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不飢不寒的小康水準

《黎民不飢不寒的小康水準》是費孝通所著作品,出自於《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黎民不飢不寒的小康水準
  • 作者:費孝通
  • 作品出處: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在《損蝕沖洗下的鄉土》一文的結尾說起我想提出一些怎樣才能重建中國城鄉有機循環的意見,並且預定了《鄉土復員》這個題目。忽忽已有一個月,好像欠了一筆債似的,使我很著慌,屢次下筆都不克交卷,其間固然有許多冗雜的事務阻撓著思考,而這問題本身的複雜,也是個很重大的原因,何況當前的一切似乎還談不到建設。破壞之動員未已,鄉土復員的說法,竟帶著諷刺的意味。可是話還得說回來,在一般人民對國是失望感慨之餘,也沒有比這個時候更需要徹底自覺,在恩怨之外,找出這空前變局的結症所在。宿疾求艾,即使並不是怎樣急救靈丹,也是我們應當致力之處。雖說是書生之見,但也只有書生才能暫時在切身的煩惱之外,矚望將來,注視這個可能的免亡之道。所以最後,我還是鼓著勇氣,貢獻一點較遠的看法。我這幾篇鄉土復員論將從一個問題出發:假如我們還希望走上一條安康的道路,我們應當向哪個方向出發。至於我們怎樣能走上這條路,那不是我在這幾篇短論里所想討論的了。
土地分配和民生
現在論鄉土經濟衰落的人,大都注目於中國的土地制度,尤其是租佃制度。租佃制度引起的注意是有理由的,而且是現實的。一個自己沒有土地,租別人土地來經營耕種的人,普通都得把正產,主要農作物的出產的一半以上,在地租的名義下,交給地主。“一半以上”正產量作為地租算不算很高呢?單憑百分比是看不出意義來的。我曾根據我自己調查的結果,用產米量和食米量的比例來說明地租的真實分量。這裡不妨舉出一個村子的情形來表示。在“江村”(太湖附近的一個村子)每農家經營的農場平均面積是8畝半,合1.29英畝。每英畝產米平均約數是40蒲式耳(每蒲式耳約重67磅。這種產量,在中國一般情形說,可算是收穫很豐富的了),每農家平均產米總量51.6蒲式耳。每農家人口平均是4.1,合壯丁數2.9(所謂合壯丁數是指食米量而言,依Atwater標準經我們修正後折合)。每壯丁每年平均食米量為7蒲式耳,即470磅,每家共需食米20.3蒲式耳。總產量減去食米量剩餘31.3蒲式耳。如果這家的農田是租來的,租額如果是正產量的一半,合25.8蒲式耳。把地租交出後,只剩餘5.5蒲式耳的米,農場上其他作物的產量依我們估計其價值約合米量10蒲式耳。這家人可以用在食米之外的消費量及農業投資只有15.5蒲式耳米等值的數目。於是問題是:這點錢夠不夠呢?依我的估計中國農民普通的支出各項的比例是:吃米42.5%,其他消費42.5%,農業投資15%,依這比例,這家人需28.4蒲式耳米等值的錢作吃米之外的其他費用。這個人家如果在農場之外別無其他收入,每年要缺12.9蒲式耳的米。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省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人。193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後,至清華大學研究院社會學部隨俄裔人類學家史祿國學習體質人類學,1935年獲碩士學位。1936年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隨波裔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學院教授。1978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任副所長。從1979年開始主持中國社會學的重建工作,翌年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85年創辦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並任所長。費孝通在農村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結構、民主政治、小城鎮建設等方面著述豐厚,影響巨大;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曾擔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編者簡介呂文浩,1971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文化史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