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鷲(黑禿鷲)

禿鷲(鷹科禿鷲屬鳥類)

黑禿鷲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禿鷲(學名:Aegypius monachus),又名狗頭鷲、夭勒、狗頭雕等,是鷹科禿鷲屬鳥類。禿鷲為大型猛禽,體長108~120厘米,成年雄性禿鷲體重為體重5750~8500克,雌性禿鷲6000~9200克,翼展約有2米長,最大翼展可達3米以上。通體黑褐色,頭裸出,僅被有短的黑褐色絨羽,後頸完全裸出無羽,頸基部被有長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皺翎。幼鳥比成鳥體色淡,頭更裸露,亦容易識別。因其頭被絨羽,頸後有部分裸禿,故名禿鷲。

禿鷲通常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進行繁殖,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等地。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與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常單獨活動,偶爾成3~5隻小群,以大型動物的屍體和其他腐爛動物為食。禿鷲的繁殖期在每年3~5月,每窩產卵一枚,雌雄鳥輪流孵化,孵化期52~55天,雛鳥晚成,90~150天后才能飛翔。禿鷲通常具有較長的壽命,在野外至少活到20年,被圈養的禿鷲最長壽命可達40年。

由於人為獵殺、農藥投放等問題,世界範圍內禿鷲的種群數量明顯在減少,在歐洲不少地方,禿鷲已經消失。2018年,禿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收錄,列為近危(NT)。2021年,禿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禿鷲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分解者角色,有助於清除動物屍體,維持生態平衡。中國的西藏地區的“天葬”會將人的屍體放置野外,由禿鷲啄食,這種喪葬方式與當地的文化息息相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禿鷲 
  • 拉丁學名:Aegypius monachus 
  • 別名:狗頭鷲 、夭勒 、狗頭雕 、座山雕 、歐亞黑禿鷲 
  • 外文名:Cinereous Vulture(英文) 
  • 國際瀕危等級:近危(NT) 
  •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鷹形目 
  • 鷹科 
  • :禿鷲屬 
  • 分布區域:非洲西北部、歐洲南部、西伯利亞南部等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66  
  • 棲息環境:低山丘陵、高山荒原、草地等 
  • 習性:常單獨活動,在高空翱翔或滑翔 
  • 特徵:屬大型猛禽,通體黑褐色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態與行為,遷徙模式,飛行行為與策略,日常活動與社會行為,食性與覓食策略,全球分布,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主要威脅,非甾體抗炎藥中毒,非法捕捉和貿易,食物資源減少,保護措施,生態學價值,相關文化,

動物學史

早期的博物學家將所有的禿鷲歸為一個生物群,例如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將舊大陸禿鷲和新大陸禿鷲都歸入了一個禿鷲屬。之後,解剖學家將舊大陸禿鷲和新大陸禿鷲分開,將新大陸禿鷲歸入一個新的科——Cathartidae(源自希臘語:cathartes,意為“淨化者”)。20世紀後期,一些鳥類學家根據核型、形態學和行為數據認為新大陸禿鷲與鸛更為接近。因此,一些權威人士將它們歸入鸛形目,與鸛和鷺一起。隨後,博物學家將新大陸禿鷲歸屬於獨立的目——美洲鷲目,認為它們與鸛和鷺沒有密切關聯。同時,舊大陸禿鷲進化史較為明確,博物學家認為舊大陸禿鷲與猛禽或鳥類的獵食祖先相關聯,將舊大陸禿鷲與鷹和隼歸於同一科目,通過DNA的研究確定禿鷲與鷹的分化發生於5000萬年前。

形態特徵

禿鷲體長108至120厘米,翼展2至3米。 成雄性體重5750至8500克,雌性6000至9200克。 體羽主要為黑褐色,頭部及後頸部裸露,呈鉛藍色。頸基部簇生淡褐色至暗褐色雜羽。 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具金屬光澤。下體暗褐色,前胸密被黑褐色絨羽,腹部具淡色縱紋,肛周及尾下覆羽淡灰褐色或褐白色。 虹膜暗褐色,喙強壯,喙端黑褐色,蠟膜鋁藍色,跗跖及趾灰色,爪黑色。野外近距離易於識別。遠距離或高空飛行時,體色幾近黑色,但可憑藉其體型巨大,頭部及頸部裸露,飛行時尾部略呈楔形,雙翼寬大,以及黑色尾部下方淡色的足部等特徵進行辨認。幼鳥體色較成鳥淺,頭部裸露面積更大,亦易於區分。
禿鷲大小度量
體重
♂5750-8500克,♀6000-9200克
體長
♂1100-1150毫米,♀1080-1160毫米
嘴峰
♂62-79毫米,♀64-68毫米
♂662-804毫米,♀780-824毫米
♂370-455毫米,♀425-440毫米
跗跖
♂125-143毫米,♀130-142毫米
資料來源:
禿鷲(黑禿鷲)
禿鷲

棲息環境

禿鷲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高山荒原、森林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冬季偶爾下至山腳平原的村莊、牧場、草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其海拔分布範圍為可10米~2000米。西班牙的禿鷲棲息于海拔300~1400米的森林地區,而在亞洲的某些地區,禿鷲甚至能在海拔高達4500米的灌木叢和高山草原中生活。

生態與行為

遷徙模式

禿鷲的遷徙模式表現出地理差異和個體差異。作為一種部分遷徙的留鳥,禿鷲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北部、西北地區以及四川西北部。在中國台灣、香港、長江中下游以及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禿鷲僅作為冬候鳥出現。全球範圍內,高加索地區(東歐和中亞)的禿鷲種群會在冬季南遷至印度次大陸、中國南部、俄羅斯遠東和韓國等地,以獲取更豐富的食物資源和更適宜的繁殖條件。其中,蒙古地區的幼鳥會在11月至12月期間遷徙至韓國越冬,遷徙路線途經中國和朝鮮半島。與成鳥相比,幼鳥更傾向於進行長距離遷徙和遊蕩。例如,在喬治亞孵化的幼鳥可能遷徙至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越冬,隨後返回俄羅斯。西班牙的禿鷲幼鳥則會在西部和中部的繁殖地附近遊蕩。

飛行行為與策略

禿鷲擅長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翱翔和滑翔,這種飛行方式能夠顯著減少能量消耗,尤其是在尋找稀缺食物資源時,使它們能夠長時間在空中飛行而無需頻繁扇動翅膀。禿鷲能捕捉著肉眼看不見的上升暖氣流,並依靠上升暖氣流繼續升高,以便向更遠的地方飛去。飛翔時,兩翅伸成一直線,翅很少鼓動,而是可以利用氣流長時間翱翔於空中,當發現地面上的屍體時,飛至附近取食。
禿鷲(黑禿鷲)
飛行的禿鷲

日常活動與社會行為

禿鷲通常單獨活動,但在食物資源豐富的地方也會形成3~5隻的小群體,甚至聚集10多隻,共同進食。它們白天活動,主要通過高空翱翔和滑翔的方式尋找食物,偶爾也會進行低空飛行。禿鷲的視覺和嗅覺都十分敏銳,並利用這些敏銳的感官在高空中尋找腐爛的屍體。

食性與覓食策略

作為食腐動物,禿鷲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以及其他腐爛動物為食,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對於清除動物屍體、防止疾病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它們通常在開闊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尋找食物。儘管主要依賴腐肉,但禿鷲也會偶爾捕食中小型獸類、兩棲類、爬行動物和鳥類,甚至會攻擊家畜,展現出一定的食性彈性。在覓食過程中,禿鷲會利用自身敏銳的聽覺和其他食腐動物的行為線索。例如,當發現烏鴉、豺和鬣狗等動物正在進食時,禿鷲會迅速降落並加入其中。當遇到皮毛厚實的動物屍體時,禿鷲會等待其他食腐動物先撕開,然後再進食。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禿鷲會將食物儲存在嗉囊中,之後可以反芻餵養幼鳥。
禿鷲(黑禿鷲)
禿鷲覓食

全球分布

禿鷲分布範圍較廣,主要集中於歐亞大陸,涵蓋非洲西北部、歐洲南部、中亞、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以及西伯利亞南部等地區,最東可達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地區。繁殖區域主要在歐洲、中東和亞洲,越冬區域則集中於中東、亞洲和非洲。中國的禿鷲種群數量稀少,主要留居於西北部山地,如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四川等地,偶爾可見於其他地區。截至2013年,全球禿鷲繁殖對數量約為7200~10000對,其中西班牙種群占據歐洲地區的主要部分。近年來,禿鷲的分布範圍有所擴展,例如2022年首次在廣西北海地區被記錄到。

繁殖方式

禿鷲於每年3至5月繁殖,偏好在森林上層或高山地區築巢。巢址通常固定,巢體結構為盤狀,由枯枝構成,內部填充柔軟材料。 禿鷲實行一夫一妻制,表現出遲發性成熟,4~6歲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繁殖。求偶行為包括群體跳躍和伴侶間的追逐飛行。交配常發生在巢穴附近,持續時間較短。雌鳥每窩產一枚卵,由雙親輪流孵化,孵化期約52~55天。雛鳥生長緩慢,巢期長達90-150天。 禿鷲壽命較長,野外環境下可達20年,圈養條件下可達40年。
禿鷲(黑禿鷲)
禿鷲雛鳥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2007年,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將禿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2018年,禿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收錄,列為近危(NT)。
2021年,禿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種群現狀

禿鷲在巴爾幹地區面臨著嚴峻的生存現狀。希臘是該地區禿鷲最後的繁殖地,該物種已被列為希臘的瀕危物種。保加利亞的禿鷲自 1985 年起已宣告滅絕。亞塞拜然的禿鷲種群數量持續下降,僅分布在與伊朗接壤的南部邊境。土耳其的禿鷲處於瀕危狀態,但自 1991 年以來受到法律保護,禁止捕殺。儘管如此,截至 1995 年,土耳其境內已發現三個新的禿鷲繁殖地。

主要威脅

非甾體抗炎藥中毒

獸醫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雙氯芬酸對禿鷲具有極高的毒性,是導致印度和歐洲禿鷲種群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中國,部分地區農民使用毒藥滅鼠,禿鷲以中毒老鼠屍體為食,也會造成二次中毒死亡。此外,一些農民為控制狼、野狗等動物,會投放毒餌或故意放置中毒動物屍體,禿鷲誤食後也會中毒身亡。

非法捕捉和貿易

禿鷲獨特的形態使其成為裝飾品的原料,導致非法捕捉行為屢禁不止。同時,禿鷲標本在植物標本館、博物館、學校、研究機構以及私人收藏家之間存在非法交易市場,高昂的利潤進一步刺激了對野生禿鷲的捕捉。

食物資源減少

在部分地區,例如南非東開普省,觀察到禿鷲攻擊羊群的現象。由於禿鷲是食腐動物,這一行為表明該地區禿鷲可能面臨食物短缺的困境。另外,中國西部地區農場管理的改善降低了放牧牛的死亡率,也間接減少了禿鷲的食物來源。

保護措施

人工圈養繁殖項目對於恢復禿鷲種群數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的研究表明,現存超過400隻禿鷲均源自1987年開始圈養的27隻個體。美國獵隼基金會、聖地亞哥野生動物園、洛杉磯動物園和俄勒岡動物園等機構合作建立了圈養繁殖項目,共同致力於禿鷲的保護。
2006年,尼泊爾禁止了對禿鷲具有致命毒性的雙氯芬酸的生產和進口,並鼓勵使用美洛昔康等安全的替代藥物。尼泊爾還實施了多項禿鷲保護行動計畫,包括進一步禁止或限制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持續監測藥物使用情況,以及確保禿鷲安全飼養場所的擴大和維護。
截至2017年,尚比亞已建立了三個總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里的禿鷲安全區,為禿鷲提供了安全的覓食和棲息地,有效避免了中毒風險。中國也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例如烏蘭河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哈泥自然保護區、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對包括禿鷲在內的野生動物進行保護。
加強公眾對禿鷲的保護意識,以及時救助受傷個體也至關重要。例如,2023年7月,榆樹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吉林市野生動物救助站合作救助了一隻受傷禿鷲,並在其恢復健康後放歸自然

生態學價值

作為食腐動物,禿鷲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禿鷲能夠快速消耗大型動物的屍體,有效清除環境中的腐肉,防止疾病傳播。尤其是在熱帶地區,禿鷲的這一功能尤為重要。

相關文化

藏族佛教認為,死亡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而肉體只是靈魂的載體。天葬將逝者的遺體放置在特定地點,供禿鷲食用, 被視為一種回歸自然、靈魂升天的儀式。在藏族文化中,禿鷲被視為神鳥, 負責將逝者的靈魂帶往天堂。
在古埃及文化中,禿鷲象徵著純潔、母性和重生。由於古埃及人認為禿鷲是單性繁殖,無需雄性參與即可繁育後代,因此將禿鷲與母性和純潔聯繫在一起。 此外,禿鷲能夠將腐肉轉化為生命, 這也使其與“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聯繫起來。古埃及的守護女神涅赫貝特(Nekhbet)就以禿鷲的形象出現,而許多王妃也會佩戴禿鷲冠,象徵著她們的尊貴地位和守護國家的責任。
禿鷲(黑禿鷲)
涅赫貝特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