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廊棚

黎里廊棚

袁枚詩里寫到“長廊三里覆,無須墊角巾。”就是描述了黎里的廊棚很多。下岸還保有多種形態的廊棚多處成為古鎮的重要特色之一。現市河南岸相對保存較好;南北向互相平行的巷弄與東西向的市河及主街構成了古鎮的主要交通空間,其結構在古鎮中較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里廊棚
  • 結構樣式:披檐式、人字式、騎樓式、過街樓
披檐式,人字式,騎樓式,過街樓,

披檐式

披檐式,分為兩種,第一類最為簡單,懸挑或者用斜撐建成一披勢,一般寬不過2米;第二類,斜斜的一披勢,對面立上廊柱,一般寬2至4米。

人字式

人字式則是雙坡形,雙坡面比單坡形要寬,多數在3至5米之間。

騎樓式

騎樓式,廊棚建成人字形屋面,再在人字形屋面上騎建樓房,有的騎建三分之一,有的騎建一半或者更多。

過街樓

過街樓式,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街道兩側的房屋通過二層的連廊互相連通,底層中間為街,兩側是店面房。周莊的城隍埭過街樓就是如此,保存得最多的要數鄰鎮蘆墟沈氏過街樓了。這種建築形式,習稱“街從宅中過”。第二種,上面為樓房,下面靠市河一側用立柱支撐,立柱的四圍砌磚加固,樓房下形成的空間作為街道。黎里的過街樓,與廊棚一樣,相傳在江南各鎮建造得最早,根據另一個民間傳說《明月橋與江南第一過街樓》,建於公元1299年。可惜黎里鎮上的過街樓都已經拆毀,仍舊是原蘆墟鎮,在施浜那一段古色古香的過街樓保存得相當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