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翅吸蜜鸚鵡身長30厘米,體重120克。鳥體大多為亮麗的紅色,眼睛上方和後方分布一塊很寬的深藍色羽毛,通過耳羽並達到的頸部的側面覆蓋臉部。腹脅兩側有一塊黑色的羽毛;翅膀上方覆羽、肩膀、主要飛行羽和三級飛羽均為黑色,中央尾羽黑色,大腿和側腹點綴著黑色。鳥喙和眼睛之間帶有一小塊黑色;鳥喙橙紅色。虹膜紅色,腿灰色。Eos屬的鸚鵡幾乎所有的種類都容易混淆,但是這是唯一覆羽有黑色的類別。
幼鳥羽毛比成鳥暗淡,頭部,頸部和腹部的羽毛藍黑色,覆羽為黑色,有輕微沉悶的綠色色調。喙橙褐色,虹膜棕色。
棲息環境
黑翅吸蜜鸚鵡廣泛分布在沿海地區,主要棲息於沿海地區的椰子種植園,樹木繁茂的地區,再生林地,灌木叢生的荒地,長著一些大樹的鄉村花園。在一些小島嶼,它們也出現於內地的森林。居住地從海平面到海拔460米不等。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通常都會成對活動,或是組成40隻以上小群體漫遊活動;生性相當活潑喜歡彼此社交,有時候也會前往鄰近村落區活動,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會發出高頻率的嘈雜尖叫聲,很容易觀察到。
黑翅吸蜜鸚鵡主要以花朵、花蜜、小漿果、水果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尼和紐幾內亞西北的島嶼。
繁殖方式
築巢和繁殖期一般開始於6月和7月。在人工飼養的黑翅吸蜜鸚鵡繁殖周期很長,需要75至89天之間。可以提供25×25×35厘米的厚木巢箱。雌鳥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為25到28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11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