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泗浦遺址

黃泗浦遺址

黃泗浦遺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楊舍鎮慶安村與塘橋鎮灘里村交界處,面積約2平方公里,探出三處遺蹟密集區,涉及水系、港口、寺廟和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等內容。

黃泗浦遺址臨江入海的地理位置,在歷史學與考古學研究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對該遺址的發掘不但為唐宋時期考古學研究提供了新資料,同時為中外文化交流、陸路和海運交通線路以及海岸線變遷等諸多課題的研究獲得了一批新的考古學資料。

2011年12月19日,黃泗浦遺址被列為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黃泗浦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3月29日,黃泗浦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泗浦遺址
  • 性質:唐宋港口遺址
  • 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處時代:南朝至宋
  • 所在地區:江蘇省蘇州張家港市楊舍鎮慶安村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155-1-155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榮譽表彰,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黃泗浦遺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楊舍鎮慶安村與塘橋鎮灘里村交界處,於2008年11月被發現。
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博物院聯手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張家港博物館先後對黃泗浦遺址進行了6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
2011年12月19日,黃泗浦遺址被列為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黃泗浦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1月11日下午,由江蘇省文物局組織的文物考古專家組對黃泗浦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進行了檢查;5月21日,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對“黃泗浦遺址”開展第五次考古發掘。
2019年3月29日,黃泗浦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遺址特點

整個遺址大體為東西長、南北窄的不規整長方形。東西約1700米。南北約1300米,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有三處遺蹟密集區:西區位於慶安村西側駿馬農林公司內,總面積90000平方米;中區位於慶安村中部及北側,總面積20000平方米;東區位於黃泗浦東岸方橋附近,總面積24000平方米。遺址的東部和西部地層堆積自下往上有唐代文化層、宋代文化層、明清文化層等,堆積厚度一般在1.5米左右。遺址規模大、保存較好,遺蹟豐富,主要內涵為唐代和宋代時期的堆積,局部有六朝和隋代的遺蹟。唐宋時期主要有相當數量的房址、道路、水井、排水溝等建築遺蹟。

文物遺存

黃泗浦遺址出土器物以青瓷片為主,並有少量陶器、石器、文字磚、金銀器等。截至2014年3月,黃泗浦遺址已被發現有唐宋街道、大型排房房址以及各代水井、灰坑、河道以及道路等遺蹟,出土有陶器、瓷器、鐵器、銅器、木器、骨器等遺物1500餘件,包括石佛像背光、佛教刻銘文字磚、蓮花座陶獅像、蓮花瓦當等。瓷器種類豐富,有碗、盞、碟、罐、壺、缽等器類。瓷器窯口以越窯為主,其他有長沙窯、壽州窯、邢窯、定窯、湖田窯、湖州窯、鈞窯、磁州窯、建窯、吉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
遺址發掘出的芮公銅鼎遺址發掘出的芮公銅鼎

研究價值

黃泗浦遺址諸多唐代時期遺蹟的揭露和大量遺物的出土,為實證鑒真從黃泗浦東渡啟航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考古學資料。
黃泗浦遺址揭示了眾多唐宋時期房址、河道、倉廒、水井、灶址、灰坑等遺蹟,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黃泗浦遺址作為唐宋時期的港口型遺址,範圍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中國同時期遺址中較為罕見,在考古學與歷史學研究領域皆具有獨特的作用與意義。
黃泗浦遺址的發掘不但為唐宋時期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同時對中外海交史、港口變遷等諸多課題的研究也展開了新的視野與角度。

榮譽表彰

2019年1月,張家港市黃泗浦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獲評江蘇考古2018年度“田野考古獎”。

旅遊信息

黃泗浦遺址位於張家港市楊舍鎮慶安村與塘橋鎮灘里村交界處,北距長江約14公里,西離張家港市區約3公里,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55′6.50″、東經12036′45.1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