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平經歷,禾坪派,子孫墓葬,
生平經歷
宋寶祐元年(1253),黃鏞以明經入太學,試中監元。時丞相丁大全當權,陷害忠良,黃鏞因與同僚陳宜中、林則祖、曾唯、劉黼、陳宗六人上書陳述要“以禮進退大臣”,揭露丁大全之奸而被流放,士論翕然,時稱“六君子”。黃鏞於景定二年(1261)被忠直大臣江萬里保薦還朝,翌年,擢狀元方山京榜進士,授正字;鹹淳二年(1266),由左丞相兼樞密使江萬里舉薦拜國子編修,攝御史;三年,擢秘書省校書郎,束力書褒異曰:自游六館,學問文章,稟節可稱,用擢汝兼樞密院編修,崇政殿說書;四年,升正言兼侍講,拜刑部侍郎。
德祐元年(1275),黃鏞除給事中。他正色立朝,言論不撓,慷慨陳述時政十二事,轉兵部侍郎,兼國史實錄院修撰,升吏部尚書,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加太傅。皇上璽書褒崇,追封五代,遣尚書宋用臣營府家裡,御書“新府堂”賜之。以鏞為右相,參知政事,平章軍國,兼知樞密院事,封涵國公。與邑人陳文龍起兵赴國難。會新州太守謝枋得與元軍主帥呂夔師戰,流矢中黃鏞的右肩,輿疾而歸。他歸家養傷時,曾在東湖書堂講學。
景炎元年(1276),朝廷再授他為右丞相,與陳文龍主持國事,他沒有就任,不久謝世,年61歲,賜塋於興化縣溫陽。陳文龍為之書於興化軍之東軒。
禾坪派
黃鏞,被記載為黃姓入閩始祖黃岸世系後代十宰相之一,其遷潮陽後裔族譜記載原住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米篩街德青門內,文烈公第十世孫朝奉公,官至禮部侍郎,在朝事因寶佑四年公1256,丞相董槐頗忠於國為奸臣蕭山尉丁大全所忌,時丁大全方謟事閻貴妃因竊弄權威董槐惡其為人乃上劾奏丁大全乃奸之輩不可用,丁大全乘夜召兵圍董槐府驅董槐出境。
朝奉公會同六部陳宜中林則祖曾唯劉蔽陳宗齊不憤同上奏丁大全乃奸邪之輩退大臣不以禮,丁大全假旨削六人職國子祭酒司業率二十齊生送出圜橋由是士論翕然稱之曰六君焉,公時七十六歲被削責回鄉時因次子棠公為潮州教授耒潮見泗水鄉頗有形勝遂因地而家焉。
公長子震公遂在莆田縣故鄉開基創祖。
始祖黃鏞(一名黃全鏞),字朝奉,原居福建莆田,官居禮部侍郎,宋寶祜四年(1256)為奸臣陷害,削職為民。恰逢次子黃瑞林,字光祖,任潮州府教授。黃鏞遂同兒子攜眷人潮,卜居潮陽新興鄉泗水居住。後因同周姓人家交換居屋而遷徙泗水東面,創居蓮花寨,就是今天的臚崗鎮泗黃村。泗黃黃氏尊黃鏞為開基祖。其世系如下:
1世黃鏞,生子黃棠;
2世黃棠,生子宣教;
3世宣教,生子應辛、應嗣;
4世應嗣,生子道簡、道仁;
5世道簡,生子主壽、主吉;
6世主吉,生子添佑、添元、元貞;
7世元貞,生子珙、瑀;
8世璃,生子敦雅、純睦,口口(遷貴嶼);
9世純防,生子復齋、清淡;
10世復齋,生子西溪.下略。已傳24世以上。後裔除住居泗黃本鄉外,移居本市各地及揭陽、汕頭等處。
子孫墓葬
鏞子男五:璧、瓚、環、王介、琪。璧修職郎,瓚承事郎。觀此,可知黃鏞大節凜然,忠於軍國大事。1924年,莆田東山重城內,發現林顯龍妻黃克桑的墓志銘,是黃鏞撰文、卓得慶(卓為紹定五年進士)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