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是茄科山莨菪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無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質;葉長圓形、窄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先端稍驟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花俯垂,花梗長,花萼鐘狀或漏斗狀鐘形,花冠鐘狀或漏斗狀鐘形,紫或暗紫色;果球形或近卵圓形,肋及網紋隆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因茛菪有劇毒,內服宜慎,古人稱“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茛菪。
山莨菪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西藏、雲南,生於山坡、草坡陽處。山莨菪喜肥沃土壤,氣候涼爽,排水良好,海拔較高適宜。山莨菪一般用種子繁殖。
山莨菪性味苦、辛,溫,有大毒。具有鎮痛解痙、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的功效。山莨菪採收地上開花期,地下部分秋末挖取,洗淨曬乾,或切片曬乾。山莨菪粗蛋白質含量高。胺基酸中賴氨酸含量豐富,牛羊均喜食。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移栽定植,田間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價值,其它用途,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因茛菪有劇毒,內服宜慎,古人稱“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茛菪。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80厘米,有時達1米,莖無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質。葉片紙質或近堅紙質,矩圓形至狹矩圓狀卵形,長8~11厘米,寬2.5~4.5厘米,稀長14厘米,寬4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全緣或具1~3對粗齒,具齧蝕狀細齒,兩面無毛;葉柄長1~3.5厘米,兩側略具翅。
花俯垂或有時直立,花梗長2~4厘米,有時生莖上部者長約1.5厘米,莖下部者長達8厘米,常被微柔毛或無毛;花萼鐘狀或漏斗狀鐘形,堅紙質,長2.5~4厘米,外面被微柔毛或幾無毛,脈勁直,裂片寬三角形,頂端急尖或鈍,其中有1~2枚較大且略長;花冠鐘狀或漏斗狀鐘形,紫色或暗紫色,有時淺黃綠色,長2.5~3.5厘米,內藏或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裡面被柔毛,裂片半圓形;雄蕊長為花冠長的1/2左右;雌蕊較雄蕊略長;花盤淺黃色。果實球狀或近卵狀,直徑約2厘米,果萼長6~7.5厘米,肋和網脈明顯隆起;果梗長6~8厘米,挺直。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耐寒性強,越冬芽埋在地下10~20厘米處,在青藏高原就能越冬,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處,有時在4000米處也有生長。在農業區零星散生於村莊、附近、道路、水渠邊沿、地埂及牆根下。在牧業區,各地草場的老圈窩子裡生長的最多,生長集中,形成屏體。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北和西南部)。尼泊爾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山莨菪一般用種子繁殖。山莨菪出苗較慢,多數要40~60天才能齊苗,幼苗生長也較緩慢。於4~5月份,在平畦上按行距20~30厘米開深2厘米的播種溝條播。播種量每畝約0.5~1千克。播種時間應根據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而定,如在青海門源地區,以4月中旬播種,出苗率最高,86.2%,生長也最好,而於5月中旬播種則出苗率僅36.9%。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勢高、氣候涼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山區種植。海拔不能超過4000米以上。翻耕土地,整淨地面,耙細整平。
移栽定植
在育苗當年9月底、10月初進行移栽定植。起苗時要小心,防止主根折斷。按照行距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的規格開種植溝,將大苗、小苗分開移栽,以免影響小苗生長;定植時,根要放直,覆土後提苗,然後將苗周圍土踏實,培上適量鬆土。若當年不定植,也可將種苗起出放入地窖里,用潮濕砂土埋上,來春土壤解凍後再定植。
田間管理
播種50天左右才能出苗,未出苗前田間管理非常重要。除播種前拾淨雜草外,播後對雜草要特別精心,及時除淨。如果苗被雜草覆蓋,再除淨草,苗易被太陽曬枯死。當年地上部枯萎後第二年4月份前,山莨菪萌動前及時挖苗定植。移栽地多施有機肥料(45000~60000千克/公頃)。每年地上部枯萎後,休眠,或春季萌芽前在植株周圍開溝,追施有機肥。
病蟲防治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功能:苦、辛,溫。有大毒。鎮痛解痙,活血去瘀,止血生肌。
主治潰瘍病,急、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膽道蛔蟲症、膽石症、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其它用途
屏植可防治水土流失,地上部分摻入牛飼料中,有催膘作用。山莨菪粗蛋白質含量高。胺基酸中賴氨酸含量豐富,牛羊均喜食。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曾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保護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在2021年8月7日批准的新版《名錄》中已刪除。
- 瀕危狀況
漸危。採挖嚴重,生境嚴重破壞,草地退化。
- 保護措施
嚴禁採挖,保護生態環境,擴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