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詞源,
物種學史
2021年4月22日,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松團隊在《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亞洲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雜誌發表了新種——黃家嶺脊蛇。黃家嶺脊蛇正模標本保存在安徽師範大學標本館,副模標本分別保存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上海自然博物館。對該物種研究中的第一份標本在2014年5月10日於黃家嶺村山腳下的山路被發現,曾經被誤認為是棕脊蛇(Achalinus rufescens),然而詳細的形態學和分子研究表明了它是脊蛇屬(Achalinus)的一個新種。陳傳武等在2022年報導黃家嶺脊蛇在浙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小型穴居隱匿生活的無毒蛇。觀察標本最大全長雄性(349+81) mm,雌性(404+64) mm。尾較短,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頭頸區分不明顯。眼小,瞳孔圓形。吻鱗小,呈三角形,從頭背視角幾乎不可見。鼻間鱗溝約為前額鱗溝的一半。鼻孔在鼻鱗前部。額鱗呈五邊形,鱗溝比頂鱗溝短得多。頰鱗1枚,從鼻鱗延伸入眼眶。顳鱗2+2+4枚,前顳鱗細長,均入眼眶,上枚稍小。中顳鱗細長,上枚大得多,下枚與上唇鱗相接。後顳鱗拉長,最上枚明顯增大,圍繞頂鱗。眶上鱗1枚。上唇鱗6枚(3-2-1式),第1枚非常小,第4、5枚廣泛接觸眼睛,第6枚最長最大。下唇鱗5枚或6枚,第1對下唇鱗在頦鱗後相接。頷片2對,後面是腹鱗。全身被披針型鱗片覆蓋,在光下具有金屬光澤,鱗片之間互不重疊,獨立存在。背鱗通身23行,起弱棱,體最外側鱗片光滑且明顯增大。腹鱗157~170枚,尾下鱗單行,47~67枚。肛鱗完整。通身體背深棕色,腹面棕黃色,背脊正中有一條黑線縱貫全身。尾腹正中有一條由黑斑連綴而成的黑紋。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220~450m的次生針葉林/闊葉混交林。通常隱藏在溪流和溝渠附近的落葉和腐殖質層中。
生活習性
穴居隱匿生活,主要以蚯蚓為食。夜間活動。卵生。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安徽(黃山市)、浙江。
詞源
中文科學名稱以模式產地“黃家嶺”命名。拉丁學名種加詞以我國資深蛇類學專家黃接棠研究員的名字命名,緣於“黃接棠研究員出生、成長於黃家嶺村,是第一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大學生,從事蛇類學、蛇類養殖和蛇傷防治研究50餘年”。黃接棠研究員早年畢業於皖南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前身),一生與蛇打交道,曾擔任安徽省祁門蛇傷研究所和黃山市蛇類科學研究所所長3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