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刺頸龜

黑腹刺頸龜

黑腹刺頸龜又稱蛇頸刺龜,是蛇頸龜科刺頸龜屬的爬行動物。其頭部橄欖色或白色,覆蓋著許多鱗片,頜部淡黃色,有兩枚小的灰色觸鬚,頸背部有許多硬棘狀的長刺。 背甲橢圓形,暗灰色或黑色,較平直,第一椎盾最大,第2-4椎盾中央凹陷,呈溝狀;後緣輕微鋸齒狀。間喉盾發達,略呈三角形;肛盾後緣缺刻。四肢暗灰色或黑色,較粗壯,前肢前部具大鱗片;指、趾間具蹼。尾較短。因黑腹刺頸龜的腹部腹甲黑色,故稱黑腹刺頸龜。

黑腹刺頸龜分布於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及阿根廷等國,棲息於亞馬遜河流域。該龜對水的酸鹼度十分敏感,特別是野生個體,如果水質pH低於5.5,龜甲和皮膚容易出現剝落和脫皮,最理想的水質為pH5.5-6.0的範圍。其為雜食性,以蠕蟲、昆蟲、蝸牛、小魚、小蝦和一些小型的兩棲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啃食水生植物。喜曬太陽,所以陸地區需要比較大的面積,水澤區水深在15-20厘米即可。不過對於幼龜來說,水深3-5厘米的淺,就已經足夠了。孵化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最好先經過2-3個月22-23度的寒化休眠期,再進行交配產卵的成功率和孵化率會比較高。

黑腹刺頸龜已於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

基本介紹

  • 外文名:Black Spiny-necked Swamp Turtle
  • 別名:蛇頸刺龜、蛇頸龜、刺頸龜等
  • 中文學名:黑腹刺頸龜
  • 拉丁學名:Acanthochelys spix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龜鱉亞綱
  • 龜鱉目
  • 亞目側頸龜亞目
  • :蛇頸龜科
  • 刺頸龜屬
  • :黑腹刺頸龜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Duméril & Bibron,1835
  • 保護級別:(IUCN 1996年 ver 2.3)——近危(NT)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黑腹刺頸龜的種名spixii是以德國動物學家Johann Baptist von Spix(1781-1826)的名字命名。

形態特徵

成年個體重1千克,屬中小型龜類。頭橄欖色或淡灰褐色,覆蓋著許多鱗片,頜部淡黃色,眼睛虹膜為白色,有兩枚小的灰色觸鬚,頸背部有多硬棘狀的長刺,頸腹部為褐色。背甲最大17厘米左右,棕褐色,呈長橢圓形,較平直,具頸盾,第1枚椎盾較寬,背甲第2枚椎盾與第4枚椎盾間凹陷較淺,形成較寬的槽溝,且槽溝左右各有2條龍骨,緣盾腹部淡黃色,盾片(除甲橋處的盾片)上具有褐色斑塊。腹甲黑色,較長,故稱黑腹刺頸龜。間喉盾發達,略呈三角形;肛盾後緣缺刻。四肢暗灰色或黑色,較粗壯,前肢5爪,後肢4爪,前肢前部具大鱗片,指、趾間具蹼。尾較短。雄龜尾粗長、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遠;雌龜尾細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近。

棲息環境

黑腹刺頸龜棲息於亞馬孫河流域。該龜對水的酸鹼度十分敏感,特別是野生個體,如果水質pH低於5.5,龜甲和皮膚容易出現剝落和脫皮。最理想的水質為pH5.5-6.0的範圍。生長適溫22-30℃。

生活習性

黑腹刺頸龜喜曬背。雜食性,以蠕蟲、昆蟲、蝸牛、小魚、小蝦和一些小型的兩棲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啃食水生植物。人工養殖可投餵魚、 蝦、螺肉、蜆肉、蝌蚪、蚯蚓畜禽內臟、米飯、麵條、水果、 蔬菜及配合飼料等。

分布範圍

黑腹刺頸龜分布於巴西(聖保羅州、巴拉那州、聖卡塔琳娜州、南里奧格蘭德州、聯邦區、巴拉那州)、巴拉圭、烏拉圭(羅沙、塔庫阿倫博)及阿根廷(福爾摩沙省、查科省、科連特斯省)等國。
黑腹刺頸龜
黑腹刺頸龜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中國廣西, 自然溫度下5年以上成熟。每年4-6月產卵,年產卵1-2 次,每次1-4枚。卵白色、 呈長橢圓形,孵化期約80天。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1996年 ver 2.3)——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