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於2016年1月7日黃驊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 地區:黃驊市
  • 時間:2011~2015年
  • 第一章 :基礎環境
簡介,前 言,

簡介

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前 言

“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時期,是承前啟後,搶抓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五年,是我市建設現代化濱海中心城市、打造冀中南發展增長極的關鍵時期。
《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遵循《中共黃驊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十二五”規劃,是繼續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建設沿海經濟社會強市的重要規劃,是“十二五”時期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總體規劃,是今後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也是編制和實施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類專項規劃、行業規劃、園區規劃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基礎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全市正處於承前啟後、加快發展的新階段。抓好這五年工作,對加快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第一節發展基礎
“十一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各種嚴峻挑戰,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齊心協力,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紮實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提前完成。總之,“十一五”時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為“十二五”時期的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十一五”時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05年的71.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2億元,年均增長15%;全部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5.12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4億元,年均增長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2005年的31.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億元,五年累計完成327.5億元,年均增長27.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05年的20.5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9.43億元,年均增長19.2%。
2、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
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2005年的10.8 ︰47.9 ︰41.3調整到2010年的11.3︰42.8:45.9,其中第三產業提高了4.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最佳化提升效果明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畜牧、果品、蔬菜、水產品保持較快增長,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0%,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5家,農業產業化率達33.6%。主導行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2010年,化工、五金製造、汽車裝備、現代物流四大支柱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27%。高新技術產業支撐作用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1.8%。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會展招商、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增強。
3、綜合大港正式通航,港產城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渤海新區確立了“一市三園”管理體制和港、產、城協調發展模式及建設大港口、培育大產業、發展大城市的發展戰略,黃驊港綜合港區起步工程十萬噸級航道順利通航,渤海新區產業加速聚集,黃驊新城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2010年渤海新區完成生產總值32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52.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7億元,渤海新區龍頭帶動作用開始顯現。
4、城鄉面貌變化巨大,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
“十一五”時期,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建設以“三年大變樣、推進城鎮化”為著力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完成了城市規劃修編。水利、交通、市政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通訊等基礎產業快速發展,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城市品味逐步提升。累計實施城建重點工程210項,完成投資120億元。編制了5大類、29個城市專項規劃,建成了城市規劃展館。建設了“5+5”路網、昌驊大街、學院路、北外環等一批道路工程,新建、改造城區道路110公里,城市框架全面拉開。推進了總投資100億元的新城“十大工程”,26平方公里新城起步區全面啟動。建設高標準住宅小區17個、遊園15個。滄鹽二期、驊西小區、海韻小區、電信二期、捷新苑、陽光新城等一批精品住宅和金都、華城、眾誠、廣信等一批高層住宅林立而起。建成了南湖公園、文星湖公園,新建了海濱學院、驊西國小、學院路國小。新民居建設同步推進,全市已有22個示範村(社區)開工建設,其中,多層住宅樓115棟,連體別墅32棟,總建築面積32萬平米,總投資達到3.5億元。我市新民居建設走在了滄州市的前列。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3.3%,比2005年提高了21.5個百分點。
5、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十一五”時期,建設超千萬元項目331個、超億元項目57個、超5億元項目10個,累計完成投資246.6億元。信諾立興重交瀝青、金華化工16萬噸離子膜燒鹼、鴻承集團順酐、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風力發電一期二期、宏泰專汽、光華專汽、新城“三橫兩縱”道路、神農冬棗深加工、鑫海水產科技示範園等重大項目拉動了我市經濟的增長,對未來發展形成了重要支撐。
6、經濟開放度明顯提升,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
“十一五”時期,大力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投資環境,採取切實有效的招商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招商實效,我市利用外資工作取得新突破。引進國華風力發電一期二期、海鑫五金等外資項目共14個,累計利用外資4838萬美元。引進震龍高檔炊具、格魯博壓鑄等省外項目,累計引進省外資金44.7億元,完成出口創匯7億美元。
7、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了十大節能工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2010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累計降低20.97%,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累計降低18.4%和12.9%,工業萬元增加值耗水量24.1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16%,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9%。
8、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十一五”時期,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實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全市人民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的實惠明顯增多,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58元,年均分別增長17.2%和15.6%,分別翻了一番多。教育事業全面發展,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累計投入1.14億元,共新建、擴建、維修學校50所,面積95660平方米,改造危房44562平方米。文體廣電事業長足發展,民眾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全市城鄉有線電視覆蓋率90%,入網率40%,有線電視入戶總數5萬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6000戶。建成了河北海鹽博物館、綜合健身館。開展了非遺普查保護,12人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0個項目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遏制。全市人口出生率由2005年的12.23‰下降至2010年的11.24‰,出生人口性別比由2005年的116下降至2010年的113。衛生資源配置快速增長,醫保制度實現全覆蓋。我市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到678個,平均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4人,平均千人口擁有床位4.2張。新建市人民醫院病房大樓、博愛醫院和神農居醫院,擴建市中醫院病房大樓,並相繼竣工投入使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分別達到93%和99.4%。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得到保障。建成了敬老院、光榮院、福利院,並投入使用。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第二節 有利條件
“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大機遇:未來五年,是黃驊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國家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即將出台,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即將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為我市發展獲得國家層面支持提供了巨觀環境;河北省把“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作為一項長期戰略目標,優先支持發展包括渤海新區、黃驊在內的“11縣9區1路1帶”沿海地區開發建設,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支撐和政策支持;黃驊綜合大港投入運營,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別是冀中南工業聚集區的建立,為我市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節 面臨挑戰
“十二五”時期,黃驊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面臨諸多發展機遇,但也必須正視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沿海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各地都在打沿海牌、做海洋文章,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加突出;經濟總量偏小,水平偏低仍是我市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與所處的區位、上級的要求和民眾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工業基礎薄弱,附加值低、財稅貢獻率不高;經濟外向度低,大項目依然偏少;老城基礎較差,公用設施不足、功能不完善,統籌發展、協調發展的任務還非常艱巨;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統籌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難度加大;一些部門工作效率低,吃拿卡要現象時有發生,非法阻工還沒有從根本上遏制,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最佳化。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率先發展、跨越發展為主線,搶抓河北沿海開發建設的重大機遇,圍繞“三大任務”,打造“五個黃驊”,實現“五年翻兩番”。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突出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統籌港城、城鄉、工農互動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關鍵,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突出港口這一核心資源優勢,以港帶產,以產興城,實現港產城一體發展;突出民生這一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保穩定,以發展惠民生,以發展促和諧。
第三節 發展定位
黃驊“十二五”時期的區域戰略定位是:冀中南區域經濟成長極;亞歐大陸橋新通道橋頭堡;環渤海灣重要的臨港產業隆起帶;現代化濱海中心城市。
第四節 發展目標
到“十二五”末,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總值實現“五年翻兩番”;產業結構明顯最佳化,臨港產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百萬人口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經過五年的發展,綜合實進入全省前十名,建成一個環境優美、城市現代、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的全新黃驊。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十二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6.9%以上,到2015年經濟總量達到64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2%,總量達到5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2%,總量達到2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2%以上,五年累計完成1170億元。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三大產業之間的結構比重調整到10:49:41;化工、五金製造、汽車裝備、現代物流四大主導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城市化進程邁出新步伐。黃驊片區與中捷片區經過近期、中期兩個階段的快速發展,到2015年,人口規模達到65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7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60%。
對外開放呈現新氣象。經過五年努力,力爭使全市經濟開放度明顯提升,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區域開放布局更加合理,形成充滿活力的對外開放工作體系。力爭到“十二五”末,實際到位外資、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30%以上。
資源環境得到新改善。加大污染治理,發展循環經濟,城鄉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生態市建設目標基本實現。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工業萬元增加值耗水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總量達到滄州市要求,工業廢水中重金屬、氰化物、石油類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教育、衛生、文化創新和社會保障體系。率先普及高中和幼兒教育,全市教育達到滄州一流水平;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第三章 最佳化生產力空間布局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進一步最佳化生產力空間布局,全力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促進經濟快速騰飛,加快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及最佳化整合,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第一節 構築“臨港、臨城、臨鎮”產業分布格局
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以沿海經濟為龍頭,構築“臨港、臨城、臨鎮”產業分布格局。臨港,即推動重大項目向港口聚集,形成以鋼鐵製造、石油化工、汽車裝備、機械加工、港口物流等為重點的臨港產業區;臨城,即以區域總部、商務服務、商貿商業、科技創新、職業教育、休閒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臨城產業區;臨鎮,即依託鄉鎮園區,形成以五金製造、精細化工等為重點的臨鎮產業區。
第二節 培育八大特色產業集群
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沿海經濟發展促進工業向沿海轉移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黃驊市產業定位為: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力能源、港口物流、海水養殖及海產品加工等產業。重點培育八大特色產業集群:以信諾立興煤焦油深加工、金華化工、鑫億化工、黃驊氯鹼、鑫海石化、淺海石化為骨幹的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產業集群;以北汽集團、宏泰、昌驊、光華為骨幹的汽車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以金海五金、中聯五金、五鑫花園、震龍、格魯博、為骨幹的五金製造產業集群;以倫特、華雨、葆通、東方為骨幹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以京海物流、長海物流、成宇物流、黃驊市物流中心、金寶商貿物流為骨幹的臨港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產業集群;以鑫海養殖、東源加工為骨幹的海水養殖及加工產業集群;以宏達、榮泰為骨幹的模具產業集群;以官莊、常郭蔬菜大棚種植和以天天、國潤、神農、華夏為骨幹設施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
第三節 抓好開發區和工業聚集區建設
根據渤海新區“一區多園”的產業發展布局,以冀中南工業聚集區為中心,以黃驊經濟開發區為重點,依託黃驊港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按照“企業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動項目向園區投放、工業向園區轉移、企業向園區集中,著力建設一批行業之間關聯配套、上下游之間有機連結、產業結構合理、吸納就業充分、聚集效應明顯、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的工業園區。啟動羊二莊臨港工業區、南排河臨港工業區、城北工業區、齊家務臨津工業區建設,完善白莊工業園、呂橋和羊三木工業園、滕莊子企業家園、李村印刷工業園建設。爭取將呂橋、羊三木工業園區列入省級工業聚集區。按照“大項目進新區、科技環保型項目進市經濟開發區、中小項目進鄉鎮園區”的原則,最佳化項目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先配置土地資源,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實施異地投資稅收分享,簡化項目入區審批,建立高效管理體制。
第四章 調整產業結構 打造冀中南區域經濟成長極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搶抓河北沿海地區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難得機遇,遵循“強二增三”的發展思路,做強做優第二產業,做大做特第三產業。重點發展具有支撐全局作用的臨港大工業,傾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鼓勵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打造環渤海灣重要的經濟成長極。
第一節 發展現代農業
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面向港口、黃驊周邊、京津等大中城市和國際市場,繼續壯大冬棗、蔬菜、畜牧、水產四大特色產業,培育一批種養大戶,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建設官莊設施蔬菜、常郭食用菌、聚館孔店冬棗、舊城綠蘆筍、南排河水產品等特色農產品基地,推進農業向產業化、生態化、品牌化、觀光化方向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到2015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0萬畝、食用菌2萬畝,總產量實現60萬噸。
第二節 提升傳統產業
圍繞產業上水平、產品提檔次、企業增效益,壯大提升汽車裝備、石油化工、五金製造、塑膠模具等傳統產業。汽車裝備產業,按照“發展整車、做優專用、做強配件”的思路,依託北汽項目,帶動配件、模具等配套產業發展,以宏泰、光華、昌驊、瑞爾等為骨幹,打造汽車產業基地。2015年力爭達到年產50萬輛,產值500億元。石油化工產業,按照“集約集聚、延伸鏈條、循環發展”的思路,在加快呂橋石化工業園建設的同時,加強與臨港化工園區對接,推進產品加工精深化、產業發展延伸化,努力形成石化、鹽化、煤化相互補充、上下游產品相配套的循環化工產業格局。五金製造產業,按照“企業大型化、品種多元化、技術高新化”的思路,以市經濟開發區、白莊工業園為基地,依託金海五金、震龍、格魯博等骨幹企業,開發高附加值五金產品,推進產業提檔升級。塑膠模具產業,加大力度吸引大型模具企業,促進模具產品結構由低端向高中端轉變。玻璃鋼行業向碳纖維開發與套用方向轉變。
第三節 發展臨港產業
加快黃驊發展的優勢在港口。把大力發展臨港產業作為加速沿海開發開放的戰略重點,研究制定臨港經濟發展規劃,最佳化沿海區域生產力空間布局。立足港口、區位、土地優勢,加強與國內外500強企業的對接合作,大力發展鋼鐵製造、石油化工、機械加工等大進大出型產業,爭取引進、建設一批大型臨港工業項目。加快京海物流、長海物流等項目建設,發展港口物流產業,建設臨港物流基地,打造臨港產業隆起帶。
第四節 培育新興產業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把新興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戰略舉措,加快培育生物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鞏固提升商貿、餐飲、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服務外包、會展等高端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以綜合型總部、功能型總部和中小企業總部為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類搞好各類特色專業市場建設。充分發揮我市區域交通中心的優勢,規劃建設規模大、標準高、輻射力強的商貿物流基地和中國礦產品交易市場,使黃驊成為重要區域物資集散地和現代服務業中心。
第五節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推進企業循環、區域循環,工業、農業、城市循環,構建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高效益的增長方式。強力推進節能減排,深入謀劃和實施一批重大節能減排工程,嚴控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綜合運用法律、市場、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取締無證企業,削減高耗企業,限制低產企業,搬遷污染企業,堅決淘汰小煉油、小化工等企業。建立環境準入制度,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第五章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構築經濟發展戰略支撐
按照“最佳化布局、配套成網、健全體系、提升能力”的要求,繼續強化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加快能源基礎產業發展,增強經濟發展有效供給的能力,為黃驊經濟發展構建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第一節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抓住發展民生水利的戰略機遇,加強全市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防洪體系,提高城鄉飲水安全質量。
提高農村飲水安全的標準和質量。以楊埕水庫、大浪淀水庫為水源,建設供水工程——淨水廠2座,對全市農村進行全覆蓋,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供水模式,徹底解決農村飲用苦鹹水和高氟水的問題。
繼續加大農業節水灌溉投入。對設施農業、特色作物的節水灌溉工程予以大力支持,計畫新建節水灌溉工程5萬畝,安裝地下管道30萬米。
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以溝渠清淤和泵站建設為重點,對全市的支、斗、毛渠輪清一遍,增強排澇淋鹼能力。規劃挖坑塘120個,清淤溝渠70萬米,建設泵站20座。
重點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重點謀劃完成南排河、老石碑河、子牙新河、滄浪渠、北排河、捷地減河、新石碑河、老黃南排乾、新黃南排乾等9條河流的治理工程。
繼續推進農業生產橋樑建設。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重建65座農村生產橋樑。
完成海堤加固工程。重點完成薄弱堤段和防潮閘建設。
第二節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本著“東出西聯、南北貫通、區域網路加密、外部連線”的原則,以“五高、四鐵、三路”為支撐,完善高速公路、國省幹道、縣鄉公路網路,建設與黃驊市未來發展和城市各項功能相適應、可持續發展及和諧、開放、高標準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實施與保港高速、邯港高速等高速連線線工程,推進205、307等部分國省幹線公路的升級改造,依託205、307繞城、中疏港路西延、港城快速路、化工大道西延等道路,打通港城交通大走廊,完成黃驊新客運站建設,實現與渤海新區各組團30分鐘通達,建成四通八達、暢通快捷的開放型交通體系。加強連線沿海三市的五大廊道建設,包括海濱大道、濱海公路、沿海高速公路、高鐵、城際輕軌。
高速公路。建成保港高速、邯港高速公路黃驊段,完成津汕高速公路黃驊北互通改造。
國省幹線公路。建成港城快速路、歧(口)河(間)公路,升級改造黃辛線、G307黃驊市東段、G307與黃石高速公路重線段和G205慢車道,完成化工大道西延、G205黃驊繞城段南伸、G307慢車道(黃馮公路)大修。
鄉村公路、橋樑。新建、升級改造9條鄉村公路。在主要幹線公路上,修建9座橋樑。在鄉村道路上,修建17座橋樑。
客運。通過建設一級客運站,改造客運線路,發展和基本建立市區公交、市區到鄉鎮、鄉鎮到村莊的三級城鄉客運網路,實行區域運營、集約經營、公交化運行,以適應和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出行。
機場。建設渤海新區支線機場。
第三節 加快通信電力基礎設施建設
通信。進一步擴大固定電話、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等網路容量和覆蓋面,積極拓展寬頻業務,擴大光纖接入網規模,大力發展3G等第三代移動通信網、新一代網際網路和高速無線接入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網路,著力推動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等工程。建設和完善信息資源共享及服務,強化信息安全,推進農村信息網路建設。
電力。充分利用好現有供電能力。實施農網升級改造三年規劃,完成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大幅提升農網供電能力。根據實際負荷密度確定電壓等級,到2015年逐步弱化35kV電網,著重規劃110kV變電站、10kV開閉所布局及全市配電網網架結構。
第六章 推進黃驊新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堅持“以城促港、以城興產”的方針,按照“提升老城、拓展新城、構築港城”的思路,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走布局集中、城鎮集聚、用地集約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按照大城區、大城鎮、大村莊齊頭並進和協調發展的思路,統籌規劃城鄉建設和城鎮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把黃驊建設成為現代化宜居港口城市。
第一節 強力推進城市化進程
全力打造黃驊新城。按照“東西對接、連通港口、拉開框架”的思路,加快推動投資100億元的“十大工程”建設,重點發展政務、物流商貿、旅遊、文教、科研等城市職能,進一步完善道路暢通、城市排水、城中村改造、綠化亮化美化及街道景觀整治、公共服務設施等城市基礎設施,打造一批高品質特色街區、樣板道路、風貌建築、示範小區、文化廣場和標誌性建築,逐步形成與現代化港口相適應、與工業區同步發展的渤海灣西岸城鎮群中宜居、文化、生態、休閒旅遊新城。到2015年,基本完成黃驊片區與中捷片區的東西對接,城市人口達到65萬人。
加強重點鎮建設。充分發揮小城鎮在聚集農村人口、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作用,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綜合型、加工型、商貿型、交通樞紐型小城鎮,建設一批與市區相呼應、輻射周邊鄉村的中心城鎮,重點培育羊二莊、呂橋、南排河等中心鎮。抓好主城區周邊中心鎮建設,為主城區擴展打好基礎。
彰顯城市品味和特色。黃驊新城要加快對海濱地區城市景觀、空間布局和建築風貌的開發,集中布置高層建築區,突出海、城、港景觀完美結合的城市特色,全力打造獨具魅力的海濱城區風貌。
提升城市經營與管理水平。創新完善政府引導、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充分發揮城建投公司的融資平台作用,搞好生態景觀、路網設施等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城市管理模式。重點抓好環境衛生、“五亂”治理和景觀改造,加快城市淨化、綠化、亮化、美化步伐。將數位技術套用於交通、城管、安保、消防等領域,實現城區精細化、格線化、數位化管理。
第二節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推進新民居建設。將新民居建設作為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按照“規劃先行、合理布局、分類指導、示範帶動、逐步實施”的原則,加快推進“一環、一線、八中心”新民居示範工程,逐步將全市327個行政村統籌建設成78個新型農村社區,到2015年力爭完成70個行政村新民居建設改造任務,30%農民住進新民居。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槓桿作用,集中使用教育、農業、交通、水務、衛生等部門專項資金,做大做強一批中心示範村。
推進農村配套改革。堅決落實上級強農惠農政策。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社區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促進農村資源可流轉、可置換、可交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發揮市鄉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作用,推廣滕莊子鄉劉七莊村土地流轉經驗。積極探索建立征地合理補償機制和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機制。支持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積極發展農村小額貸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第三節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最佳化城鄉布局。以黃驊城市總體規劃為統攬,依據“四個規劃”(村莊空間布局規劃、農村土地總體規劃、新民居村莊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中心村,整理城邊村,合併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遷不宜居住的村,完成“一環”、“一線”、“八中心”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堅持把土地集約流轉、經濟園區建設與農民新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產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濟集中,實現項目、基地、園區、產業整體推進。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道路、供水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銜接,加強城鄉公交一體化,促進基礎設施工程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
統籌城鄉人口流動和勞動就業。逐步建立區域和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勞務市場和戶籍管理制度,推動貧困農村人口跨行政區流動和就業。
第七章 發展綠色經濟 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全面貫徹落實環保優先方針,以生態市建設為載體,以改善環境質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根本,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把加強污染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點,把強化執法監督和提高環境管理能力作為保障,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以建設生態示範新城為目標,積極打造生態農業、生態城鎮、生態鄉村、生態社區。加大工業污染防治,遏制生態惡化,提高城鄉環境質量,增強環境承載力和競爭力。
抓好工業污染防治。通過結構調整、工程治理和管理減排等方式實現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減。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大力推進對化工、建材、模具、禽畜養殖等重點企業的整治。對全市重點企業及排污大戶定期審計和信息公開。擴建現有污水處理廠,提高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
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渤海碧海行動計畫;加快市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綜合防治農業污染、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提高農村社區人居環境質量;強化對大氣污染、固體物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的綜合整治。積極爭創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和內河水質。
打好生態環境建設攻堅戰。以保護海岸線和沿海濕地為原則,以生態環境為重點,實施“花海綠廊”工程。一是加快建設沿海濱海綠廊。利用成熟的鹽鹼地造林綠化技術,選擇白蠟、楊樹、槐樹等適宜樹種,重點抓好海濱大道、沿海高速、濱海公路、海防公路以及國省幹道等沿線綠化、沿海防護林建設,打造沿海綠色走廊。二是搞好花海工程、綠化工程。重點在黃驊新城進行綠化美化,特別是在黃驊主要出入口、濱海地帶進行花海景觀工程建設,打造花團錦簇的城市景觀。
第二節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構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增長方式。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節約能源型、環境保護型產業,創建一批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發展一批生態循環型鄉村,構建循環經濟型社會。
創建循環經濟示範企業。重點在石油化工、汽車裝備、五金製造、現代物流、塑膠模具等傳統優勢產業創建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加快淘汰落後技術、工藝和設備。選擇鑫億化工、宏泰專汽、五鑫花園、京海物流、榮泰模具等5家企業作為循環經濟試點,鼓勵重點企業採用餘熱余壓回收、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清潔生產技術,在企業內部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資源的循環利用。
推進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建設。以渤海新區港城區、化工產業園區和中捷石化園為依託,高標準規劃建設臨港重化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將石油化工、汽車裝備、五金製造、現代物流、塑膠模具、蔬菜冬棗等農副產品深加工、海水養殖及水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循環配套,將各鄉鎮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普遍改造為循環經濟園區,形成完整的廢舊物資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系統,實現土地、水、能源等戰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綜合利用。
建設生態循環型村鎮。大力推進農牧業生產清潔化、資源化和循環化。選擇官莊鄉和孔店村作為農業生態循環試點,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為重點,建設一批農牧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培育和完善“糧食種植—畜禽養殖—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生態循環鏈、“畜禽養殖—糞便—沼氣—有機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生態循環鏈等農業產業鏈,建設農牧業循環經濟示範基地。開展農村綠色生活社區建設,重點搞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資源化、無害化,實現肥料就地還田、秸稈集中利用。
構建循環經濟型社會。重點加快市鄉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三大體系建設。以新建住宅小區和大型公共建築為重點,建設推廣中水回用、熱量分戶計量及溫控系統。積極組織綠色有機產品貨源,通過綠色採購、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創建循環經濟型試點鄉鎮。
第三節 抓好節能降耗工作
堅持發展與節能同步、開發與節約並舉的指導方針,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依託,以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推廣為重點,以構建節能型產業體系為目標,強化全民節能意識,抓好全市節能降耗工作。
嚴格節能審查,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鼓勵和支持低能耗產業發展,逐步淘汰高耗能產業,嚴格高耗能行業準入條件,促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最佳化和升級。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從源頭杜絕能源浪費。
大力實施節能技改,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把節能技術改造作為工業節能的重要手段。嚴格按照工信部公布的《2010年淘汰落後產能目錄》,淘汰落後產能。
抓住耗能大戶,實施重點監控。對我市耗能超千噸標準煤的信諾立興、金華化工、國茂皮革、中鹽長蘆等16家重點耗能企業實施能耗對標,簽定責任狀,隨時監控,及時督導。
做好重點領域節能,節約社會用能。加大建築、農業、交通、商貿及公共機構節能力度,推廣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技術,確保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能耗全面下降。
第八章 深化體制改革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抓住河北沿海地區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難得機遇,深化各項改革,創新政府服務,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依託大港優勢,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和區域合作,把黃驊真正建設成為帶動冀中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第一節深化體制改革
緊緊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行政管理、財稅、教育等體制改革,積極培植髮展新優勢。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完善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進一步增強巨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加強社會管理,注重公共服務,強化行政權力監督,規範執法;繼續推進法制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設,規範行政審批行為,簡化程式,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推進機構改革,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健全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機制,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形成覆蓋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統一的公共預算體系。規範和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規範專項轉移支付,提高對公共服務各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投入力度。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投資管理,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在資源配置中的巨觀導向作用,完善政府性投資項目的決策機制和項目法人約束機制、後評價機制,使投資決策更具專業性和科學性,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效益。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廣泛拓寬融資渠道,滿足多層次的融資需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以資金補助、財政貼息和以獎代補等方式,撬動社會投資。採用BT、BOT、TOT等多種運行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城鄉基礎設施、環保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的項目建設。積極爭取間接融資,加強銀政、銀企合作,爭取更多的貸款和資金支持,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圍繞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醫療衛生事業大發展、醫療服務水平新提高的目標,認真落實各項醫改政策。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救助水平。繼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擴大報銷範圍,提高報銷比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集中採購和配送,減輕基本用藥費用負擔。加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和建設力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強應對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進一步強化政府統籌責任,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擴大“兩免一補”覆蓋範圍,推進中國小區域布局調整,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創新職業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辦學的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辦學,加快民辦教育發展。在培養方式、管理制度、學校評價制度和教師考核制度等方面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二節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依託港口和交通設施建設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快經濟國際化進程,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專業化招商、職能化服務”的原則,加快完善招商機構,加快建設專業化招商隊伍,加大“一把手”招商力度,推進專家招商、團隊招商、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在招商數量和引資規模上實現大的突破。藉助河北沿海地區統一策劃、統一包裝、統一招商的整體引資平台,在重要媒體統一推介,通過聯合舉辦和參加各種類型的招商經貿活動,打造整體優勢,提升整體競爭力。
搭建綜合開放平台。加強黃驊經濟開發區、白莊工業園、呂橋工業園、臨港工業園等工業聚集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植利用外資的“視窗”。重點加大園區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以及通訊、寬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外商配套設施建設,為外商提供較舒適的生活場所;充分利用已進園企業的示範作用,在產品的前伸後延上加大招商力度,爭取在汽車裝備、物流等產業的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上求突破,進一步增強園區的孵化和輻射功能。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繼續擴大與國內外經公司的合作,鞏固現有勞務輸出渠道,不斷擴大新渠道、新領域,爭取更多的勞務輸出,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培植重點,努力實現境外加工貿易的新突破,選出重點企業進行大力扶持和引導,積極探索境外帶料加工裝備業務的新路子,分析國外市場狀況,找準境外加工貿易業務的切入點。
第三節 加強國內區域合作
樹立大開放和區域全方位合作觀念,發揮“橋頭堡”功能,依託產業基礎,促進與冀中南腹地、京津、沿海地區、華北、西北地區的互利合作,儘快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依存、互為支撐、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加強與京津戰略合作。在戰略資源、關鍵技術、高端人才、信息網路、諮詢服務等方面,與京津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建立互聯互通的共享平台,積極承接京津產業向沿海地區延伸轉移,支持和鼓勵京津骨幹企業參與沿海地區開發建設,共同構建臨港產業基地。
加強與其他沿海地區合作。進一步加強與曹妃甸、秦皇島及遼寧、山東等地區重大基礎設施的銜接,積極開展產業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布局和最佳化配置,實現合理分工和優勢互補。加強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的經濟聯繫,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加強與縱深腹地合作。依託黃驊港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加強與晉、蒙、陝、甘、寧等縱深腹地及魯、豫、遼等毗鄰地區的合作,堅持互惠互利,探索“飛地”政策,聯合建設產業園區和專業碼頭,擴大口岸與腹地直通及進出口貨物運輸服務範圍,為廣大腹地在資源開發、產業升級、出口貿易、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