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小櫱

黑果小櫱,學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落葉灌木,生於海拔1000–1500米的山坡及灌木叢中,平原河灘地上也有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果小櫱
  • 拉丁學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小櫱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藥用成份,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米。莖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條褐色,老枝條灰色,皮刺三分叉或單一,長1–3厘米,暗褐色。葉簇生,葉片卵圓形、倒圓形或橢圓形,長4–6厘米,先端圓形,具刺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具疏鋸齒,下面網狀脈明顯,革質,光滑。總狀花序稀疏,具3–9朵花,花梗長5毫米;苞片2個,披針形;萼片2個,寬卵形,淡紅色;花瓣6個,短於花瓣;雄蕊筒狀,花柱頂端盤狀,胚珠6個,有短柄。漿果,廣橢圓形或球形,紫黑色,具一層灰粉,種子多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500米的山坡及灌木叢中,平原河灘地上也有生長。

主要價值

藥用成份

含生物鹼7%,其中小櫱鹼3.85%、小櫱胺及尖刺鹼2.7%、巴馬亭0.2%,還含有少量藥根鹼及加倫明。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解毒瀉火。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結膜炎,口腔炎,濕疹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