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變化規律

《黃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變化規律》是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長安大學、吉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林學鈺、王金生、廖資生、王文科、邵景力、曹劍峰、宮輝力、錢雲平、蘇小四、孫才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變化規律
  •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長安大學、吉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 主要完成人:林學鈺、王金生、廖資生、王文科、邵景力、曹劍峰、宮輝力、錢雲平、蘇小四、孫才志
  • 等級:二等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8-2-6
  • 獲獎序號:2008001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本項目屬於地球科學中的水文地質學領域,旨在揭示黃河流域地下水資源形成機理和演化規律,建立黃河流域在天然、人為和變異條件下的地下水演化的仿真模式,從而進行地下水資源的可再生維持變化和恢復的調蓄控制。取得以下原創性成果: 1、明確提出了地下水流域作為地下水系統劃分主要原則之一的理念。根據黃河流域水分布特點、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環交替情況,以及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對全流域進行了地下水系統的重新劃分,流域地下水系統的面積增加了約3.4萬平方公里,因而各類資源量也相應的有所增加,其中地下水補給資源增加約39億方/年。 2、套用BFI法與傳統基流分割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了黃河乾、支流的河川基流分割,為揭示流域內黃河水與地下水之間的循環關係和交換強度、地下水對黃河水的貢獻分區以及地表水與地下水重複量的計算等都奠定了極其重要的基礎。 3、利用同位素數學物理模型和地球化學模擬的方法,全面揭示了黃河水同位素的沿程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計算出典型地區淺層和深層地下水的更新時間和循環速度,為確定深層與淺層地下水的水力聯繫,下游懸河段黃河水對地下水的影響頻寬度以及巨觀評價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據。 4、編制了黃河流域水循環圖和典型河段水循環剖面圖,繪製了從青銅峽到入海口的整個黃河河谷及鄂爾多斯高原的地下水流場,反映了流域內不同地段地下水對黃河水的貢獻程度,建立了黃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的構成體系,為研究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循環規律提供了重要研究思路。 5、建立了黃河流域在天然、人為和各種變異條件下的地下水演化的仿真模式,為地下水資源的可再生性維持與調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成果自2003年起投入實際運用以來,為黃河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擴提供了重要依據,部分成果已被黃委、青海、寧夏、陝西等省國土、煤炭、環保等所採納利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