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 ,粗壯,密集成叢,高5-25厘米,莖密被黃棕色絹狀柔毛,幾與葉等長;葉三出,小葉具短柄,質地較厚,小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4.5厘米,寬0.8-3厘米,頂端圓鈍,頂生小葉基部楔形,側生小葉基部偏斜,邊緣具缺刻狀鋸齒,鋸齒頂端急尖或圓鈍,上面深綠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綠色,被黃棕色絹狀柔毛,沿
葉脈 上毛長而密;葉柄長4-18厘米,密被黃棕色絹狀柔毛。
聚傘花序 (1)2-5(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葉;花兩性,直徑1-2厘米;
萼片 卵狀披針形,比副萼片寬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針形,全緣或2裂,果時增大;
花瓣 白色,圓形,基部有短爪;雄蕊20枚,不等長。
聚合果 圓形,白色、淡白黃色或紅色,宿存萼片直立,緊貼果實;瘦果卵形,光滑。染色體n=14。花期4-7月,果期6-8月。
近種區別 該種3小葉,質地較硬,花梗、葉柄被開展的黃棕色絹狀毛,果時花萼片直立,緊貼於果實,易與本屬其他種相區別。
黃毛草莓
主要變種 粉葉黃毛草莓 (
Fragarianilgerrensis Schlecht. ex Gay var.
mairei (Levl.) Hand.-Mazz.):與原變種的區別為:葉下面具蒼白色臘質乳頭。分布於中國陝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生長於海拔800-2700的山坡草地、溝谷、灌叢及林緣。
產地生境 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東部、越南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陝西(秦巴山區洋縣、太白縣、平利縣等)、湖北、四川、雲南、湖南、貴州和台灣。生長於海拔700-3000米的山坡草地或溝邊林下。
繁殖方法 在黃毛草莓莖尖培養中,剝取的莖尖越大越容易成活,但易造成污染;剝取莖尖時,時間不宜過長。實驗對兩個部位取材來培養無菌苗,分別為匍匐莖莖尖和匍匐莖頂端下第二個節位未伸展芽,實驗表明,在僅附加0.5毫克/升6-BA的MS培養基上培養後,後者更容易成活,且成活的外植體從生長點萌發,不經過愈傷萌發大量的叢生芽。6-BA有促進細胞的分裂與分化,提高出芽率的作用。隨著添加
6-BA 的濃度升高黃毛草莓的增殖倍數增大,但激素濃度過高增殖倍數反而下降,並造成植株葉片生長狀態不良。試管苗在MS+0.4毫克/升6-BA+0.1毫克/升NAA進行增殖,增殖效果較好,增殖倍數達到5.877。
所以,黃毛草莓的離體培養,宜先採用只添加0.5毫克/升6-BA的培養基進行培養,待叢生芽長出再將試管苗轉移到相應的增殖培養基中增殖並調整苗的狀態,以滿足後續生根需要。在試管苗繼代的過程中,以叢生苗方式繼代增殖速度要高於單株進行繼代,為了便於統計,該試驗採用的是單株繼代,但在實際增殖過程中,可採取小叢繼代的方式,加快增殖速度。將試管苗轉接到MS和1/2MS培養基上進行生根,黃毛草莓在1/2MS+0.2毫克/升IBA的培養基上生根最好,生根率達到100%,平均生根4.5條/株,根繫著生緊密,雖然附加NAA的培養基中的組培苗根系粗壯,平均生根高於4.5條/株,但是根質地脆,著生分散,而且易脫落,對煉苗不利。
栽培技術 整地作畦: 平整土地,施足基肥(磷肥和腐熟的餅肥、農家肥,500千克/畝),同時用50%辛硫磷0.5千克/畝,中耕除草,耙細地面,作高畦。
植株選擇及定植: 選擇新葉開展,小마對稱,葉色濃綠,葉柄短粗,長勢健壯,根條粗白的植株,摘除病葉與老葉,寬窄行定植,大行寬0.4米,小行寬0.6米,株距0.3米,栽後,立即澆透水。
肥水管理: 活棵後,每畝施腐熟的菜餅100千克,並施用氮:磷:鉀=1:3:1的複合肥40千克/畝。
主要價值 食用: 黃毛草莓的聚合果為白色,與常見的紅色聚合果的草莓大不相同,而且酸甜可口,果香味極濃。黃毛草莓鮮果還含有一些特殊香氣成分,香氣成分也是評價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果味獨特,口感極佳。
藥用: 此外,據秦嶺植物志記載,黃毛草莓可全草入藥,能消炎解毒,續筋接骨,主治口腔炎、口腔潰瘍、血尿、泌尿感染等症狀。
營養: 黃毛草莓鮮果含有豐富營養成分,不僅富含糖、酸、蛋白質等,還富含礦物質元素,除個別礦物質元素略低於參比水果(草莓、葡萄、櫻桃、蘋果)外,其他所測礦物質元素遠遠高於參比水果;胺基酸種類齊全,總量較高,必需胺基酸占總胺基酸的35.22%,顯著高於蘋果、葡萄、草莓等,其中鮮味胺基酸谷氨酸的含量高達2.16克/千克。黃毛草莓鮮果還含有一些特殊香氣成分,香氣成分也是評價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果味獨特,口感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