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剿匪

1952年7~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一部在空軍配合下,在四川省黑水地區剿滅傅秉勛等股匪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水剿匪
  • 外文名:Heishui, Bandits-Suppression in
  • 開始時間:1952年7月
  • 結束時間:1952年9月
  • 發生地點:四川省黑水地區
黑水地區位於四川西北部的黑水河中上游,縱橫200餘千米,屬川西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為藏族、羌族聚居區。境內多原始森林,高山深谷,地形複雜,交通不便。1951年5月,國民黨“反共突擊軍第249路軍”司令、軍統特務傅秉勛潛入這一地區後,糾集與組織殘散匪特、反動軍官及逃亡地主、惡霸,利用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維護統治特權、擴大實力的野心,製造民族隔閡,煽動武裝叛亂。1952年4月16日,台灣國民黨軍又在黑水之木疏空投特務、槍械,支援傅匪。傅秉勛遂將馮旅萍、劉華初等匪首及空投特務5人編為5個組,攜電台6部,分赴松崗、阿壩、慈壩、若爾蓋十二部落及甘青川邊之馬良匪部活動;同時,糾集黑水土兵2300餘人,配合其基幹武裝,在黑水河岸構築工事,分兵扼守。此時,傅秉勛所部共有15個聯隊、15個獨立支隊,共3000餘人。西南軍區為迅速剿滅這股惡匪,於同年夏決定以公安軍及川西軍區聯合組成黑水前線剿匪指揮部,由西南軍區公安部隊副政治委員郭林祥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抽調7個步兵團又5個營、2個炮兵營,共2.1萬餘人,擔負剿匪任務。中央軍委根據該地區地形特點,以及台灣當局有可能派飛機向該匪空投武器、人員、物資等情況,決定由空軍派轟炸機、殲擊機各1個大隊支援陸軍作戰。與此同時,西北軍區對甘肅南部西倉、雙岔、阿木去乎之匪實施進剿,以策應黑水地區的剿匪作戰。
7月20日,進剿作戰開始。剿匪部隊分為東、西、北三路,採取迂迴包圍、多路鉗擊、短程奔襲戰術,對敵展開進攻。東西兩路剿匪主力沿黑水河前進;北路部隊以2個連占領龍根納,逐步縮小匪區,策應主力殲敵。24日,東西兩路同時占領麻窩,殲匪500餘人,打亂了匪之防禦體系及指揮機構。匪主力逃往瓜蘇梁子、木疏納沙、麻窩以南3820高地等處,憑藉高山密林與解放軍周旋。剿匪部隊分兵實施追擊和圍剿。在進剿作戰中,空軍密切配合,於7月21日~8月9日出動轟炸機、殲擊機17架次,先後對麻窩、雜窩、瓜蘇梁子、龍壩老衙門、烏木樹等土匪集結地進行掃射和轟炸;另出動運輸機237架次,給進剿部隊空投糧食和其他物資,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隊作戰。經過1個月的進剿,共殲滅股匪2500餘人。
大股土匪被殲後,殘匪分散潛入山區。傅秉勛等重要匪首企圖逃入草地,蘇永和、蘭都、蘇希聖等少數民族上層分子轉而採取觀望態度。為徹底剿滅殘匪,剿匪部隊決定採取分片搜剿的辦法,並組織民兵在馬塘與理縣、理縣與茂縣、松潘與茂縣之間堵擊可能逃竄之敵。8月21日,全區分片清剿開始。首先組織地方工作團,大力開展民族工作,以爭取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為重點;利用飛機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釋放俘虜,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取得明顯效果。特別是剿匪部隊嚴格執行民眾紀律,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在行軍作戰中,“寧願露營,不住民房;寧餓肚子,不吃民糧”,並組織幹部戰士廣泛開展民眾工作,宣傳共產黨政策,揭露匪特罪惡及其欺騙宣傳,解除民眾的種種顧慮,促使他們積極參加清匪鬥爭。匪眾紛紛投降自新,頑匪被殲,傅秉勛等匪首被俘。至9月21日,除反動土官李德剛率8名殘匪竄入草地外,黑水地區的土匪全部被肅清,剿匪作戰結束。
此次作戰,共殲土匪3635人(其中縱隊、支隊長以上匪首30人,分隊長以上匪首170人,重要匪首全部落網或斃命),繳獲火炮9門、機槍41挺、各種槍3772支、子彈10餘萬發、電台5部以及其他軍用物資。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