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麻竹林多以筍用為主要目的,竹材往往被當作薪炭材低效利用。竹材纖維含量49.2%,纖維長,纖維長寬比193,是製紙漿的好原料,日益受到紙漿企業的重視,已成為紙漿竹林發展的重要竹種,因此筍材兩用栽培模式成為今後麻竹林經營方向。然而,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麻竹林栽培水平參差不齊,多數麻竹種植後第7年起開始衰敗,竹筍低產,品質下降,竹材不用或低用。截至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分麻竹林已種植14年以上,屬老齡期,以田林縣八渡筍(麻竹)為例,1993年開始大面積種植後,因營林措施不到位、管護粗放等原因,部分竹林產筍量不足300kg/畝,林地利用率太低。因此針對廣西麻竹林經營現狀,需要及時制定麻竹低產林改造技術。
編制進程
2015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根據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的2015年第三批地方標準制定(修訂)計畫安排,以《林業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契約任務書》(契約編號:2015-0210)將該標準的制訂任務委託廣西林科院承擔。該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提出並歸口。
標準項目下達後,主要起草人員首先進行了標準編寫的學習培訓,熟悉標準編寫的各個步驟和工作內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法、標準化工作導則彙編、標準制定等有關檔案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管理規定》要求,確定了該標準編寫的原則和技術路線,並有序地開展該標準的起草工作。
2015年6月~2016年4月整理歸納該標準所需材料,主要依託建設在在合浦縣實施的“叢生竹筍材兩用林試驗示範”、在蒼梧縣實施的“叢生竹筍材兩用林推廣”,以及2010後在南寧市良慶區的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南方優良竹種定向高效培育技術示範”、在田林縣實施的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畫項目“田林八渡筍產業技術升級與套用示範”、在田東縣富民強縣項目“竹子產業開發與示範”等科研成果中成熟技術。將這些成果中對低產林改造有用的技術要點提取出來。
2016年4月完成了該標準草案第一稿,5月16~26日網路上傳草稿或當面諮詢了從事叢生竹栽培和研究的相關專家學者、科研管理部門和生產經營者,匯集多方意見,再經起草人員討論修改後形成徵求意見稿第二稿。
2018年5月28日,地方標準《麻竹低產林改造技術規程》(DB45/T 1776-2018)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8年7月1日,地方標準《麻竹低產林改造技術規程》(DB45/T 1776-2018)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黃大勇、徐振國、李立傑、鐘琿、郝海坤、戴俊、陳琴、藍肖、黃開勇。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改造後的指標要求 | |
---|
5 改造技術 | |
---|
6 主要病蟲害防治 | |
---|
7 竹筍採收 | |
---|
8 驗收與建檔 | |
---|
附錄A(資料性附錄)麻竹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麻竹低產林改造技術規程》(DB45/T 1776-2018)規定了
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低產林改造的術語和定義、改造後的指標要求、改造技術、主要病蟲害防治、竹筍採收、驗收與建檔。該標準適用於廣西境內麻竹低產林的改造。
引用檔案
GB/T 8321(所有部分)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LY/T 1628 黃脊竹蝗防治技術規程 |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 LY/T 2338 麻竹栽培技術規程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麻竹低產林改造技術規程》(DB45/T 1776-2018)的制定,有利於指導低產林改造,規範麻林栽培技術,提高麻竹經營水平,從而大面積提高麻竹低產林筍材產量,保持豐產穩產,以及指導其他叢生竹低產林改造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