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腹艾蛛
- 拉丁學名:Cyclosa nigra (Yin et al.,1990)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園蛛科
- 亞科:園蛛亞科
- 屬:艾蛛屬
- 種:黑腹艾蛛
- 分布區域:雲南
形態特徵,雌蛛,雄蛛,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5.20—7.50。體長6.80者,頭胸部長8.90,寬1.00;腹部長5.10,寬1.60。前後中眼、前後側眼都幾乎等大,兩列中眼大於兩列側眼。前中眼間距等於前中眼直徑。前中側眼間距等於1(1/2)前中眼直徑,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眼半徑,後中側眼間距等於兩倍後中眼直徑。中眼域近方形,僅前邊稍微大於後邊。後中眼左右並列。背甲深黑褐色,有漆光,頸溝深,頭區隆起,背甲邊緣和頸溝、放射溝處黑色。胸甲黑褐色有黃色斑紋,前緣橫紋,後端中央短縱紋,兩側兩對人字紋。螯肢、顎葉、下唇均黑褐色,前齒堤3齒,後齒堤4齒。觸肢、步足褐色有黑色環紋。腹部近長筒形,前端尖圓,中段寬,末端圓鈍,近末端的兩側稍隆起。正中為銀色條斑,其中間心臟斑褐色,呈樹枝狀,中、後段為黑褐間銀色碎斑,條斑的外側前部3/5處黑色,其餘為銀色斜紋一對和銀色不規則碎斑。本種腹部背面斑紋多變異,有全黑型,僅中段有兩對八字形銀斑;有淺色型,體褐色。腹面正中黑色,邊緣的銀白紋微作波折狀。紡器黑色,自生殖溝至紡器後緣距離為腹部全長的2/5,紡器後的尾端黑色間以銀色縱橫條紋。外雌器較小,垂體纖細,起始於基部遠端上方,向前,復折向後,末端細,無環紋並朝向腹側,腹面觀基部近三角形。
雄蛛
體長3.20,黑色型,腹部長方形,與雌蛛相比較短。腹部斑紋似雌蛛黑色型,第Ⅱ脛節刺式為2,5,3,3。觸肢器生殖球較長,插入器尖端、頂突遠端皆長細,中突遠端二分叉。
分布範圍
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