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稈蹄蓋蕨(學名:Athyrium wallichianum)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下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物形態,葉子形態,孢子形態,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物形態
根狀莖短而斜升,先端和葉柄密被鱗片;鱗廈元囑戒片有闊和窄的兩種,闊的為卵狀披針形,窄的為纖拒詢屑維狀,均為深褐色或有時為栗黑色,有光澤;葉簇生。
葉子形態
能育葉長 (14-) 40-60厘米;葉柄短,長 (4-) 5-10厘米,最長達15厘米,直徑 (1-) 3-4毫米,連同葉軸均為黑褐色;葉片倒披針形,長 (10-) 20-50厘米,中部寬 (3-) 5-7厘米,先端鈍尖,向下漸變狹,基部寬2-2.5厘米,一回羽狀,羽片淺裂至深虹灶試羽裂;羽片 ( 12-) 20-30對,下部的對生,向上的互生,密接,略斜展,無柄,下部 (2-) 6-10對羽片逐漸縮短成卵狀三角形,長約1厘米,中部的求囑乃翻羽片長圓形,長2-3.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鈍圓並有短尖齒訂訂,基部對稱,近平截,緊靠葉軸,羽狀深裂幾達羽軸;裂片6-8對,平展,密接,卵形,基部一對稍大,長寬各約4-5毫米,有重鋸齒,鋸齒三角形,尖頭,開展,乾後常反卷而不易見。葉脈下面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3-4對,大都單一,深入鋸齒內。葉乾後厚紙質,褐色,光滑,僅沿葉軸密被紅褐色或栗黑色披針形和線形的鱗片。孢子囊群圓形或卵圓形,辯探勸背生於上側小脈上(基部上側二叉小脈上往往各生1枚),每裂片1-5對;囊群蓋小,圓腎形或馬蹄形,褐色,膜質,2-4對,位於主脈與葉緣之間;無囊群蓋。
孢子形態
孢子周壁表面有褶皺,並有模糊的顆粒狀紋飾。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500-4800米的山林下石縫或高山灌叢草甸中,或固定流石灘。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都江肯諒肯堰)、雲南西北部(德欽、維西、貢山、福貢)和西藏東南部(波密、察隅、墨脫)。緬甸北部、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