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河鮈
- 拉丁學名:Gobio huanghensis,sp.nov.
- 別稱:船丁魚、釘鮈
- 界:動物界
- 目:鯉形目
- 科:鯉科
- 亞科:鮈亞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背鰭3,7;胸鰭1,14~16;腹鰭1,7;臀鰭3,6。側線鱗42~44,鰓耙5~6,鰓耙短小。下咽齒2行,3.5/5.3,主行齒末端呈鉤狀。體長為體高的4.3~5.7倍,為頭長的3.8~4.1倍,為尾柄長的4.8~6.5倍,為尾柄高的10.2~11.4倍。頭長為吻長的2.0~2.2倍,為眼徑的5.5~6.8倍,為眼間距的3.4~4.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2.2倍。體較高,背部稍隆起,尾柄稍側扁,腹緣平直。頭尖,略呈圓錐形,頭長大於體高。吻突出,吻長大於眼後頭長。口下位,略呈馬蹄形。唇較發達,其上具許多細小乳突。口角須一對,粗長,其末端達到或超過鰓蓋骨後緣。眼小,側上位。眼間寬平,眼徑小於眼間距的1/2。鱗片較小,胸部裸露無鱗;側線完全,平直,側中位。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距吻端較具尾鰭基為近。胸鰭較長大,其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腹鰭末端超過肛門。尾鰭深叉形。肛門約位於腹鰭基部與臀鰭起點之中點。體背灰褐色,腹部灰白;體側中軸有一條淺灰色縱紋,並具有5~7個大小不等的黑色斑點;由眼前緣至吻端有一明顯黑色條紋。背鰭、腹鰭均具黑色條紋,其他各鰭灰白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黃河水系。
生活習性
生活於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帶黃河乾支流中,常見於河灣淺水地帶。以底棲動物、搖蚊幼蟲等為主要食物,兼食鉤蝦及底棲藻類。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產卵。繁殖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選擇水流緩慢的寬闊河段為產卵場。數量較多,有一定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