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3年置八甲、黑土、高山鄉。1958年拆鄉併入珠藏公社。1962年拆建八甲、黑土、高山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91年合併置黑土鄉,劃原打刮鄉部分地入轄。
自然資源
富無煙煤,有一定的重晶石,汛期水資源豐富。
旅遊景點
落水崖瀑布:該
瀑布位於黑土鄉木利村內,落差大,水質好,一年四季無斷流期,汛期尤其壯觀。
原始森林
黑土鄉聯合村有天然原始森林一個,位於本村上中下壩的丘陵地帶,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景區占地面積300 多畝,森林覆蓋率95%以上。
行走聯合村,仰觀喬木參天,俯賞百草豐茂,近聽泉水潺潺,遠聞鳥兒歡唱,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景區四周青山如屏,奇石突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不已。
森林公園裡,風速小,空氣靜穩,樹木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氣體能在低空長期滯留,所以這裡又是良好的森林浴場。沐浴陽光使人精神煥發,沐浴甘露,使人潤澤秀美,沐浴森林則使人心胸膽盪。當一身疲憊的行人,投入大森林的時候,當一個被塵世羈絆的生命面對百萬年地質變遷的時候,就會感受到一種超凡脫俗的舒暢、一種超然物外的放鬆。
由於森林公園地理位置所決定,這裡生長著針闊葉混交林木。公園裡,樹齡在三四百年的大樹比比皆是,這就是森林公園的“原始”定義。景區內的各樣樹木分布於山地的緩坡或斜坡上。混生樹種一般以雲杉、臭松和落葉松為主。還有一些喜陽的下木,如興安杜鵑、胡枝子等,紅松針闊混交林除有發生的下木層和草本層外,並混生一些藤本植物和山葡萄、五味子、狗棗獼猴桃等。
動物資源有野豬、野貓、野狗、野雞等。鳥類有:雀鷹、倉鷹、杜鵑、啄木鳥、岩鴿等。
風俗文化
婚喪習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服飾特色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髮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隻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製,一直到最後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苗族半數以上居住在貴州,其餘分布在湖南、雲南、廣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為主,輔以包穀、小米、高粱、小麥和薯類等雜糧。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類、豆類、蔬菜以及作為佐料的辣椒、蔥、蒜等。肉類有豬、牛、羊、雞、鴨及魚類。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餚主要是酸辣味湯菜。酸菜味鮮可口,製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時吃新鮮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摻些酸菜或酸湯。令人增加食慾。此外,苗家的酸湯煮魚是風味名菜,做法是將酸湯加水、食鹽煮沸,取鮮活魚去苦膽,入酸湯中煮製而成,此菜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臘肉、醃肉、醃魚、魚乾、香腸等.其中醃魚是苗族的傳統佳肴。方法是將鮮魚剖開,去內臟,抹上鹽、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乾,然後人壇密封.食時取出蒸熟。此魚具有骨酥,鹹辣適度,清香可口的特點。
苗族人還喜歡製作豆腐、豆豉,加工豬灌腸、血豆腐等。愛吃火鍋。苗家男女都喜歡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釀酒。他們自製酒秈,用土產的糯米、包穀、高粱等釀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燒酒、窖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