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陵公園

黃士陵公園

黃士陵公園坐落在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徽商及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黟縣,也是黟縣的重點民生工程,規劃面積共為175公頃,占地面積44000平方米,總投資1600萬元。周邊為中學、車站及居住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士陵公園
  • 占地面積:44000 m
  • 總投資:1600萬元
  • 地點: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公園設施,文化內涵,景觀特色,人物簡介,

公園設施

黃士陵文化公園公園作為黟縣城南新區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公園,內建有黃士陵紀念館、兒童樂園、觀景亭、門球場等場所。它的投入使用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閒活動場所。

文化內涵

黃士陵文化公園是一個以篆刻為主題並適合公眾休閒的文化場所,作為黟縣城南新區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公園,它的建設將有利於提高黟縣城區的整體生態環境質量,為當地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閒活動場所,並為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景觀特色

黃士陵文化公園主入口設定黃士陵篆刻代表作品,匯集展示其四十遊歷歸鄉與古槐相鄰的傳世作品,並建其雕塑於正中,表達其回歸田園的心情和黟縣人民對其的深刻懷念與敬仰。
公園植物取材於本地優勢植物種類、集中塑造綠色基調,並遵守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原則、打造生態和諧的生存世界。
在本公園的最高處,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做高山流水並設定聽濤亭,遊人在此可以深刻感受到黃士陵的文化氛圍。

人物簡介

黃士陵,字牧甫、又作穆甫、牧父、穆父,號倦叟、黟山人、黟山民、黟山病叟、倦遊窠主、息倦窠主等。齋名:“蝸篆居”、“延清芬室”、 “古槐鄰屋”。其父仲和精通說文,擅長小篆,工詩詞,有《竹瑞堂集》行世。黃牧甫幼受庭訓,“八九歲時,詩禮之暇,旁及篆刻。”從此便與篆刻結下了不解之緣。十幾歲時家園被毀,隨從兄至南昌謀生,業餘仍未放棄對書法篆刻的追求,二十八歲左右其在南昌出版了第一本印譜《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印譜》,充分顯示了其在篆刻上的天賦與功底。1882年移居廣州,有幸結識了當地名士符子琴,將軍長善及子志銳,文士沈澤棠、梁肇煌、梁鼎芬、文廷式等,這對他後來在藝術上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1885年由於將軍長善及其兒子志銳等人的大力揄揚薦舉,其進入當時最高學府北京國子監南學,致力於金石學的研究。並“從盛伯羲、王廉生、吳清卿游,學大進。”1887年受兩廣總督張之洞、廣東巡撫吳大澄之邀,入廣雅書局校書堂擔任校刻工作,1900年倦遊返鄉;兩年後又受邀於端方幕府,從事經史、金石圖籍的校刊、編拓等工作。1904年歸老回鄉後不再復出,直至1908年去世。
黃士陵公園
黃士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