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許鎮

黃許鎮

黃許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東漢古綿竹城遺址所在地。地處成德綿經濟帶樞紐,南距成都60公里,北到綿陽40公里,位於德陽城區以北,距市區僅8公里。鎮內交通便利,108國道、成綿高速路、寶成鐵路穿境而過,三條交通幹線在鎮域內均有站點,使全鎮與德陽市區及成都、綿陽形成了緊密的路網聯繫。2010年,黃許鎮被德陽市列為十二個區域重點鎮之一,2014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鎮。在全市新一輪規劃中,黃許鎮被定位為德陽城市副中心、旌東新區物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許鎮
  • 外文名稱:huangxuzhen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
  • 下轄地區:南華宮社區、濱河街社區等
  • 政府駐地:德陽市黃許鎮通站路西段
  • 電話區號:0838
  • 郵政區碼:618007
  • 地理位置:德陽市區北部
  • 面積:88.18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8.01萬人
  • 方言:德陽話
  • 著名景點:上庸長闕、古綿竹關
  • 火車站:黃許站
  • 車牌代碼:川F
  • 行政區劃代碼:510603100
概況,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綿竹古城,綿陽古渡,風景名勝,

概況

黃許鎮地處德陽市區北部,東與羅江縣白馬關鎮交界;南與城北街道辦相連,西與德新鎮孝泉鎮接壤,北與略坪鎮為鄰。鎮政府駐地距德陽市中心8公里,南距成都75公里,北距綿陽40公里。

建制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德陽縣誌》記載的綿陽古渡就是今日的黃許鎮,2006年四川省“撤鄉並鎮”後,現黃許鎮由原黃許鎮、袁家鎮、孟家鎮(部分)、東泰鎮(部分)合併組成,是目前旌陽區面積、人口第一大鎮。

行政區劃

鎮域幅員面積88.18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265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

全鎮常住人口8.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800人,占總人口的64.7%;非農業人口28300人,占總人口的35.3%。非農業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鎮,城鎮建成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

經濟概況

黃許鎮位於成德綿經濟帶上,南距成都60公里,北到綿陽40公里,距市區8公里。鎮內交通便利, 108國道、成綿高速公路從鎮域南北向穿過,寶成鐵路、成綿樂高鐵縱貫鎮域,與德陽市區、成都、綿陽形成了緊密的交通運輸經濟圈。
2014年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3701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6%;實現主營業務229988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9%;實現利潤總額6072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422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90380萬元,其中工業投資實現75000萬元。全年完成市外到位資金86800萬元,省外到位資金76800萬元。
農業產業特色紛呈。打造現代農業示範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新發展以宏山蘆筍、三合草莓和蓮藕、泰康肉牛養殖為代表的家庭農場5戶,農業專合社13個,帶動會員700餘戶,引進業主發展種植大戶20餘戶。全鎮基本形成以壩區各村為代表的優質水稻和油菜基地,以城鎮周邊村為代表的蔬菜基地,以丘區村為代表的優質水果基地,農業產業區域發展特色明顯。
物流產業蓄勢待發。以構建省級物流集聚發展區為目標,緊緊抓住寶成線黃許貨場擴建的契機,積極發展以黃許物流園區為主的第三產業。目前,以海川為代表的石化物流園、北大荒為代表的農產品物流園均已建成投產;占地1040畝,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的黃許貨站將進入鋪軌階段,物流產業將成為全鎮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北大荒物流北大荒物流

社會事業

全鎮有國小4所,中學1所,衛生院1所。在校國中學生1598人,小學生225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成人學校1所,文化站1個,廣播、電視站各1個,敬老院1個。已建成日供水量1萬噸自來水廠一座,日供天然氣50萬立方米的供氣站一座。年處理能力10000噸的污水處理廠1坐。以國稅、地稅、工商為代表的多家行政辦公,信用社、德陽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金融服務機構,醫院、學校等災後重建項目已全面完成,3平方公里的城鎮新區商貿氛圍逐步形成。
已完成總長4.2公里、總投資3890萬的新城片區4條道路建設;總長1.1公里、總投資3205萬元的三條道路正在建設。總投資3300萬元的254套安置房和總投資2700萬元的240套廉租房建設工程已於2011年入住。總投資8400萬元的蜀風苑安置小區和總投資1920萬元的200套廉租房、總投資3000萬元的253套公租房已竣工,即將入住。占地100餘畝的鎮內第一個商品房開發項目已建成入住,占地150餘畝的個商品房開發項目北城一號已完工。
黃許國中黃許國中

歷史文化

綿竹古城

漢晉綿竹古城所在地
今黃許鎮北1公里處就是是蜀漢古綿竹關遺址.
據大量史書記載,漢晉綿竹古城就在今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境內。1997年在黃許、袁家兩鎮地域相交處村民無意間發現了第一塊漢城牆磚,隨後又相繼有所發現,在古城遺址北城牆探溝及遺址中心區探方現場已發現大量的漢磚、陶片,還有石磨及錢幣(五銖、貨泉、值百五銖)、箭簇等西漢東漢、三國時期的物品和民居生活痕跡。根據發掘情況看,古城遺蹟確為漢、蜀、西晉綿竹縣城所在地。
在歷史上,史書記載的幾件大事都與綿竹城有關。加之,在我國考古界所發現的漢郡、縣一級城址遺蹟保存完好的微乎其微,因此,確認其位置、範圍和遺蹟等基本情況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古綿竹城遺蹟的試探性發掘在四川乃至全國考古界都是一次重大發掘。

綿陽古渡

綿遠河古稱綿水。明、清稱綿陽河,黃許鎮亦稱綿水鎮和綿陽鎮,民國29年更名為綿遠河。綿遠河從綿竹清平和茂汶轎壁山奔騰而下,貼鹿頭山南下。黃許鎮就有了綿陽古渡口。綿陽古渡的興建,天塹變為通途,是當時古驛道北路幹線必經之道。
由於綿陽古渡遠遠承受不起政治軍事、社會經濟發展之需,一位羅江富紳劉友鰲在黃許鎮做生意,大量的糧食、蔗糖、菸葉等土特產要通過綿陽古渡順驛道運往成都、重慶。劉友鰲的貨經過綿陽古渡必須卸車裝船,再卸船裝車,這樣太麻煩。清同治十年劉友鰲奏請四川總督吳棠,他願捐款在綿陽古渡上修一座橋,以利國濟民。
新橋修好,長360米,共有117洞。四川總督吳棠取名為“利濟橋”,以昭示劉友鰲利國濟民之意。利濟橋修好後,黃許鎮的綿陽古渡就中止了擺渡的使命,成了運輸碼頭。1929年,川軍團長王銘章奉命修建川陝公路,將利濟橋一邊再加寬一塊石板,可通汽車。1934年7月5日,綿遠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沖毀利濟橋橋洞79孔。致利濟橋交通中斷。綿陽古渡又恢復了船隻擺渡的任務。1946年,經鄉人呼籲,國民政府出資培修利濟橋,利濟橋只可過行人和人力車。1974年6月,古利濟橋又遭洪水被沖毀橋洞5孔。古利濟橋只剩下了33孔。1963年和1995年,黃許鎮兩次對古利濟橋進行了維修和改建。
如今,綿陽古渡早因綿遠河無水而名存實亡,但就在綿陽古渡的上下500米處,已經建起了兩座鐵路橋和三座公路橋,而經維修後的古利濟橋,仍是黃許鎮和周邊縣鎮百姓貿易的交通要道。

風景名勝

漢上庸長闕
離古綿竹城遺址約三里處,佇立著始建於漢代的上庸長闕。上庸長闕是時任上庸長的司馬孟台死後,家鄉百姓為其修建的功德碑,又叫司馬孟台神道碑,清光緒九年修建磚龕保護闕身。上庸長闕座東朝西,原為石闕,陽面為陰刻隸書“上庸長”,陰面刻有虎頭鋪首、斗拱、負重力士等深浮雕,造型生動,雕刻精湛,漢上庸長闕於1956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漢上庸長闕漢上庸長闕
仙橋宿霧
始建於清朝的仙人橋、天后宮等都位於黃許,為研究清代石橋、寺廟等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老“德陽八景”之一“仙橋宿霧”中“仙橋”就是指仙人橋。傳說仙人橋是秦朝術士韓終和清朝邱道張道師徒修煉得道飛升之處。仙人橋有座邱仙觀,觀前有兩株現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黃桷樹,相傳為韓終所植。每天下午,仙人橋的霧就開始匯集,一團團、一抹抹凝止不動,一直要到第二天半中午才漸漸散去。每天傍晚霧一起,在綿遠河上覓食的成百隻鷺鷥就成群結隊從河上飛來仙人橋,它們啁啾著繞著黃桷樹三匝後才投進樹冠。潔白仙鷺的啁啾鳴叫,潔白霧靄的繚繞,將仙人橋置身於仙境中。“仙橋宿霧”之名由此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