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哨山

黃哨山

黃哨山位於天柱縣境正南面,海拔1029.5米,山上菁深林密,山下方圓百里,村寨數十個。黃哨山自古是一道險隘,迄明朝中葉才修有驛道直通山頂,凡由京城到黎平府上任的官員,均須“道出黃哨山“(黎平府志.地理志)。從北面上山,為15里碎石鑲嵌的花階路,距山頂不遠處,坡陡路窄,路旁圍以十餘丈長半人高的石欄桿;從山頂南下,為15里青石板路,三千餘級,曲折盤旋,俗稱“十八拐“。昔日設郵鋪于山頂,郵遞隔日一班。民國三十年(1941),經錦屏、天柱兩縣勘界後,在山頂豎立天柱縣石碑一塊,碑高1米,寬0.8米。山頂南下50米處,有一口古井,泉水甘冽,四時不竭。東面望樓坡、姊妹岩、五龍嶺比肩相望;西面白岩坡、筆架山遙相對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哨山
  • 地理位置:天柱縣
  • 長度:7500 m
  • 海拔:1029.5 m
黃哨山頂建有庵寺,原名天雲寺。正殿五間,左右齋房各兩間。相傳元明時期,從湖北來了個和尚,法號甄道乾,他沿著苗嶺山脈徒步千里,登上黃哨山,乍見千峰擁翠,霧嵐縹緲,清江如練,繞山環流,頓生世外桃源之感,即決意在此出家,傳揚佛教。其實甄道乾並百佛門教徒,他自幼喜歡耍槍弄棒,拜過拳師,為人豪俠仗義,好打抱不平,因路遇惡人欺壓鄉民,拔刀相助,為民除為害,被官府追緝,遂棄家出走,遁入空門,隱姓埋名,來到黔省。
他在黃哨山擇好籌建寺宇基後,即挨村挨戶化緣,籌集錢糧,招募工匠,歷經兩度寒暑,寺宇終於落成寺宇兩進樓閣,左右廂房四合;佛堂四壁漆得紅光照影,大雄寶殿釋迦牟尼端坐,左右佛塔和佛龕分列八大金剛、三千揭帝、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院內窗欞雕花鏤鳥,寺段四面翹角飛檐;三山門外,蒼松翠竹夾古道;一對華表,臨風沐露豎階庭;前庭後院懸鐘鼓,暮鼓晨鐘遠近聞。整個寺宇顯得雄偉壯觀,氣勢恢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