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名錄類別是傳統手工技藝,申報地區是滄州黃驊市。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黃驊人工製鹽技藝
編號: 3—8—18
名錄簡介
據《黃驊縣誌》記載:黃驊產鹽歷史悠久,自春秋時代開始盛產,是中國鹽業的發源地之一。“宋之鹽以河北稱冠,元之鹽以河間著,明則銀花玉液,馳譽長蘆”。黃驊海鹽統稱“長蘆鹽”,經久不衰,延稱至今。
辛立灶村是黃驊市較早採用傳統工藝、利用海水製鹽的村落,也是該區域唯一自古至今仍延續以鹽業為主的產鹽專業村,全村祖祖輩輩世代相承,製鹽為生。2008年8月在該村東南發現一戰國時期遺址,發掘出諸多古代煮鹽器具。據河北省文物部門考證,戰國時期這裡的先輩們就有用陶罐熬鹽的歷史。辛立灶村名中的“灶”字,即古意“煮海為鹽的灶地”,“辛立灶”意為“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煮鹽的地方”。
辛立灶村距市區35公里,緊鄰長蘆鹽場,離渤海岸只有1.5公里,地幅廣闊,有豐富的滷水和大片灘涂,是得天獨厚的產鹽聖地。
原始海水製鹽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手工技藝。西周至明初,製鹽以煎熬方式生產,史稱“煮海為鹽”,海鹽用陶罐(後用鐵鍋)熬制,以蘆葦、蓬蒿、荊條為煮鹽燃料,起火燒沸滷水,蒸發水分,至結鹽出鍋方止。進而為淋鹽。明代中期逐步改煎為曬,納潮制鹵,通過風和陽光對結晶池中滷水的蒸發,結晶成鹽。迄今村中的各灘埝頭、抱杴(有經驗的制鹵老鹽工)秉承傳統海水製鹽技術,延用“五蓮子法”、“揚鹵看花法”等測試滷水,“老、淺、短”的結晶方法已改良為“新、深、長”分段新結晶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