。
黑金剛石也在較年輕的沉積岩被中發現。因含石墨或其他混入物向呈淺灰和黑色不透明,硬度和堅固性大。密度3.5~3.53g/cm。比重3.52±0.01。通常以圓形碎片或不規則的形式存在,多用於工業上。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與發展,黑金剛石也被珠寶領域所套用。

成因

幾種主流意見:
  1. 地球內部有機碳在高壓下直接變質形成,最主流。
  2. 隕石撞擊地球表面引發的衝擊變質作用
  3. 放射性元素自發裂變引起的輻射成因。
  4. 約38億年前超新星爆發產生,在太空中漂流,約23億年前落入地球的巴西和中非。
  5. 外太空天體撞擊事件形成,而不是來自星球爆炸後的投射物(與第4條相左)。

科研問題

金剛石中包含的礦物顆粒已被廣泛用於研究鑽石來源。一些典型的金剛石含有普通地幔礦物包裹體,例如鎂鋁榴石鎂橄欖石,但是這幾種地幔礦物在黑金剛石中未被觀察到。相反,一些黑金剛石確實含有地殼特徵的礦物包裹體,然而這些包裹體並不一定證明鑽石是在地殼中形成的,因為這些明顯的晶體包裹體出現在黑金剛石常見的孔隙中,它們可能是在黑金剛石已形成之後進入。其他礦物包裹體包括地殼中罕見或幾乎不可見的那些,至少有一部分是在金剛石中,而不僅僅是在孔隙中:它們中包括Si,SiC和Fe-Ni組成的那些礦物。在黑金剛石中沒有發現包括六方晶系碳同質異象體在內的獨特高壓礦物包裹體,儘管如果隕石撞擊形成黑金剛石,就可能觀察到這種包裹體。

有關黑鑽石

黑鑽石是寶石級黑金剛石加工後的說法,屬於彩色鑽石的一種,但是因為其顏色稀有而受到關注。 黑鑽的顏色呈黑色或暗灰色,經常被用於密鑲。
多數情況下,鑽石是無色和白色的,常帶有黃色、橙色或褐色的色調,彩色鑽石非常稀少。天然形成的帶有彩色色調的鑽石都被冠以“珍稀的”這一形容詞。珍稀的彩色鑽石的價值是由其顏色濃度決定的,它們在顏色上的差異是由於晶體分子結構不同,或者說其中所含的雜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所造成的。如今,某些鑽石(大部分是棕色的)可能會在實驗室中進行處理以使其變黑。
在各種顏色的鑽石中,黑色鑽石的神秘莫測,加上數量稀少,因此顯得格外的珍貴。烏黑亮麗而又不透光的黑鑽石其顏色成因,成為許多人探討之謎。市場上也沒有黑鑽石的具體報價,因此1克拉黑鑽的價格也不好估量。黑鑽的價格肯定要高於普通鑽石價格。

著名個體

Sergio原石
據報導,巴西報導的五顆黑鑽石中有四顆的原石重量在726至3,167克拉之間(Svisero,1995)。這五個中最大的一個,Sergio在1905年被發現,比迄今為止所報導的最大的單晶鑽石—3,106 ct 的Cullinan(庫里南)原石重61克拉。
世界上最有名的一顆黑鑽“黑色奧洛夫”(The Black Orloff)傳說它以前叫“布拉馬之眼”,有195克拉,被鑲嵌在古印度朋迪榭里地區的一座印度教神像“梵天”的眼睛上。“梵天”也就是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首的“創世神”,也因此被稱為“創世者之眼”。相傳為了破除“梵天”的詛咒,所以被切割成三塊,輾轉於世界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