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沿革
麥埔村清
順治年間為“在坊”麥埔保,康熙三十九年與黃倉保合併為麥倉保。民國時期屬綏安鎮石齋保轄。新中國初期為第一區(城關區)的石齋鄉轄。1956年必屬舊鎮區大埔分轄。1958年9月屬城關公社麥埔大隊。1961年城關分社鹿溪公社的爐尾大隊。1984年9月撤社並鄉,屬城關鄉麥埔村。1988年5月城關鄉合併綏安鎮,麥埔村歸綏安鎮轄。村轄:麥埔、嶺頭、黃倉街、新亭、鐵爐5社,分設5個村民小組。
姓氏源流
麥埔社97戶、428人;
林姓31戶、131人,祖源來自深土東庵路下;
陳姓38戶、139人,祖來自草埔村,少數來自北街;
蔡姓5戶、19人,祖源來自石齋社區;
王姓6戶、15人,源來自英山村。
嶺頭社,清時為麥埔社林姓所居,民國時期只剩1戶,由鹿溪村胡和翠入贅,保留胡姓,生三子,至今後裔分衍20戶、89人。
黃倉街:31戶、164人;
李姓源來自黃倉村,蔡姓6戶、20人,源來自石齋;
陳姓5戶、19人,源來自縣城北街,自解放前來此開設“金川號鼎爐”,逐漸來此居……
新亭社是張姓聚居地,張姓37戶、130人,祖源來自溪南村中營社;
王姓10戶、33人,源來自英山村;
陳姓5戶、20人,源來自草埔村;
鐵爐社:49戶、218人,張姓20戶、78人,源來自溪南村中營社;
李姓11 戶、42人,源來自黃倉村;
柯姓10戶、33人,源來自縣城原十九門內;
林姓10戶、46人,源來自舊鎮烏石。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農、工、商等各行各業全面發展,擴大多種經營。
農產品有稻穀、蕃薯、花生、黃豆、蔬菜等及龍眼、荔枝、桃、李、柑桔、楊梅、蜜柚、香蕉等水果。
全村有牧牛5戶,養豬13戶,養雞鴨2戶,淡水養殖5戶,有機磚廠1家。
建築隊7組50人;裝簧20人,釘模板10人,電焊工10人,捆鋼筋5組。
有營運貨車17部,客車1部,農用車27部,手扶拖拉機4部,鏟車4部,小車41輛。
富餘勞力外出務工,在本縣內經商開店50人,出外縣務工30人,本縣內外出務工150人,全年勞務費收入300萬元。
2012年糧食產量61噸,蔬菜150噸,水果產量200噸,水產品產量80噸,生豬出欄1200頭,肉牛30頭,雞鴨出欄2960隻,全年農業總產值1290萬元,年人均純收入8600元。
基礎設施
村部:2008年在位於麥埔社(山舊線路旁)建一座村委會辦公大樓,投資70萬元,占地面積750平方米,建築面積630平方米。
學校:1999年在麥埔村建一座麥埔國小,投資90萬元,校園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64平方米,設6班教室,學生157人,教師12人。
老人活動場所:2007年投資12萬元在麥埔社建新亭社老年人活動場所,建築面積80平方米,投資15萬元建新亭社老人活動場所建築面積60平方米,入會老人125人。
衛生醫療:1996年經縣衛生主管部門批准,設村衛生所一間,衛技5人。自2006年以來村民參與“新農合”,現參合率已達100%。
電力供應:1979年開通村民用電,電電率達100%。全村擁有電冰櫃210台,洗衣機200台,空調器150台,電風扇、電飯煲、電熱器、電磁爐等家用電器基本普及,廚房燃料以液汽和電為主,用柴禾作燃料占少數。
飲用水:飲用井水。
道路建設:2004年至2008年村民集資250萬元,上級補助56萬建成村社之間和社內路共長5公里的水泥路。
村辦通用廠房:2005至2007年投資650萬元在本村麥埔建通用廠房12000平方米,供客商辦企業租用。
家園環境: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家家戶戶都已有一座嶄新的樓房,已展現在前面,向城市化生活水平已邁出一大步。
建築文物
祠堂
麥埔林氏祖祠世德堂:位於麥埔社,始建於清代,近代建築。祠堂坐東北朝西南。寬12.4米,深15.05米,建築面積186平方米,以門樓、圍牆、天井、正堂組成,懸山頂,屋脊燕尾,正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加前廊,前廊圓鼓形柱礎,圓木柱承生,正堂前天井,三面圍牆,正面門樓,懸山頂,石門豎。
新亭張氏祠堂:位於新亭社,始建於清代,近代重修,祠堂坐東北朝西南,由廳門、圍牆天井、正堂組成,懸山頂,燕尾脊,建築面積175平方米,正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加前廊,正面開大門,前廊圓鼓形柱礎,圓木柱,兩側開龍虎門,正堂做神龕、置神台。
廟宇宮觀
麥埔廟:位於麥埔社,始建於明代,近代重修。廟坐西北朝東南,寬10.4米,深14.5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以門樓、圍牆天井、正殿組成,懸山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加前廊,抬梁木結構。方石柱接木柱承重,前廊兩側各開邊門,正殿前為天井,三面圍牆,正面門樓,懸山頂,石門豎,廟中祀媽祖,及玄天上帝。
鐵爐元帥廟:位於鐵爐社路口,始建於清代,近代重建,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建築面積63平方米,單進單開間,懸山頂,燕尾脊,建抬梁木結構,廟內主祀奉康元帥,趙元帥,配祀福德正神,2008年農曆6月重建。
文物古蹟
石媽埔女生殖器(石刻):位於黃倉街社北面約500米的山坡上,地名石媽埔,石高、寬約4米,厚2米,花崗石頂上,刻女陰(女生殖器)豎立,石刻系在原天然的石縫中形成的,系先人對生殖器崇拜的產物,今仍有人祭拜。
百年大樹
古芒果一株,在鐵爐社處
古榕樹一株,在新亭社
古榕樹一株,在麥埔社
人物
林亮:清康熙年間定海總兵
林朝翼(林亮之子):清年代廣東瓊州總兵
林錫齡:清雍正年間貢生,侯官訓導
職稱
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