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馬橋鎮

鹿馬橋鎮

鹿馬橋鎮,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地處東安縣中部,東與蘆洪市鎮為界,南接端橋鋪鎮,西南與川岩鄉毗鄰,西與黃泥洞林場相連。區域面積179.3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41497人。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北應區。1949年11月,屬第二區。1961年7月,改稱鹿馬橋、金江公社。1984年3月,稱鄉。1995年6月,鹿馬橋鎮、金江鄉(劃出黃泥洞、大寬、肖家嶺村歸黃泥洞林場)合併為鹿馬橋鎮。2015年,黃泥洞鄉與鹿馬橋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鹿馬橋鎮。截至2020年6月,鹿馬橋鎮下轄5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2019年,鹿馬橋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馬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
  • 地理位置:東安縣中部
  • 面積:179.31 km
  • 下轄地區:5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新村社區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909
  • 車牌代碼:湘M
  • 人口:41497人(2019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文物古蹟,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北應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2月,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由南安鄉和大安鄉各一部分組成。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三安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屬南應鄉。
1949年11月,屬第二區。
1950年11月,為沙趨贈良西鄉、黃泥洞鄉、鹿馬橋鄉、四塘鄉。
1956年6月,為鹿馬橋鄉、沙子鋪鄉。
1958年10月,為上遊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改稱鹿馬橋、金江公社。
1984年3月,稱鄉。
1985年5月,鹿馬橋鄉改稱鎮。
1995年6月,鹿馬橋鎮、金江鄉(劃出黃泥洞、大寬、肖家嶺村歸黃泥洞林場)合併為鹿馬橋鎮。
2015年,黃泥洞鄉與鹿馬橋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鹿馬橋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鹿馬橋鎮轄黎山、新村、新街3個居委會,金江、白竹園、石鼓、七家廖、大沙子鋪、坪陽壩、馬頭灣、酸棗坪、李家灣、樓腳坪、沙子山、黃里坪、肖羅塘、鹿馬橋、伍通廟、四塘、三口塘、水溪、泉水、陶家、陶家沖、毛塘、天堂、筒家嶺等2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個居民小組,27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鹿馬橋鎮下轄5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村社區。
黎山社區
水溪村
黃泥洞村
河東村
新村社區
天堂村
肖家嶺村
石壩沖村
新街社區
簡家嶺村
大寬村
唐家村
黃里坪村
金江村
沙溪農村社區酷應宙想
泉水農村社區
五通廟村
蘇家嶺村
馬坪村
興隆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鹿馬橋鎮地處東安縣中部,東與蘆洪市鎮為界,南接端橋鋪鎮,西南與川岩鄉毗鄰,西與黃泥洞林場相連。區域面積179.31平方千米。
鹿馬橋鎮

地形地貌

鹿馬橋鎮西部為中低山區,其餘為丘陵溪谷平地,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寨子嶺,海拔844.6米;黃泥洞國有林場最低海拔182米,最高海拔1424米。地殼以塊狀上升為主,形成了群峰攢擁、氣勢磅礴的地貌景觀。有皂水函、羊欄、柴山口、碑石口等7處瀑布,最低20米,最高110米(皂水函)。另有牛頭寨、舒家山兩個大峽谷,白蛇洞、白骨洞、龍井等8個溶洞。

水文

鹿馬橋鎮境內芝潤嫌翻有金江河和鹿江小溪呈"人”字穿充婆越全鎮,系湘江支流,全長18.3千米。中型金江水庫位於境內。

人口

2011年末,鹿馬橋鎮轄區總人口405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01人仔辨潤,城鎮化率4.68%。總人口中,男性21302人,占52.50%;女性19276人,占47.50%;18歲以下7974人,占19.65%;18~35歲11266人,占27.76%;35~60歲15306人,占37.72%;60歲以上6032人,占14.87%;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0030人,占98.65%;瑤族547人,占總人口的1.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3‰,死亡率3.35‰,人口自然增長率7.88‰(以上含黃泥洞林場)。
2017年末,鹿馬橋鎮常住人口24948人。
截至2019年末,鹿馬橋鎮戶籍人口4149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鹿馬橋鎮財政總收入701.0萬元,比上年增長20.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9.0萬元,增值稅85.0萬元,個人所得稅27.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4%、84.8%、92.9%。人均財政收入206.3元,比上年增長41.8%。完成財政總支出1849.0萬元,比上年增長44.2%。
2019年,鹿馬橋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農業

鹿馬橋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0萬畝,人均0.6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水稻、油菜、蔬菜、大豆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4%。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000噸,其中水稻20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0.2萬畝,產量1100噸,主要品種為紫皮大蒜、油菜等。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2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

工業

2011年,鹿馬橋鎮工業總產值0.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占生產總值的26.0%。

金融

2011年末,鹿馬橋鎮境內套永慨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幼稚園5所,在園幼兒1080人,專任教師32人;國小2所,在校學生2500人,專任教師8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4所,國中在校學生534人灶籃立,專任教師82人(以上含黃泥洞林場),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1997年12月,建成鹿馬橋有線電視台,後改稱鹿馬橋廣播電視站,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1.8萬戶,入戶率55.2%。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2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處。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9個,門診部2個;有床位3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7.0張;固定資產總值9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6名,其中執業醫師35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1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萬人次。24個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鹿馬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0戶,人數557人,支出629392元,比上年增長6.6%,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6.3%;醫療救助17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58人次,共支出9.3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7戶,人數1601人,支出131.6萬元,比上年增長31.3%,月人均68.5元,比上年增長28.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3人。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萬人,參保率42.9%(以上含黃泥洞林場)。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處。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8個,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09萬戶。
  • 水利
鹿馬橋鎮境內有上型號水庫7座,水電站3座,水閘12座,泵站1處,農村飲水工程1552處;塘壩369處(含黃泥洞林場)。
  • 給排水
2007年,建成鹿馬橋自來水廠,年供水2.7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5000米。
  • 供電
1987年,鹿馬橋變電站、供電站建成。

交通運輸

2003年,建成鹿馬橋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40班次,日均容量10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蘆洪市出一天子,被朝廷欽兵追殺至橋頭,天子奪一木馬賓士而去,得名“木馬橋”,後忌諱“木馬”為死馬,故更“木”為“鹿”而得名。

文物古蹟

鹿馬橋鎮境內有500米長的石城牆、馬跡江的馬蹄印、萬宗朝佛天花洞、中國近代名將唐生智修建的興隆寺、天寶錫礦公司遺址、永州府尹胡文臣府第大院等自然人文景點。

水文

鹿馬橋鎮境內有金江河和鹿江小溪呈"人”字穿越全鎮,系湘江支流,全長18.3千米。中型金江水庫位於境內。

人口

2011年末,鹿馬橋鎮轄區總人口405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01人,城鎮化率4.68%。總人口中,男性21302人,占52.50%;女性19276人,占47.50%;18歲以下7974人,占19.65%;18~35歲11266人,占27.76%;35~60歲15306人,占37.72%;60歲以上6032人,占14.87%;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0030人,占98.65%;瑤族547人,占總人口的1.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3‰,死亡率3.35‰,人口自然增長率7.88‰(以上含黃泥洞林場)。
2017年末,鹿馬橋鎮常住人口24948人。
截至2019年末,鹿馬橋鎮戶籍人口4149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鹿馬橋鎮財政總收入701.0萬元,比上年增長20.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9.0萬元,增值稅85.0萬元,個人所得稅27.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4%、84.8%、92.9%。人均財政收入206.3元,比上年增長41.8%。完成財政總支出1849.0萬元,比上年增長44.2%。
2019年,鹿馬橋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農業

鹿馬橋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0萬畝,人均0.6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水稻、油菜、蔬菜、大豆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4%。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000噸,其中水稻20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0.2萬畝,產量1100噸,主要品種為紫皮大蒜、油菜等。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2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

工業

2011年,鹿馬橋鎮工業總產值0.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占生產總值的26.0%。

金融

2011年末,鹿馬橋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幼稚園5所,在園幼兒1080人,專任教師32人;國小2所,在校學生2500人,專任教師8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4所,國中在校學生534人,專任教師82人(以上含黃泥洞林場),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1997年12月,建成鹿馬橋有線電視台,後改稱鹿馬橋廣播電視站,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1.8萬戶,入戶率55.2%。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2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處。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9個,門診部2個;有床位3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7.0張;固定資產總值9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6名,其中執業醫師35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1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萬人次。24個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鹿馬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0戶,人數557人,支出629392元,比上年增長6.6%,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6.3%;醫療救助17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58人次,共支出9.3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7戶,人數1601人,支出131.6萬元,比上年增長31.3%,月人均68.5元,比上年增長28.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3人。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萬人,參保率42.9%(以上含黃泥洞林場)。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鹿馬橋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處。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8個,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09萬戶。
  • 水利
鹿馬橋鎮境內有上型號水庫7座,水電站3座,水閘12座,泵站1處,農村飲水工程1552處;塘壩369處(含黃泥洞林場)。
  • 給排水
2007年,建成鹿馬橋自來水廠,年供水2.7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5000米。
  • 供電
1987年,鹿馬橋變電站、供電站建成。

交通運輸

2003年,建成鹿馬橋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40班次,日均容量10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蘆洪市出一天子,被朝廷欽兵追殺至橋頭,天子奪一木馬賓士而去,得名“木馬橋”,後忌諱“木馬”為死馬,故更“木”為“鹿”而得名。

文物古蹟

鹿馬橋鎮境內有500米長的石城牆、馬跡江的馬蹄印、萬宗朝佛天花洞、中國近代名將唐生智修建的興隆寺、天寶錫礦公司遺址、永州府尹胡文臣府第大院等自然人文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