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鰻

黃燜鰻

黃燜鰻是江蘇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以河鰻為原料,背黑亮,腹白色,俗稱粉鰻。鰻,又名鰻儷,亦稱白鱔,有河鰻和海鰻之分。具有補虛贏、祛風濕之功效,且補而能消。維生素A含量較高,故夜盲病人尤當食之。黃燜鰻以蘇州松鶴樓菜館製作的最為聞名。宜大鍋燜制,小鍋分燒。成品色呈醬紅,皮肥肉白,粉嫩細膩,鹹中帶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燜鰻
  • 主要食材:河鰻
  • 口味:皮肥肉白,粉嫩細膩,鹹中帶甜
  • 功效:補虛贏、祛風濕
菜品介紹,製作方法,營養價值,食用指南,適用人群,食物相剋,用法用量,食用功效,

菜品介紹

黃燜鰻系以河鰻為原料,背黑亮,腹白色,俗稱粉鰻。鰻,具有補虛贏、祛風濕之功效,且補而能消。維生素A含量較高,故夜盲病人尤當食之。黃燜鰻以蘇州松鶴樓菜館製作的最為聞名。烹調上宜大鍋燜制,小鍋分燒。成品色呈醬紅,皮肥肉白,粉嫩細膩,鹹中帶甜。

製作方法

原料:活鰻魚750克,水發木耳15克,熟筍片20克,生豬油丁12克,菜油35克,熟豬油60克,麻油10克,紹酒100克,精鹽3克,醬油450克,蔥15克,薑片5克,大蒜頭15克,紅曲米水10克,水澱粉15克,豬肉白湯750克,白糖10克,冰糖250克,麻油5克。
步驟:
1、在鰻魚頭部橫割一刀(不割斷),出盡血,放入盛器內,用60℃左右的水泡一下,用稻草持去魚身粘液及污物,剪去背shi。在胸shi和腹shi處各橫割一刀,以切斷腸臟為度。用竹筷伸入腹內卷出腸臟,斬下頭尾,切約5厘米長的段,再逐段用筷卷淨內部、洗淨,將魚段豎立排在鍋底上,魚頭尾圍在四周;
2、旺火熱鍋,加菜油燒熱,投入蔥(打成結)10克及薑片,待蔥、姜轉黃,夾出放在鰻上,再將鰻連鍋墊平放入鍋中,加紹酒75克,蓋蓋燜片刻,加湯500克,燒沸後加豬油10克、紅米水、醬油25克及冰糖、鹽、大蒜頭、生豬油丁。燒至鰻上色時轉小火燜約2小時,至魚熟爛,即轉旺火再加豬油10克收稠湯汁,去蔥、姜及鰻魚頭尾,將大蒜頭、豬油丁放在碗底,鯉魚段用尖頭筷取出,放入碗內,側面朝上擺整齊,再倒入場汁;
3、另取一鍋燒熱,加豬油,燒熱入蔥末5克,待蔥熬香,入筍片、木耳,加酒、醬油、白糖及白湯燒沸,將碗內鰻魚及湯汁復倒入鍋中,旺火燒透,轉小火燒至湯汁稠濃,轉旺火加水澱粉勾英,淋麻油脫入盤中,鰻魚側面仍朝上排整齊,木耳及筍擺在上面。
製作關鍵:
1、掌握泡鰻魚的水溫,切勿過高,否則去粘液時會捋掉皮,影響美觀。
2、鰻膠質豐富,且用小火長期加熱,故須用鍋襯,以免沾底焦糊。
3、燜制時鰻段應豎直放置,以免鰻皮燒損。

營養價值

1、鰻魚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
2、鰻鱺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是年輕夫婦、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鰻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經常食用,能使血鈣值有所增加,使身體強壯;
4、鰻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

食用指南

適用人群

1、適用於久病羸弱、五臟虛損、貧血、夜盲人、肺結核、婦女崩潰帶下、小兒疳積、小兒蛔蟲以及痔瘡和脫肛病人食用;特別適合於年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食用;
2、患有慢性疾患和水產品過敏史的人、病後脾腎虛弱、咳嗽痰多及脾虛泄瀉者忌食。

食物相剋

鰻魚忌與醋、白果同食。

用法用量

1、鰻鱺肉肥味美,煎炸、紅燒、炒、蒸、燉、熬湯,無所不可;如黃燜河鰻、夾燒鰻魚等。
2、曬乾後的鰻肉稱為鰻鯗,食用時可用水發之,切絲入湯,味道也很好;鰻鯗以產於浙江沿海的產品質量最佳;若不用水發,加紹酒、蔥結、薑片,上籠隔水蒸15分鐘後去皮骨,味道更美;
3、鰻魚的油脂含量頗多,若以味道濃厚的調味汁做成烤鰻魚的鰻魚飯食用時,往往會造成脂肪的攝取分量過多,如果關心健康,應蒸的方式來消除脂肪,較為合理;

食用功效

鰻鱺味甘、性平,入肺、腎、脾經;具有補虛扶正、祛濕殺蟲、養血、抗癆等功效;適用於久病羸弱、五臟虛損、貧血、肺結核、婦女崩潰帶下、小兒疳積、小兒蛔蟲以及痔瘡和脫肛病人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