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
常綠喬木,高5-10米;小枝稍粗壯,褐色或深褐色,具縱棱及槽,無毛或被真菌感染後出現黑色筆直的硬毛,二年生枝具三角狀圓形突起的葉痕,皮孔無;頂芽狹圓錐形,芽鱗具緣毛,急尖。
葉
葉生於1-2年生枝上,葉片近革質,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6.5-13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具細鋸齒,齒尖黑色,葉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亦無光澤,主脈在葉面凹陷,背面隆起,側脈10-13對,在葉面稍明顯,背面明顯,網狀脈在葉面幾不明顯,背面略明顯;葉柄長10-17毫米,上面具淺槽,無毛,背面半圓形,具皺紋,頂部具葉片下延而成的狹翅。
花
雄花淡綠色,芳香;由聚傘花序組成假圓錐花序,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總花序梗粗壯,長約3毫米,無毛;花序軸長3-7毫米,每個聚傘花序具3-4花,苞片卵形,具緣毛,早落,總花梗長2-3毫米,花梗長3-4毫米,兩者均被微柔毛,花梗近中部具2枚卵狀披針形小苞片,具緣毛;花4基數;花萼4深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鈍或圓形,具緣毛;花冠直徑約6毫米,花瓣4,倒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具疏緣毛,基部稍合生;雄蕊4,略短於花瓣,花葯卵狀長圓形,長約1毫米,縱裂;退化子房近球形,直徑約0.5-0.75毫米,頂端鈍,微4裂,具乳突。雌花未見。
果
果序假總狀,生於二年生枝葉腋內,幾無總梗,果序軸長3-5毫米,果梗長4-7毫米,均被微柔毛,中部具2枚卵形、具緣毛的宿存小苞片;果球形,直徑4-7毫米,成熟時紅色,具縱溝紋,無毛;宿存柱頭平盤狀,微4裂;宿存花萼直徑約2毫米,近四方形,平展,裂片具緣毛;分核4,長圓狀橢圓體形,長3.5-4.5毫米,寬2.5-3毫米,背面具掌狀6-7條縱棱溝,兩側面具1寬淺溝或具1縱棱及2溝,內果皮木質。
花果期
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300—)2700—3200米山地溝谷混交林或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模式標本采自緬甸北部 (F. K. Ward 9331. A) 。
本種提示
本種與山枇杷相似,但本種的雄花組成假圓錐花序,多數,總花梗及花梗均被微柔毛,果序假總狀,果柄與果直徑幾相等;而後者之花序簇生於葉腋內,不為假圓錐狀或假總狀,總花梗和花梗無毛,果柄短於果徑,而易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