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山耕:茭白保鮮技術貯運手冊

《麗水山耕:茭白保鮮技術貯運手冊》是2018年12月2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水山耕:茭白保鮮技術貯運手冊
  • 標準編號: T/LSSGB 001-014—2018
  • 發布日期:2018年12月25日
  • 實施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適用範圍,主要內容,

起草人

俞靜芬、朱麟、凌建剛、尚海濤、康孟利、林旭東。

起草單位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所。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茭白貯運技術,涉及採收、分級、庫房準備、預冷、包裝、入庫與堆碼、貯間控制、出庫、運輸等技術操作。本標準適用於浙江地區茭白的貯運保鮮。

主要內容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茭白貯運技術,涉及採收、分級、庫房準備、預冷、包裝、入庫與堆碼、貯間控制、出庫、運輸等技術操作。
本標準適用於浙江地區茭白的貯運保鮮。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對於本檔案的套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檔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檔案。
GB/T 6543 運輸包裝用單瓦楞紙箱和雙瓦楞紙箱
GB/T 9687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T 30134冷庫管理規範
NY/T 835 茭白
NY/T 1311 農作物種質資源鑑定技術規程 茭白
DB33/T 2090 “麗水山耕”建設和管理 通用要求
T/LSSGB 001 麗水山耕:食用種植產品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檔案。
1 3.1 夏茭
雙季茭春夏季成熟採收的茭白。
2 3.2 秋茭
單季茭或雙季茭秋季成熟採收的茭白。
3 3.3梅茭
當年新栽,並於當年6月份採收的茭白。
4 3.4 殼茭
茭肉外保留有3~5片葉鞘的茭白肉質莖。
5 3.5 灰茭
茭白肉被黑粉菌的厚坦充滿,茭肉短粗,布滿黑色點、條,喪失商品性和食用價值的茭白。
6 3.6 青茭
茭肉外露後,表面色澤變成綠色的茭白。
7 3.7 老茭
茭白表面老青的茭白。
8 3.8 成熟茭白
花莖中心葉聚,外面兩張葉向花莖靠攏,心葉短於外葉,葉鞘上形成白眼,白眼處收束像蜂腰。
9 3.9 整齊度
同一品種茭白質量大小的一致程度,按NY/T 1311 規定執行。
10 3.10 新鮮
色澤明亮,不萎蔫,不失水。
4 採收
4.1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栽培的環境技術條件應符合T/LSSGB 001 中4、5有關生態環境和種植過程有關規定。
4.2 採收時間
避開高溫時間段採摘,夏茭和梅茭應選在早晨8: 00前,秋茭10: 00前採收。
4.3 採收成熟度
八成熟採收,茭白外層茭殼葉片裂口0.2-1 cm。
4.4 採收方法
按T/LSSGB 001 採收方法執行,成熟一批採收一批,整個採收過程中嚴防機械損傷,輕采輕放。採收時,在薹管1~2cm處,用鋒利的不鏽鋼刀將其割斷,留葉鞘35~45 cm。
5 分級
5.1 質量要求
嚴格挑選,剔除青茭、灰茭、老茭、蟲茭和病茭等,應分級包裝,使茭白整齊度較好。分級應在環境溫度較低且陰涼的地方進行。
5.2 分級標準
茭白質量按NY/T 835 要求執行。
表1 茭白的質量分級標準
指標 一等品 二等品
新鮮度 外觀鮮綠光亮,無萎蔫,無失水 外觀發暗或發黃,出現萎蔫、失水。
成熟度 茭肉外表飽滿,有光澤,組織細密。 茭肉軟化,無光澤,組織發棉或空心。
茭殼 茭肉有3~4片茭殼包裹,葉鞘緊裹,茭殼鮮綠。 茭肉僅1~2片茭殼包裹,葉鞘裂開且露出茭肉,茭殼發暗。
外形 茭殼長35~45 cm,茭肉長20~25 cm。 茭殼、茭肉過長或過短。
6庫房準備
6.1 庫房消毒
預冷庫及冷藏庫按GB/T 30134管理,保持清潔、衛生、無異味;使用前一周使用庫房消毒劑消毒,使用前1~2天,打開冷庫,使庫溫穩定;庫房內放入≥10cm的墊板或貨架。
6.2 庫房檢查
茭白入庫前2 d進行空庫運行,檢查冷庫運行及控溫情況,確保冷庫運行正常。
7 預冷
茭白採收後6~8 h以內運送到1~4℃的預冷庫預冷12~24h,使茭白中心溫度接近貯藏溫度。
8 包裝
8.1 包裝材料
包裝容器選用物流筐、瓦楞紙箱、聚乙烯塑膠薄膜等,瓦楞紙箱應符合GB/T 6543的規定。內包裝採用茭白專用保鮮袋,應符合GB/T 9687的規定,厚度為0.03~0.05mm。
8.2 包裝方法
將分級、預冷後的茭白輕輕地、整齊地交叉橫放入茭白專用保鮮袋內,不可豎放、不可硬塞、不可擠壓,每袋裝15kg~20kg,紮緊袋口。
8.3 產品標識
入庫茭白每批記錄採收時間、入庫時間、重量、品種、來源地等信息。出庫時做好出庫登記。
外包裝應符合DB33/T 2090有關規定,彰顯當地農耕文化特色的色彩、用材、文字視圖等多種元素進行設計,應避免過度包裝。
9 入庫與堆碼
9.1 入庫
茭白按照等級歸類入庫貯藏,不同批次、不同品種、不同產區的茭白應分開堆碼貯放。
9.2 堆碼
貯藏架宜分3層~4層,總高度一般不超過庫高的2/3,貯藏架與架之間留50~60 cm過道,以便管理人員檢查和觀察。包裝袋或箱存放行距為25 cm,包裝袋與冷庫壁距離10~12 cm,包裝袋與進風口下端距離不小於5 cm。
10 貯間管理
10.1 溫度控制
不同季節採收的茭白最適貯藏溫度略有不同,夏茭、梅茭貯藏溫度為-0.5℃~0.5℃;秋茭貯藏溫度為-1℃~0℃。生產中,如果庫溫波動較大,庫溫設定應按照波動幅度略微提高,避免最低溫低於-1℃。
10.2 濕度控制
庫內最適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5%。
10.3 O2和CO2濃度控制
保鮮袋內應保持適當的O2濃度和CO2濃度。袋內O2和CO2的濃度宜控制在3%-5%。但當CO2高於8%或O2低於2%應及時通風換氣,防止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損傷。
11 出庫質量要求
表2 出庫茭白的等級標準
指標 一等品 二等品 不合格品
外觀品質 茭殼鮮綠,無失水無霉點。 茭殼鮮綠,微失水,無霉點。 茭殼黃褐色,皺縮,霉點嚴重。
茭肉表面質量 形態飽滿,無脫水,茭肉潔白有光澤,無色斑。 形態飽滿,無脫水,茭肉有微量黃褐色斑。 皺縮嚴重,黃褐色斑多。
茭肉橫切面質量 組織細密,無脫水,切面潔白,有光澤。 組織稍有脫水,切面較潔白。 組織有空心,切面色暗。
氣味 本品具有特有的清香味,無異味。 開袋稍有酒精味或其它異味。 開袋酒精味濃,並有其它異味。
根部腐爛長度 0cm  0.5cm  1.0cm以上
12 貯藏期限
通常茭白貯藏期不超過3個月為宜,不同季節採收的茭白貯藏期長短不一,夏茭貯藏期為60d,秋茭貯藏期為80d,梅茭貯藏期為45d。
13 控溫運輸
提倡採用控溫方式運輸,控溫車應控制車箱溫度不高於5℃、相對濕度85%~95%,保持車箱內堆內各處溫差不超過±2℃。控溫運輸不宜超過7d。
14 出庫及銷售
14.1 出庫
冷藏茭白按需從冷庫移出,進入流通銷售;宜出庫後1h再打開包裝,防止大量結露。
14.2 銷售
建議在5~10℃的貨架櫃內擺放銷售,貨架期不宜超過72h。並按照T/LSSGB 001第9章具體實施;按DB33/T 2090第7、8章做好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安全監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