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玉泉公園

麗江玉泉公園

麗江玉泉公園位於麗江古城北面象山腳下,始建於乾隆二年(1737),其後乾隆六十年、光緒十八年均有重修記載。舊名玉泉龍王廟,因獲清嘉慶、光緒兩朝皇帝敕封“龍神”而得名,後改稱黑龍潭。又名玉泉公園。泉水從山麓岩石間湧出, 匯集成廣約四萬平方米深潭,水碧如玉,因稱玉泉。四周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優美的古建築點綴其間。其流光溢彩,常引人駐足留連。潭水清澈見底,遠處高聳的玉龍雪山倒映其中,美不勝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麗江玉泉公園
  • 地理位置麗江古城北面象山
  • 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
  • 古稱:黑龍潭
  • 日期始建:1737
地理位置,風景特色,評價,

地理位置

玉泉公園,俗稱"黑龍潭",又名"玉水龍潭"、"象山靈泉"。位於麗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多股泉水從象山腳下的古栗樹下湧出,匯成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開著潔白的海菜花,水底游魚如梭,潭畔花草樹木繁茂,樓台亭閣點綴期間,風景秀麗。
麗江玉泉公園

風景特色

進至玉泉公園,迎面見有一座塗金繪彩的牌樓,門口四尊石獅,肌理秀美,威武雄壯,過去守護木氏土司衙門,1966年遷此守護玉泉。進門往右,但見垂柳飄指,一潭澄碧,樹底天光雲影,樹梢樓台隱現。沿潭右堤至鎖翠橋,橋上古人有聯云:“驚濤撼樹飛晴雪,未雨垂虹臥曲波。”它生動地描繪了橋邊景致。右邊橋下三孔飛瀑,水花四濺,濤聲如雷,流向古城,玉水河畔,楊柳依依,濃蔭蔽日。往橋的左邊看,一座五孔石拱橋,長虹臥波一般,將潭一分為二,玲瓏俊美的一文亭、得月樓分別屹立內外潭心,四面臨水,有橋與岸上相連。此樓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樓名取自古人對聯“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時,郭沫若為該樓題寫了匾額“得月樓”三字及兩副對聯。一副是集毛澤東詩詞句:
麗江玉泉公園
春風楊柳萬千條,風景這邊獨好;
飛起玉龍三百萬,江山如此多嬌。
另一副是郭老撰書的楹聯:
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
玉水縱橫半里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
全聯僅三十字,卻寫出了玉泉公園的神韻,書法遒勁而灑脫奔放,為公園增色不少。遠處玉龍雪山倒遇潭中,可見“雪山四萬八千丈,銀屏一角深插底”奇景。象山半壁也映入水中,使黑龍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景色無比秀麗。
玉泉北畔的五鳳樓(又名法雲閣),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為三疊八角飛檐樓閣,共有20個啄天飛檐,從各個角度看,都見五個飛角,就像五隻欲飛的鳳凰,故名“五鳳樓”。此樓融會了漢、藏、納西各民族的建築特點,是納西古代建築中的佼佼者,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崇禎十二年春,徐霞客遊歷麗江,曾留居此樓八日,為土司木增編校雜著並作序,在納西族文學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五鳳樓五鳳樓

評價

在玉泉東畔古栗樹叢中,有歷代石碑,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園內還有東巴文化研究所和東巴文化博物館。這是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該館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之一,同時也是遊客了解麗江民族文化的最佳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