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芬(福建永春東平婦產科醫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仁芬(1916~1993) 福建永春東平鴻安人,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名馳德化城鄉的婦產科醫師。黃仁芬自幼恬寂嫻雅端淑,吃苦耐勞,聰明好學,極富愛心。少年時期先後就學於本村國小、省立永春中學(今永春一中)國中部。國中畢業後,因家境困難輟學。其後曾受聘於本村國小任教。民國30年(1941)考入福建莆田聖路加護產學校,受三年護士專業與一年助產特科教育。畢業後,於民國34年(1945)分配來德化惠德醫院(基督教會辦,遺址今縣人武部),任護士兼助產士。1952年,惠德醫院由德化縣人民政府接管,後併入德化縣醫院。其間,黃仁芬被保送晉江專區(今泉州市)第二醫院婦產科(附設提高班)進修近二年。回院後,負責組建德化縣醫院婦產科,黃仁芬任婦產科醫師,並主持工作,直至1976年(其間1961年曾下放雷峰公社衛生院半年)。她為德化人民的衛生事業揮灑心血汗水近50載,為廣大孕產婦與嬰幼兒的健康作出可貴的奉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仁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永春東平鴻安
  • 出生日期:1916
  • 逝世日期:1993
  • 職業:醫生
人物品性
黃仁芬醫德高尚。她一生對待孕婦產婦患者,不論貧富,不論是文盲村婦或知識女性,皆視若自己的姐妹、兒女;對孕、產婦的疾苦,視若自身的疾苦。因此,她對待孕、產婦及婦科患者,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元微不至,認真查詢病情,耐心傾聽陳述,細心解答諮詢。
她以醫院為家,工作無論上下班,隨到隨診,解困扶危、治病救人不遺餘力。她醫術之高明,就婦產科方面在當時堪稱德化首屈一指,連鄰縣永春的相當部分孕婦也來德化縣醫院找她就診。如檢查孕婦胎位,她只是輕輕撫摸,稍微按壓,即了如指掌,必要時並予輕輕按摩矯正。其檢測預產期,亦大都準確無誤,孕婦們可以按她的提示充分做好必備事宜。對於助產接生,她總是儘量發揮其長期積累的臨床技術經驗引導自然分娩,避免藉助器械或動手術;對於重難產婦確需剖腹產者,則極其認真細緻地給以施行手術,盡其所能保其母嬰健康,利於產婦早日復康。黃仁芬自幼生活成長於農村,了解、同情、關懷窮苦人疾苦。二十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當時人民物質生活普遍困難,尤其廣大農村,有些產婦需到醫院分娩,臨產時飢腸轆轆,黃仁芬醫師恐其飢餓分娩乏力,常拿來自己當時每人每月定量僅數兩的白糖,調開水送給產婦飲用充飢(這在當時已是很難得的款待);遇有特殊情況,還親自煮給點心,以增加其自身力氣,利於分娩。有些遠途產婦出院後回家沒有路費,她則慷慨解囊資助,等等。由她親自接生或負責主持接生的產婦及其家屬親友,人人將她視若最貼心最信賴的親人,從內心深處由衷尊敬而熱切地稱她“黃阿姐”!不少產婦後來與她如親戚般往來,成為親密朋友。
黃仁芬為了廣大孕婦與嬰幼兒衛生健康,又積極培養新法接生隊伍,在全縣範圍內普遍推廣新法接生,改變傳統舊法接生不科學不衛生的習慣,提高嬰幼兒成活率,保護母親身體健康。自1950年代以來,多次舉辦新法接生培訓班,親自為接生員講課並指導實習。全縣經她培訓的新法接生員逾數百人,分布於各鄉村角落,成為德化一支龐大的婦幼衛生工作隊伍、推廣新法接生的主力軍,為廣大城鄉婦幼衛生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黃仁芬的醫術醫德在人民民眾中有極高威望,以致她退休後無法得到休息,很多孕婦就是不到醫院婦產科就診,而直接找到她家門,懇切央求她為其檢查、矯正胎位,諮詢有關問題,認為由“黃阿姐”診治則特別信賴、放心;任憑她再三解釋婉辭也無法獲得孕婦們的諒解,非滿足其要求終不願離去。1986年,黃仁芬因動脈血管栓塞行右腳截肢,又兩次乳腺癌手術,行動不便,身體虛弱,部分孕婦還是邊央求邊躺到她的臥榻上,請其檢查、矯正胎位。直至1993年與世長辭前的三四個月,真的無法動作了才休息。
黃仁芬品性高潔,薄於財利,憫恤窮人,拒收財物送禮。一生從事醫務工作50載,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不愧為古瓷都德化一代良醫。她離開人間已經10年,而德化城鄉的廣大人民民眾,尤其是老年婦女,仍一直難於忘懷在談論她,憶念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