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賢

黃群賢

黃群賢,泉州豐澤人,197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

現任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掛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群賢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7年12月
  • 畢業院校華僑大學
人物經歷,工作分工,主要成就,科研成就,教學成就,榮譽表彰,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1999年畢業於華僑大學土木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3年畢業於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2011年畢業於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郭子雄教授,主要從事工程結構抗震防災方向研究。
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香港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訪學,合作導師鄺君尚教授(Prof Kuang J S)。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系訪學,合作導師朱建文教授(Prof Jiann-Wen Woody Ju)。
2021年12月,任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工作分工

負責洛江區與華僑大學校地合作,協助負責項目的策劃包裝和跟蹤落實、重點項目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工作。協管區發改局、住建局(區交通局)、城管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工程結構抗震與防災、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型結構體系、結構性能評定與分析、計算力學與仿真分析、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研發、村鎮綜合防災、高等結構實驗方法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 代表性論文
[1] Qunxian Huang, Yang Liu, Limin Tia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hear-deficient exterior RC beam-column joints strengthened with PHSW[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3, (SCI/EI收錄)
[2] Huang Qunxian, Guo Zixiong, Kuang J S. Designing infilled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with the ‘strong frame-weak infill’ principle[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6, 123:341-353. (SCI/EI收錄)
[3] Huang Q, Guo Z, Kuang J S, Behnam H. Seismic retrofit of beam–column joints using prestressing wire[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Structures and Buildings, 2017, 170(10):707-721. (SCI/EI收錄)
[4] Kuang J S, Behnam H, Huang Qunxian. Effective beam width of reinforced-concrete wide beam–column connec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Structures and Buildings, 2017, 170(5):336-353. (SCI/EI收錄)
[5] Behnam H, Kuang J S, Huang Q. Equivalent frame analysis for effective wall width of nonplanar beam–wall connections[J].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 Special Buildings, 2016, 26(1). (SCI/EI收錄)
[6] Behnam H, Kuang JS, Wong HF, Huang Q, Al-Mahaidi R.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ed exterior wide beam-column connections[J].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SCI/EI收錄)
[7] Li-min Tian, Jian-peng Wei, Qun-xian Huang, J. Woody. Ju*. Collapse-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long-span single-layer spatial grid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equivalent sudden joint loa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2021, 147(1): 04020309.(SCI/EI收錄)
[8] Xie Xinyao, Guo Zixiong, Basha Syed Humayun, Huang Qunxian. A Novel Shear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RC Shear Walls Using Steel Wire Mesh and Polymer Mortar[J]. Buildings, 2022, 12(2), 219 (SCI/EI收錄)
[9] Yuen Y.P. Terry, Zhang Hanhui, Kuang JS, Huang Q. Shake table tests on RC frame infilled by slit masonry panels with isolation gaps[J].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ublished online (SCI/EI收錄)
[10] Yang Liu, J.S. Kuang, Qunxian Huang. Modified spectrum-based pushover analysis for estimating seismic demand of dual wall-frame system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 165:302-314. (SCI/EI收錄)
[11] Yang Liu, J.S. Kuang, Qunxian Huang. Extended spectrum-based pushover analysis for predicting earthquake-induced forces in tall building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 167: 351-362. (SCI/EI收錄)
[12] Yuen T.Y.P.; Tsai C.-A.; Deb T.; Lin Y.-H.; Nyienyi J.; Wan K.T.; Huang Q. Large Structural Shear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nitoring Using Bend Losses in Polymer Optical Fibre. Sensors 2020, 20, 195. (SCI/EI收錄)
[13] Yang Liu,⁎, J.S. Kuang, Qunxian Huang, Zixiong Guo, Xueying Wang. Spectrum-based pushover analysis for the quick seismic demand estim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J].Structure, 2020, 27: 1490-1500. (SCI/EI收錄)
[14] Huang Qunxian, Kuang J S, Guo Z, Behnam H, Liu 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eismic retrofit schem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16WCEE), Santiago Chile, 2017.01.09-2017.1.13
[15] Behnam H, Kuang J S, Huang Q, Reinforced concrete exterior wide and conventional beam-column joints under earthquake-type loa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16WCEE), Santiago Chile, 2017.01.09-2017.01.13
[16] 黃群賢, 郭子雄, 崔俊, 等. 預應力鋼絲繩加固RC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 2015, 48(6): 1-8.(EI收錄)
[17] 郭子雄, 黃群賢, 魏榮豐, 劉陽. 填充牆不規則布置對RC框架抗震性能影響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 2010, 43(11): 46-54. (EI收錄)
[18] 黃群賢, 郭子雄, 陳志超. 預應力鋼板箍與CFRP複合加固RC墩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J]. 中國公路學報, 2022, 35(2):136-145.(EI期刊)
[19] 黃群賢, 劉洋, 施明峰. CFRP環包加固RC樑柱邊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22,43(8):76-85.(EI期刊)
[20] 黃群賢, 林聰穎, 劉洋, 黃軍. 功能可恢復強脊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J]. 振動與衝擊,2023(EI期刊,錄用待刊)
[21] 柳戰強, 黃群賢, 郭子雄, 等. PHSW-PM加固RC橋樑受彎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 中國公路學報, 2018,31(11):102-112.(EI期刊)
[22] 黃群賢, 郭子雄, 姚秋來, 劉陽, 林加慧. 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及破壞機理分析[J]. 建築結構學報, 2019, 40(12):79-87.(EI期刊)
[23] 黃群賢, 郭子雄, 朱雁茹, 等. 混凝土空心砌塊填充牆RC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2, 33(2):110-118. (EI收錄)
[24] 黃群賢, 王陽傑, 郭子雄. 預應力鋼板箍約束RC墩柱震損殘餘軸壓性能試驗[J], 中南大學學報,2016, 47(3):953-958. (EI收錄)
[25] 黃群賢, 陳志超, 郭子雄. 內置塊石RC墩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J], 中南大學學報,2016,47(5):1737-1743.(EI收錄)
[26] 黃群賢, 郭子雄, 杜培龍. 豎向剛度不規則高層框架結構推覆分析方法[J]. 中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4, 45(11): 3993-3999. (EI收錄)
[27] 郭子雄, 黃群賢, 劉陽, 等. 橫向預應力鋼套箍加固RC柱研究綜述[J]. 工程力學, 2016, 33(3):1-9. (EI收錄)
[28] 黃群賢, 郭子雄, 姚秋來. 採用閉合預應力鋼絲繩-聚合物砂漿加固 RC 框架節點技術研究[J]. 福州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3, 41(4): 471-476.
[29] 黃群賢, 郭子雄, 劉陽. 石牆通縫抗剪強度試驗及其可靠度分析[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0(9):65-68.
[30] 郭子雄, 黃群賢, 郝娟, 等. 預應力鋼套箍加固 RC 橋墩軸壓性能試驗研究[J].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46(8): 3100-3107. (EI收錄)
[31] 黃群賢, 朱奇雲, 郭子雄. 新型鋼筋混凝土柱-鋼樑混合框架節點研究綜述[J].建築結構學報,2009(S2): 154-158. (EI收錄)
[32] 郭子雄, 黃群賢, 魏榮豐, 劉陽. 帶樓板填充牆RC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築結構學報, 2009(S2): 127-132. (EI收錄)
[33] Liu X J, Guo Z X*, Ye Y, Liu Y, Chai Z L, Huang Q X, Shahrooz B M. Seismic behaviour of ashlar stone masonry walls with enhanced mortar joi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Structures and Buildings, 2019, 172(SB7):469-479.
[34] 劉陽, 郭子雄, 戴鏡洲, 黃群賢. 不同破壞機制的裝配式RCS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 2013, 46(3): 18-28. (EI收錄)
[35] 郭子雄, 曾建宇, 黃群賢, 等. 預應力鋼板箍加固RC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2, 33(11): 124-131. (EI收錄)
  • 發明專利
[1] 一種框架結構抗震加固方法(ZL2020100614846),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2] 一種橋樑預應力高強鋼絲繩抗彎加固裝置(ZL201710499327.1),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3] 一種橋樑預應力高強鋼絲繩抗彎加固裝置的施工方法(ZL201710499253.1),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4] 鋼筋混凝土樑柱節點的加固方法(ZL200910213814.2),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5] 一種鋼筋混凝土橋樑與橋面板的加固裝置的施工方法(ZL201510232129.x),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6] 一種鋼筋混凝土梁與樓板的加固裝置(ZL201310200557.5),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7] 一種鋼筋混凝土梁與樓板的加固裝置的施工方法(ZL201510232321.9),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8] 一種鋼筋混凝土梁預應力鋼絲繩加固裝置及其方法(ZL201410066292.9),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9] 一種鋼筋混凝土橋樑與橋面板的加固裝置(ZL201310201050.1),發明專利,排名第一
[10] 一種鋼筋混凝土橋墩的新型加固裝置及其施工方法(ZL201310200560.7),發明專利,排名第二
[11] 石板樓蓋加固方法(ZL 201010267051.2)發明專利,排名第三
[12] 提高石結構房屋抗震性能的加固方法(ZL 201010278641.5),發明專利,排名第三
[13] 一種新型聯肢剪力牆結構(ZL201210295123.3) ,發明專利,排名第三
[14] 組契約束雙鋼板混凝土剪力牆及其施工方法(ZL 201710173159.7) ,發明專利,排名第四
[15] 一種摩擦-軟鋼複合型阻尼器(ZL 201610638998.7) ,發明專利,排名第三
[16] 一種拉桿式平面反力裝置(ZL 201510079336.6) ,發明專利,排名第四
[17] 一種變空間Π型剪下試驗裝置(ZL 201510183762.4) ,發明專利,排名第四
[18] 一種損傷可修復的裝配式組合柱腳(ZL 201610228392.6) ,發明專利,排名第四
[19] 肋板剪力連線件與鋼結構的連線結構(ZL 201511027779.7) ,發明專利,排名第四
  • 承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應力鋼板箍-FRP複合加固橋墩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51208219),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雙向地震作用下框架填充牆平面內/外耦合損傷機理和倒塌評估方法,參與(2)
[3]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應力高強鋼線繩聚合物砂漿加固RC橋樑力學行為與疲勞性能研究(2022J01288),主持
[4]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FRP環包加固RC框架節點關鍵技術研究(2016J01240),主持
[5] 福建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橫向預應力鋼板箍和鋼絞線加固RC框架結構關鍵技術和推廣套用(2012Y0051),主持
[6]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閉合預應力鋼絞線加固RC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2010J01298),主持
[7] 廈門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新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柱-鋼樑混合結構關鍵技術及套用(3502Z20123033),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可恢復性能裝配式RCS混合結構抗震性能和設計理論(51578254),參與(2)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砌體填充牆RC框架結構共同作用機理與性能抗震設計方法(50978107),參與(3)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裝配式RCS混合結構基本力學行為與性能抗震設計理論(51178197),參與(3)
[11] 廈門市科技計畫項目:石結構建築震災防禦能力提升關鍵技術和示範(3502Z20093029),參與(3)
[12] 福建省高校產學合作項目:RC橋樑結構抗震加固關鍵技術及工程套用(2013Y4006),參與(2)
[13] 福建省高校產學合作項目: 新型裝配式RCS混合結構抗震性能與建造關鍵技術(015Y4007),參與(2)
[14] 華僑大學中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優秀科技創新人才項目):FRP-預應力鋼板(箍)複合加固RC橋樑疲勞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ZQN-PY111),主持
[15] 泉州市科技項目:既有石結構建築減災與嵌入加固的關鍵技術研究(2010Z054),主持
[16] 華僑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閩南石結構加固關鍵技術及套用研究,主持
[17] 國務院僑辦課題:新型砌體填充牆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06QZR04),主持
  • 科研成果獎勵
[1] 裝配式RCS混合結構抗震性能提升與建造關鍵技術,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排名第二
[2] 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創新與套用,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排名第三
[3] 核芯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排名第四
[4] 獲得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優秀論文三等獎(2016),排名第一
[5] 獲得F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證書編號(10538):V044201202015,排名第一
[6] 獲得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Prize (Journal Prize for best paper in journal, ICE), 2019
[7] 獲得第十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12),排名第二
[8] 獲得第七屆泉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獎(2012),排名第一
[9] 獲得福建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三等獎(2013)
[10] 新型砌體填充牆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排名第二
[11] 核芯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廈門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排名第四
[12] 現代石結構基本力學行為和抗震性能研究,泉州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16),排名第五

教學成就

  • 講授課程
本科教學課程有《高層建築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工程結構》、《計算機輔助結構設計》等;
承擔的研究生教學課程有《高等結構試驗方法》、《結構性能評定與加固改造技術》。
  • 承擔項目
[1] 福建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團隊: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導師團隊(2019),團隊負責人
[2] 華僑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基於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創新實踐教學改革(2018),項目負責人
[3]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團隊(2018),團隊負責人
[4] 華僑大學第二批新工科示範課程建設項目(2020):高層建築結構設計,項目負責人
  • 教學成果獎勵
[1] 2013年第二屆土木工程學院青年教師精彩一堂課競賽一等獎
[2] 2012年第一屆土木工程學院青年教師精彩一堂課競賽二等獎

榮譽表彰

[1] 入選首批泉州市高級人才
[2] 2012年華僑大學優秀教師
[3] 2017年華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4] “現代組合結構和抗震防災創新團隊” 核心青年骨幹成員,所在創新團隊榮獲 “福建省教科文衛體系統五一先鋒號”(2018)
[5] “現代組合結構和抗震防災創新團隊” 核心青年骨幹成員,所在創新團隊榮獲第十二屆“福建五四青年獎章”(2015)
[6] 榮獲2022年度《中國公路學報》優秀審稿專家

社會任職

中國建築學會村鎮防災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加固改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分會村鎮綠色建築綜合防災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築物鑑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福建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教育分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