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莖異跗螢葉甲

麥莖異跗螢葉甲

昆蟲名,為鞘翅目葉甲科。分布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南限未過淮河,西達擴肅、青海。山西、甘肅、河北日趨嚴重。寄主於麥類、玉米、枸杞、刺薊、柳等。幼蟲從土下1.5cm處鑽入麥莖內為害,造成枯心死苗和白穗、無效桑,致大片麥田缺苗斷壟。是小麥的毀滅性害蟲。

基本介紹

  • 別名:麥莖葉甲、小麥金花蟲
  • 中文學名:麥莖異跗螢葉甲
  • 拉丁學名:Apophylia thalassina (Falderman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secta
  • :鞘翅目
  • :葉甲科
  • 分布區域:黑龍江、內蒙古、青海、山西、甘肅、河北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雌成蟲體長7—9mm,鞘翅古銅色,孢卵後腹部伸長增大超過鞘翅蓋外;雄成蟲體長6—7mm,頭前端黃褐色,後部黑褐色,觸角11節,鞭狀,前胸背板黃褐色,上有3個黑色斑紋,中間的較大,鞘翅翠綠色有螢光,密生黃色細毛。
長0.8一1.5mm,橢圓形,初淺黃色,越冬時青灰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9—12mm,黃褐色,前胸盾板和臀板黑褐色,身體背面各節有大小不一的暗黑色斑點排列整齊。
長6—9mm,米黃色,圓柱形,端部具臀刺2根。

生活習性

華北1年生一代,以卵在地表1一次m處越冬,翌年3月下旬,小麥拔節,卵開始孵化,4月上旬小麥拔節盛期進入卵孵化盛期。小麥拔節至孕穗期是麥莖葉甲幼蟲為害盛期,小麥孕穗初期幼蟲開始化蛹,小麥揚花、灌漿進入蛹羽化盛期。幼蟲有轉株為害習性,每頭幼蟲能為害7—16.9株。成蟲常在早晨和傍晚群集在小薊上,將葉片食成大量孔洞,甚至僅剩主脈的一小部份。卵散產在土縫和疏鬆的土中。該蟲發生與地形、耕作、氣象條件關係密切,一般淺山丘陵區、連作麥田、耕作粗放田塊易發生,卵孵化盛期雨水偏多的年份發生重。

防治方法

(1)5月中下旬除去麥田中小薊,可減少成蟲產卵機會。(2)成蟲發生盛期,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0%1605乳油1500倍液、10%溴氟菊酯乳油1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3)治卵。秋深耕25—30cm,可滅卵。(4)治幼蟲。用1.5%甲基1605粉或2.5%敵百蟲粉或2%殺螟松粉,每667m22kg左右,結合中耕澆水,帶藥入土,可防止幼蟲轉株為害。也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50%1605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1000一2000倍液灌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