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雙星的譜態研究

黑洞雙星的譜態研究

《黑洞雙星的譜態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汪定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洞雙星的譜態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汪定雄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黑洞雙星的譜態演化涉及到多波段天文觀測和若干重要的物理過程,例如射電波段觀測到的噴流和X 射線波段觀測到的低頻和高頻準周期振盪(QPO)等。研究黑洞雙星譜態的演化對理解不同尺度黑洞系統的高能輻射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以天文觀測為基礎,以黑洞雙星的譜態演化為目標,結合數種大尺度磁場的提能機制與黑洞吸積的不同模式對黑洞雙星的譜態演化及相關的高能輻射進行研究。我們的模型包含黑洞、吸積盤和磁場三個要素,著重討論吸積與磁場的相互作用。本項目含有2 個主要研究目標:(1)黑洞雙星譜態的輻射特徵,(2)黑洞雙星譜態的演化特徵。具體涉及以下內容:(i)與QPO 成協的陡冪率態研究,(ii)與穩定噴流成協的低硬態研究,以及(iii)從硬態到軟態演化的物理過程和伴隨的高能天體物理現象。

結題摘要

本項目把數種大尺度磁場的提能機制與黑洞吸積的不同模式結合起來,對黑洞雙星譜態的輻射特徵及演化特徵作了細緻的研究,具體說來包括以下成果:(1)把磁聯繫(MC)過程與盤冕模型結合起來,解釋與QPO 成協的黑洞雙星陡冪率態的輻射特徵;(2)把驅動噴流的兩種大尺度磁場提能機制(BZ與BP過程)與盤冕模型結合起來,解釋與穩態噴流成協的黑洞雙星低硬態的輻射特徵;(3)把輻射有效的盤冕模型與噴流模型結合起來解釋了黑洞雙星射電光度與X射線光度相關性的例外情況,擬合結果與黑洞暫現源H1743–322的觀測一致;(4)利用黑洞吸積盤的大尺度磁場產生的相對論性雙噴流模型解釋了潮汐粉碎事件(TDE)Sw J1644+57的主要觀測特徵:包括兩個不同的準周期光變(200秒和2.7天), 並解釋了在TDE觸發100天后觀測到的射電光變曲線;(5)提出一種雙分量噴流模型解釋若干伽馬暴和活動星系核的觀測特徵;(6)把噴流模型與不同的黑洞吸積模式結合起來解釋伽馬暴的整體洛倫茲因子與各向同性伽馬射線光度的相關性。綜上所述,本項目已達到預期的科學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