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

黃勝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勝雄,男,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先後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組學和天然有機化學等學科的知識與實驗技術開展天然產物的發現和生物合成研究。在ScienceNat CommunPNASJACSOrg Lett等國內外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研究方向,課題項目,發表論文,所獲榮譽,最新成果,

人物簡介

黃勝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2016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5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擔任國際SCI期刊《Chemistry & Biodiversity》的編委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雜誌的青年編委。其研究領域緊緊圍繞天然藥物的發現、生物合成和合成生物學展開。迄今已在ScienceNat CommunPNASJACSOrg Lett等國內外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所有文章的引用超過1500次。部分研究成果作為研究熱點被評述。

人物經歷

2013/02-至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
2011/01-2013/02,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化學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2008/04-2010/12,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藥學院,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2007/09-2008/03,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中藥學研究室,研究人員(Scientist)。
2004/09-2007/07,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博士
2001/09-2004/07,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產物化學,碩士
1997/09-2001/07,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本科/理學學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綜合運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組學和天然有機化學等學科的知識與實驗技術開展天然產物的發現和生物合成。研究目的:發現新結構天然藥物先導分子 ;解釋天然藥物的生源途徑並發現酶催化的新穎化學機制;實現對天然藥物分子的合成生物學,解決天然藥物的資源瓶頸。

課題項目

2014雲南省高端科技人才計畫基金
2013年國家基金面上項目
2013年國家基金青年項目
2013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引進海外傑出人才”啟動基金

發表論文

1. Yijun Yan, Jing Yang, Zhiyin Yu, Mingming Yu, Ya-Tuan Ma, Li Wang, Can Su, Jianying Luo, Geoff P. Horsman, Sheng-Xiong Huang*. Non-enzymatic pyridine ring forma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rubrolone tropolone alkaloids. Nat. Commun. 2016, 7, 13083.
2. Yijun Yan, Ya-Tuan Ma, Jing Yang, Geoff P. Horsman, Dan Luo, Xu Ji, Sheng-Xiong Huang*. Tropolone 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Rubrolone B, a Cationic Tropolone Alkaloid from EndophyticStreptomyces. Org Lett. 2016, 18, 1254-1257.
3. Zhiyin Yu, Li Wang, Jing Yang, Fan Zhang, Yun Sun, Mingming Yu, Yijun Yan, Ya-Tuan Ma, Sheng-Xiong Huang*. A new antifungal macrolide from Streptomyces sp. KIB-869 and structure revision of halichomycin.Tetrahedron Lett. 2016, 61, 1375-1378.
4. Pei Cao, Jing Yang, Cui-Ping Miao, Yijun Yan, Ya-Tuan Ma, Xiao-Nian Li, Li-Xing Zhao*, Sheng-Xiong Huang*. New duclauxamide from Penicillium manginii YIM PH30375 and structure revision of the duclauxin family. Org. Lett. 2015, 17, 1146-1149.
5. Sheng-Xiong Huang, Bong-Sik Yun, Ming Ma, Hirak S. Basu, Dawn R. Church, Gudrun Ingenhorst, Yong Huang, Dong Yang, Jeremy R. Lohman, Gong-Li Tang, Jianhua Ju, Tao Liu, George Wilding, Ben Shen*. Leinamycin E1 acting as an anticancer prodrug activat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c. Natl. Acad. Sci.USA 2015, 112, 8278-8283.
6. Sheng-Xiong Huang, Jeremy R. Lohman, Tingting Huang, Ben Shen*. A new member of the 4-methylideneimidazole-5-one-containing aminomutase family from the enediyne kedarcidin biosynthetic pathwa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3, 110, 8069-8074.
7. Sheng-Xiong Huang, Zhiyang Feng, Liyan Wang, Ute Galm, Evelyn Wendt-Pienkowski, Dong Yang, Meifeng Tao, Jane M. Coughlin, Yanwen Duan, Ben Shen*. A designer bleomycin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NA cleavage activity.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501-13509.
8. Sheng-Xiong Huang, Xiang-Jing Wang, Yijun Yan, Ji-Dong Wang, Ji Zhang, Cong-Xi Liu, Wen-Sheng Xiang, Ben Shen*. Neaumycin, A new macrolide from Streptomyces sp. NEAU-x211. Org. Lett. 2012, 14, 1254-1257.
9. Stern-Ginossar Noam, Weisburd Ben, Michalski Annette, Hein Marco Y, Huang Sheng-Xiong, Ma Ming, Shen Ben, Qian Shu-Bing, Hengel Hartmut, Matthias Mann, Ingolia Nicholas T, Weissman Jonathan S*. Decoding Human Cytomegalovirus. Science 2012, 338, 1088-1093.
10. Huang Sheng-Xiong, Powell Emily, Rajski Scott R., Xu Wei, Zhao Li-Xing, Jiang Cheng-Lin, Duan Yanwen, Shen Ben*. Discovery and Total Synthesis of a New Estrogen Receptor Heterodimerizing Actinopolymorphol A from Actinopolymorpha rutilus. Org. Lett. 2010, 12, 3525-3527.

所獲榮譽

2016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入選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
2014年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特等獎,五味子化學研究,排名第六
2014年入選雲南省“高端科技人才”
2013年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香茶菜屬植物二萜及其抗癌活性研究,排名第五
200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7年第二屆羅氏創新化學獎 (Roche Creative Chemistry Award)
2006和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2023年10月,黃勝雄獲得第四屆吳征鎰植物學獎“青年創新獎”。
2023年11月,入選2023年第二批“雲南好人”名單。

最新成果

2021年3月2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日前在抗膽鹼基本藥物莨菪鹼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了莨菪鹼脫氫酶(莨菪醛脫氫酶,又名莨菪醛還原酶),並揭示其合成莨菪鹼的催化機制,並利用其提高了藥用植物顛茄中莨菪鹼產量。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已由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化學學會·催化》發表,論文通訊作者是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廖志華。廖志華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黃勝雄團隊發現了莨菪鹼脫氫酶,該酶能夠利用底物合成莨菪鹼;對莨菪鹼脫氫酶合成莨菪鹼的催化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並進一步利用莨菪鹼脫氫酶大幅度提高了藥材中莨菪鹼產量,從而有效降低莨菪鹼生產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